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以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634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以及系统。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包括:S1、获取车辆行驶状态以及秧盘位置;S2、判断车辆行驶状态是否为后退状态;S3、当车辆行驶状态为后退状态时,判断秧盘位置是否为低位;S4、当秧盘位置为低位时,提升秧盘。判定车辆后退,秧盘自动提升。在后退时,若秧盘未及时升起,可能导致秧盘损坏和秧苗损坏。因此在控制器判定到车辆处于后退状态,且秧盘高度传感器的数据显示秧盘在低位时,能够主动停止电控插植离合器的插植作业,并且输出秧盘提升指令,使秧盘提升至设定高度。防止秧盘损坏和秧苗损坏。提高自动化,降低用户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秧机,尤其涉及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水稻种植周期较短,一般单次的播种周期为7-10天。水稻育苗具有严格的时间限定,播种过早会导致立枯病发生重,导致水稻产量很低;若秧龄过长,则会错过适插期,使得壮苗变成弱老苗,不利于插秧机插秧,也会导致水稻产量降低。快速的播种节奏,要求插秧机播种速度需要加快,播种质量需要提高。

2、随着插秧机的发展,机器插秧渐渐地开始取代人工插秧,机器插秧能够保证秧苗间距的一致性。目前使用的插秧机大多通过机械结构实现作业控制。秧盘的离合控制多通过机械结构实现,秧盘高度调节通过机械结构的限位实现,秧盘位置的控制通过机手进行手动控制。

3、整个作业过程是由人为控制的,包括作业速度、秧盘下降幅度及油门大小等的控制,都是通过作业人员的手动操作实现的,因此作业人员的作业水平就决定了作业状态的优劣性。秧盘位置的控制通过机手进行手动控制,在后退时可能出现忘记升起秧盘,而造成插植结构的损坏。


<b>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之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1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2之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之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1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2之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秧盘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通过行走手柄判定车辆行驶状态,车辆行驶状态包括:前进、中位和后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刚刘瑞龙李玉彪王永顺张鹏梁德军于克港牟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