一种双工位充液拉伸系统、拉伸机及制备油底壳的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5889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工位充液拉伸系统、拉伸机及制备油底壳的工艺,该充液拉伸系统包括水泵、油泵、换向阀块和两个切换阀,每个切换阀均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可在阀体内滑动;进水阀上的水口A2通过管路一与回水阀上的水口A3连通,管路一与管路二的一端连通;进水阀上的水口A3通过管路三与回水阀上的水口A1连通,管路三与管路四的一端连通;总进油口通过供油管路与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总回油口与回油管路的一端连通;总出油口一分别通过管路与进水阀和回水阀的油口B1连通,总出油口二分别通过管路与进水阀和回水阀的油口B2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双工位拉伸,且结合了刚性拉伸和充液拉伸,降低了零件成型的难度,成型质量更佳。成型质量更佳。成型质量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充液拉伸系统、拉伸机及制备油底壳的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拉伸成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工位充液拉伸系统、拉伸机及制备油底壳的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双动油压机:以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油泵输出动力源,通过油缸驱动滑块运动,从而完成对冲压成型加工的一种机械,双动油压机具有两个滑块,可以分别运动或者组合成一体一起运动。充液拉伸:利用液体介质,向成型板材施加压力 ,使其贴合模具从而实现板材的塑形成型。
[0003]现有充液拉伸技术采用专用的充液拉伸机,包括三个或者四个双作用活塞缸,通过活塞缸作用于压边圈及凸模,对板材进行拉伸;同时包括一个液室,液室作为柔性凹模,通过调整液室压力,使得板材在拉伸过程中包覆在凸模上面,满足成型需要。现有的充液拉伸机具有以下缺陷:1、现有充液拉伸采用专用的充液拉伸机,设备构成复杂,控制系统要求高,设备只能用于充液拉伸;2、由于采用的是柔性凹模,对于局部细节成型能力差,如加强筋等部位成型不清晰;3、由于只能控制一个液室,因此只能用于单工位拉伸成型,对于需要两次拉伸成型的零部件需要更换模具,繁琐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工位充液拉伸系统、拉伸机及制备油底壳的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工位充液拉伸系统,包括水泵、油泵、换向阀块和两个切换阀,每个所述切换阀均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上设有水口A1、水口A2和水口A3以及油口B1和油口B2;所述阀芯可在所述阀体内滑动,其沿自身滑动的方向将所述阀体内的空间依次分成一腔、二腔和三腔,所述水口A1、所述水口A2和所述水口A3分别与所述一腔连通,所述油口B1与所述二腔连通,所述油口B2与所述三腔连通;两个所述切换阀分别为进水阀和回水阀,所述进水阀上的所述水口A2通过管路一与所述回水阀上的所述水口A3连通,所述管路一与管路二的一端连通,所述管路二的另一端用于连通凹模一型腔;所述进水阀上的所述水口A3通过管路三与所述回水阀上的所述水口A1连通,所述管路三与管路四的一端连通,所述管路四的另一端用于连通凹模二型腔;所述进水阀上的所述水口A1通过供水管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回水阀上的所述水口A2与回水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换向阀块上设有总进油口、总回油口、总出油口一和总出油口二,所述总进油
口通过供油管路与所述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总回油口与回油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总出油口一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阀和所述回水阀的所述油口B1连通,所述总出油口二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阀和所述回水阀的所述油口B2连通。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作业过程中,通过油泵将油液经换向阀块分别送至进水阀和回水阀,以改变进水阀和回水阀内阀芯的位置,从而改变进水阀和回水阀上各个水口的连通关系;当进水阀上的水口A1被封住时,通过水泵送来的水不会进入进水阀和回水阀,此时不给凹模一型腔和凹模二型腔供水;当进水阀上的水口A1与水口A2连通且回水阀上的水口A3被封住时,通过水泵送来的水从进水阀上的水口A1进入进水阀内,然后从进水阀上的水口A2和管路一及管路二送入凹模一型腔,以给凹模一型腔供水,但是不会给凹模二型腔供水;当进水阀上的水口A1与水口A3连通且回水阀上的水口A1被封住时,通过水泵送来的水从进水阀上的水口A1进入进水阀内,然后从进水阀上的水口A3和管路三及管路四送入凹模二型腔,以给凹模二型腔供水,但是不会给凹模一型腔供水;当进水阀上的水口A1、水口A2及水口A3均被封住且回水阀上的水口A1分别与水口A2和水口A3连通时,凹模一型腔和凹模二型腔内的水经回水阀后从回水管路进行回水。
