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佳木斯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风力发电机螺母检测装置及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5822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5
一种风力发电机螺母检测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工作台、牙规、驱动装置、转动装置、下料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座、转轴、一号燕尾块、齿轮、丝杠、二号燕尾块,转动装置包括转动座、三号燕尾块、皮带,下料装置包括下料座、下料架,所述工作台中间具有中心孔,中心孔左侧具有前后对称的两个驱动槽板,每个驱动槽板上具有驱动槽,驱动槽从左到右分为高位水平槽、倾斜槽、低位水平槽三个部分,中心孔下部具有定位套,牙规上部具有锥顶,锥顶下部具有螺纹,牙规下部具有方轴,牙规从上部穿过中心孔,方轴下部插入定位套中。插入定位套中。插入定位套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机螺母检测装置及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螺母检测装置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风力发电机组装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螺母,螺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发电机的安装质量和工作效率,不合格的螺母会造成连接件的松动和位置精度,严重的还会造成质量事故,螺母使用之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测,需要一种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快对螺母进行快速检测,并将不合格螺母分离的一种风力发电机螺母检测装置及操作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风力发电机螺母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牙规、驱动装置、转动装置、下料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座、转轴、一号燕尾块、齿轮、丝杠、二号燕尾块,转动装置包括转动座、三号燕尾块、皮带,下料装置包括下料座、下料架,所述工作台中间具有中心孔,中心孔左侧具有前后对称的两个驱动槽板,每个驱动槽板上具有驱动槽,驱动槽从左到右分为高位水平槽、倾斜槽、低位水平槽三个部分,中心孔下部具有定位套,牙规上部具有锥顶,锥顶下部具有螺纹,牙规下部具有方轴,牙规从上部穿过中心孔,方轴下部插入定位套中。
[0005]所述驱动座中间具有一号燕尾槽,驱动座左侧具有轴承座,轴承座后侧具有一号电机板,驱动座右侧具有方块,方块中间具有方块孔,方块上部具有二号燕尾槽,转轴一侧具有偏心轴,转轴另外一侧具有转动轴,一号燕尾块中间具有一号燕尾块槽,一号燕尾块上部具有一号燕尾块孔,齿轮中间具有齿轮轴,齿轮轴中间具有内螺纹,丝杠右侧具有连接板,连接板端面具有连接板孔,丝杠左侧具有扁尾,扁尾中间具有扁尾槽,扁尾侧面具有扁尾孔,二号燕尾块侧面具有齿条,二号燕尾块上部具有驱动杆,转动轴穿过轴承座, 转动轴转动连接轴承座,转轴在轴承座中转动,一号电机下部固定连接一号电机板上部,一号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轴,一号燕尾块滑动连接一号燕尾槽,一号燕尾块在一号燕尾槽中滑动,齿轮轴从右侧穿过方块孔,齿轮轴转动连接方块孔,齿轮在方块孔中转动,内螺纹螺纹连接丝杠,扁尾卡在一号燕尾块槽中,连杆右侧卡在扁尾槽中,扁尾孔、一号燕尾块孔和连杆右侧铰接在一起,连杆左侧铰接偏心轴,二号燕尾块滑动连接二号燕尾槽,二号燕尾块在二号燕尾槽中滑动,齿条和齿轮相互啮合,驱动座下部固定连接工作台左侧。
[000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快对螺母进行快速检测,并将不合格螺母分离,本专利技术在驱动装置驱动下完成螺母的下料、检测、分离的动作,驱动装置产生前后和左右移动的动作,二号燕尾块左右移动时带动下料装置下料,二号燕尾块通过一号弹簧带动三号燕尾块往后侧移动,螺母从下板中落下,上板堵住上部的螺母,螺母落下后,二号燕尾块会继续移动,一号弹簧
启动缓冲作用,吸收二号燕尾块的移动,二号燕尾块往前侧移动时,三号燕尾块在两侧三号弹簧作用下复位,丝杠前后移动时带动转动装置产生对螺母的检测和分离动作,丝杠带动转动装置往前侧移动时,转动装置同时在驱动槽驱动下往下移动,对螺母施加往下的轴向力、切向力、径向的力,使得螺母可以绕螺纹转动和下移,合格的螺母通过螺纹并落下,不合格的螺母会卡在螺纹外侧。
[0007]本专利技术丝杠带动转动装置往后侧移动时,转动装置同时在驱动槽驱动下往上移动,对螺母施加往上的轴向力、切向力、径向的力,使得螺母可以绕螺纹反向转动和上移,不合格的螺母会卡在螺纹外侧,带动螺母反向转动并升起,不合格的螺母从牙规上部甩出,甩出的螺母会落到工作台上部,是弹性材料,转动座和三号燕尾块之间通过二号弹簧连接,使得斜板和螺母既保证接触又具有弹性,防止不合格的螺母受力过大被卡死在牙规外侧不能退出。
[0008]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力发电机螺母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力发电机螺母检测装置右侧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螺母落下时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作台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牙规结构示意图。
[0015]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驱动装置右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驱动座结构示意图。
[0018]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转轴结构示意图。
[0019]图1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号燕尾块结构示意图。
[0020]图1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齿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1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丝杠结构示意图。
[0022]图1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二号燕尾块结构示意图。
[0023]图1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1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转动座结构示意图。
[0025]图1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号燕尾块结构示意图。
[0026]图1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皮带结构示意图。
[0027]图1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下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20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下料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2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下料座结构示意图。
[0030]图2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下料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风力发电机螺母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10、牙规120、驱动装置200、转动装置300、下料装置400,驱动装置200包括驱动座210、转轴220、一号燕尾块230、齿轮240、丝杠250、二号燕尾块260,转动装置300包括转动座310、三号燕尾块320、皮带330,下料装置400包括下料座410、下料架420,所述工作台110中间具有中心孔111,中心孔111左侧具有前后对称的两个驱动槽板112,每个驱动槽板112上具有驱动槽113,驱动槽113从左到右分为高位水平槽1131、倾斜槽1132、低位水平槽1133三个部分,中心孔111下部具有定位套114,牙规120上部具有锥顶121,锥顶121下部具有螺纹122,牙规120下部具有方轴123,牙规120从上部穿过中心孔111,方轴123下部插入定位套114中。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待检测的螺母140从料孔412中放入,最下部的螺母140落在下板423上部,启动一号电机280和二号电机350,一号电机280转动带动转轴220转动,转轴220转动通过连杆270带动一号燕尾块230和丝杠250往右侧移动,丝杠250往右侧移动时同时带动齿轮240转动,齿轮240转动带动二号燕尾块260沿二号燕尾槽216往后侧移动,丝杠250带动转动装置300往右侧移动,两侧滑杆313沿两侧驱动槽113滑动,起始时滑杆313在高位水平槽1131中滑动,二号燕尾块260往后侧移动时通过一号弹簧130带动下料架420沿滑槽415往后侧移动,下料架420往后侧移动时,上板422插入上槽413中,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螺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工作台、牙规、驱动装置、转动装置、下料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座、转轴、一号燕尾块、齿轮、丝杠、二号燕尾块,转动装置包括转动座、三号燕尾块、皮带,下料装置包括下料座、下料架,所述工作台中间具有中心孔,中心孔左侧具有前后对称的两个驱动槽板,每个驱动槽板上具有驱动槽,驱动槽从左到右分为高位水平槽、倾斜槽、低位水平槽三个部分,中心孔下部具有定位套,牙规上部具有锥顶,锥顶下部具有螺纹,牙规下部具有方轴,牙规从上部穿过中心孔,方轴下部插入定位套中;所述驱动座中间具有一号燕尾槽,驱动座左侧具有轴承座,轴承座后侧具有一号电机板,驱动座右侧具有方块,方块中间具有方块孔,方块上部具有二号燕尾槽,转轴一侧具有偏心轴,转轴另外一侧具有转动轴,一号燕尾块中间具有一号燕尾块槽,一号燕尾块上部具有一号燕尾块孔,齿轮中间具有齿轮轴,齿轮轴中间具有内螺纹,丝杠右侧具有连接板,连接板端面具有连接板孔,丝杠左侧具有扁尾,扁尾中间具有扁尾槽,扁尾侧面具有扁尾孔,二号燕尾块侧面具有齿条,二号燕尾块上部具有驱动杆,转动轴穿过轴承座, 转动轴转动连接轴承座,转轴在轴承座中转动,一号电机下部固定连接一号电机板上部,一号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螺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 一号燕尾块滑动连接一号燕尾槽,一号燕尾块在一号燕尾槽中滑动,齿轮轴从右侧穿过方块孔,齿轮轴转动连接方块孔,齿轮在方块孔中转动,内螺纹螺纹连接丝杠,扁尾卡在一号燕尾块槽中,连杆右侧卡在扁尾槽中,扁尾孔、一号燕尾块孔和连杆右侧铰接在一起,连杆左侧铰接偏心轴,二号燕尾块滑动连接二号燕尾槽,二号燕尾块在二号燕尾槽中滑动,齿条和齿轮相互啮合,驱动座下部固定连接工作台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螺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 转动座中间具有三号燕尾槽,转动座下部具有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祖君于群吴云飞赵厚科崔虹云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