[0006]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双工位拉伸,且结合了刚性拉伸和充液拉伸,降低了零件成型的难度,成型质量更佳。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所述换向阀块包括两个换向阀,每个所述换向阀上均设有油口P、油口C1、油口C2及油口T,所述油口P与所述油口C1连通且所述油口C2与所述油口T连通,或所述油口P与所述油口C2连通且所述油口C1与所述油口T连通;两个所述换向阀的所述油口P即为所述总进油口,其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油管路连通,两个所述换向阀的所述油口T即为所述总回油口,其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油管路连通;两个所述换向阀的所述油口C即为所述总出油口一,其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阀和所述回水阀的所述油口B连通,两个所述换向阀的所述油口C即所述总出油口二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阀和所述回水阀的所述油口B连通。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作业过程中,通过油泵将油液经换向阀块分别送至进水阀和回水阀,以改变进水阀和回水阀内阀芯的位置,从而改变进水阀和回水阀上各个水口的连通关系,具体原理如下:当两个换向阀均处于中位,且进水阀上的水口A1被封住时,通过水泵送来的水不会进入进水阀和回水阀,此时不给凹模一型腔和凹模二型腔供水;当两个换向阀均处于上位,同时进水阀上的水口A1与水口A2连通且回水阀上的水口A3被封住时,通过水泵送来的水从进水阀上的水口A1进入进水阀内,然后从进水阀上的水口A2和管路一及管路二送入凹模一型腔,以给凹模一型腔供水,但是不会给凹模二型腔供水;当与进水阀连通的换向阀处于下位,与回水阀连通的换向阀处于上位,同时进水阀上的水口A1与水口A3连通且回水阀上的水口A1被封住时,通过水泵送来的水从进水阀上的水口A1进入进水阀内,然后从进水阀上的水口A3和管路三及管路四送入凹模二型腔,以
给凹模二型腔供水,但是不会给凹模一型腔供水;当与进水阀连通的换向阀处于中位,与回水阀连通的换向阀处于下位,同时进水阀上的水口A1、水口A2及水口A3均被封住且回水阀上的水口A1分别与水口A2和水口A3连通时,凹模一型腔和凹模二型腔内的水经回水阀后从回水管路进行回水。
[0010]进一步,两个所述换向阀分别为三位四通阀。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选择合理,通过三位四通阀可实现油液的换向,从而改变进水阀和回水阀阀芯的位置,切换方便。
[0012]进一步,所述供油管路上还安装有压力表。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压力表实时监测供油管路中的压力,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获知供油管路内的压力,以便在供油管路内压力过大时及时处理,安全可靠。
[0014]进一步,所述供油管路靠近所述油泵的一端与安全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安全管路上安装有溢流阀。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作业过程中,上述溢流阀始终处于开启状态,使得供油管路内多余的油液经安全管路进行回流,保证系统的安全,安全可靠。
[0016]进一步,每个所述阀芯均呈两端粗、中间细的结构,其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阀体的内壁滑动贴合,且其中部固定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圆周与对应所述阀体的内壁滑动紧贴;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阀芯一端的端面和所述阀体之间形成所述一腔,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充液拉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1)、油泵(2)、换向阀块和两个切换阀,每个所述切换阀均包括阀体(16)和阀芯(17),所述阀体(16)上设有水口A1、水口A2和水口A3以及油口B1和油口B2;所述阀芯(17)可在所述阀体(16)内滑动,其沿自身滑动的方向将所述阀体(16)内的空间依次分成一腔、二腔和三腔,所述水口A1、所述水口A2和所述水口A3分别与所述一腔连通,所述油口B1与所述二腔连通,所述油口B2与所述三腔连通;两个所述切换阀分别为进水阀(3)和回水阀(4),所述进水阀(3)上的所述水口A2通过管路一(5)与所述回水阀(4)上的所述水口A3连通,所述管路一(5)与管路二(6)的一端连通,所述管路二(6)的另一端用于连通凹模一型腔;所述进水阀(3)上的所述水口A3通过管路三(7)与所述回水阀(4)上的所述水口A1连通,所述管路三(7)与管路四(8)的一端连通,所述管路四(8)的另一端用于连通凹模二型腔;所述进水阀(3)上的所述水口A1通过供水管路(9)与所述水泵(1)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回水阀(4)上的所述水口A2与回水管路(10)的一端连通;所述换向阀块上设有总进油口、总回油口、总出油口一和总出油口二,所述总进油口通过供油管路(11)与所述油泵(2)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总回油口与回油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总出油口一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阀(3)和所述回水阀(4)的所述油口B1连通,所述总出油口二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阀(3)和所述回水阀(4)的所述油口B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充液拉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块包括两个换向阀(12),每个所述换向阀(12)上均设有油口P、油口C1、油口C2及油口T,所述油口P与所述油口C1连通且所述油口C2与所述油口T连通,或所述油口P与所述油口C2连通且所述油口C1与所述油口T连通;两个所述换向阀(12)的所述油口P即为所述总进油口,其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油管路(11)连通,两个所述换向阀(12)的所述油口T即为所述总回油口,其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油管路连通;两个所述换向阀(12)的所述油口C1即为所述总出油口一,其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水阀(3)和所述回水阀(4)的所述油口B1连通,两个所述换向阀(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徐丽丽徐福成张新国王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