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式机械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518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式机械密封装置,属于机械密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沿转轴轴向依次布置的内端盖,内端静环,第一动环,第二动环,外端静环,外端盖,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之间设置有弹性件,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共同通过弹性密封件与转轴密封固定连接,还包括包覆内端静环、第一动环、第二动环、外端静环的外壳,外壳上开设有贯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外壳分别与内端盖和外端盖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工作时,可通过外部气源对装置内部的密闭空间进行充气加压,当密闭空间的压力大于物料一侧的压力,可有效防止物料从工作区域泄露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机械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机械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机械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式机械密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式机械密封装置,属于机械密封


技术介绍

[0002]机械密封是一种常见的密封装置,通常由静环、动环、弹性补偿件和密封件组成。其中,静环和动环之间形成成一对摩擦副,动环在弹性补偿件的作用下压紧在静环端面上,在两环端面产生适当的比压和保持一层极薄的液体膜而达到密封的目的。现有机械密封装置在使用中比较常见的缺点是,当动环或静环的端面出现磨损,而弹性补偿件又不足于将动环压紧在静环端面上,此时摩擦副的密封效果就会大幅下降并产生泄漏,必须通过更换静环和动环等方式加以修复才能继续使用。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密封装置应具备更好的密封效果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以减少维修更换的频率、降低设备运行成本。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机械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及使用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使用寿命和密封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且使用寿命较长的充气式机械密封装置。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包括沿转轴轴向依次设置的内端盖,与内端盖固定连接的内端静环,与内端静环接触的第一动环,与第一动环相对的第二动环,与第二动环接触的外端静环,与外端静环固定连接的外端盖,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之间设置有弹性件,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通过弹性密封件与转轴固定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内端静环、第一动环、第二动环及外端静环的外侧与内端盖和外端盖密封固定连接的外壳,外壳上开设有贯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0005]作为优选,内端盖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内端盖与外壳接触的端面开设有用于嵌入密封圈的内端盖密封槽;外端盖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外端盖与外壳接触的端面开设有用于嵌入密封圈的外端盖密封槽。
[0006]本技术结构简单,具有以下优点:
[0007]本技术中,增设了一个与内端盖和外端盖密封连接的外壳,内端盖、外端盖与外壳共同界定出一个容纳内端静环、第一动环、第二动环及外端静环的密闭空腔,该密闭空腔通过进气口与外部的空压机连接后,可以实现对密闭空腔内充气加压,当密闭空腔内的气压大于设备侧的物料压力时,可防止设备侧的物料或杂质泄漏到密封装置内,进一步提升了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当密闭空腔内的气压作用于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可以在轴向为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提供弹性补偿以外的缓冲补偿,为动环与静环之间形成稳定的摩擦副提供助力,从而可减少动环和静环因磨损而需要更换的频次,进而延长了密封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密闭空腔内的气压作用于弹性密封件时,可有效增强弹性密封件与转轴之间的密封性能,进而提升了密封装置的整体密封效果。
[0008]进一步地,内端盖与外壳的接触端面设置密封圈,内端盖与外壳之间通过密封圈
实现密封,简单有效,并有利于外壳内部密封空腔内的气压保持。
[0009]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还可以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包括沿转轴轴向依次设置的内端盖,与内端盖固定连接的内端静环,与内端静环接触的第一动环,与第一动环相对的第二动环,与第二动环接触的外端静环,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之间设置有弹性件,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共同通过弹性密封件与转轴密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覆在内端静环、第一动环、第二动环及外端静环的外侧与内端盖密封连接的一体式外壳,一体式外壳上开设有贯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0010]作为优选,内端盖与一体式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内端盖与一体式外壳接触的端面开设有用于嵌入密封圈的内端盖密封槽。
[0011]本技术结构简单,具有以下优点:
[0012]本技术中,增设了一个与内端盖密封连接的一体式外壳,内端盖和一体式外壳共同界定出一个容纳内端静环、第一动环、第二动环及外端静环的密闭空腔,该密闭空腔通过进气口与外部的空压机连接后,可以实现对密闭空腔内充气加压,当密闭空腔内的气压大于设备侧的物料压力时,可防止设备侧的物料或杂质泄漏到密封装置内,进一步提升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当密闭空腔内的气压作用于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可以在轴向为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提供弹性补偿以外的缓冲补偿,为动环与静环之间形成稳定的摩擦副提供助力,从而可减少动环与静环因磨损而需要更换的频次,进而延长了密封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密闭空腔内的气压作用于弹性密封件时,可有效增强弹性密封件与转轴之间的密封效果,进而提升密封装置的整体密封效果。
[0013]在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一体式外壳,减少了装置的零部件数量,安装和拆卸更加简捷方便。
[0014]进一步地,内端盖与一体式外壳的接触端面设置密封圈,内端盖与一体式外壳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简单有效,并有利于外壳内部的气压保持。
[0015]因此,本技术有效地提升了机械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延长了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具备良好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7]附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内端盖;11.内端盖密封槽;21.内端静环;22.外端静环;31.第一动环;32.第二动环;4.弹性件;5.弹性密封件;6.外端盖;7.外壳;71.进气口;72.出气口;8.一体式外壳;9.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0]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沿转轴9轴向依次设置的内端盖1,与内端盖1固定连接的内端静环21,与内端静环21接触形成摩擦副的第一动环31,与第一动环31相对的第二动环32,与第二动环32接触形成摩擦副的外端静环22,与外端静环22固定连接的外端盖6;
[0021]第一动环21和第二动环2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4,第一动环21和第二动环22共同通过弹性密封件5与转轴9固定密封连接;
[0022]还包括包覆在内端静环21、第一动环31、第二动环32及外端静环22外侧的外壳7,外壳7与内端盖1和外端盖6密封连接,外壳7上开设有贯通的进气口71和出气口72;
[0023]内端盖1外壳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内端盖1与外壳7接触的端面开设有用于嵌入密封圈的内端盖密封槽11,外端盖6与外壳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外端盖6与外壳7接触的端面开设有用于嵌入密封圈的外端盖密封槽61;
[0024]内端盖1、外壳7、外端盖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
[0025]在本技术中,内端盖1与外壳7及外端盖6共同界定出了一个容纳内端静环21、第一动环31、第二动环32及外端静环22的密闭空腔,该密闭空腔通过进气口71与外部空气压缩机连接后,可向密闭空腔内充气加压(此时出气口72封堵/关闭),当密闭空腔内的气压大于设备侧的物料压力时,可防止设备侧的物料或杂质泄漏到密封装置内,因而提升了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式机械密封装置,包括沿转轴(9)轴向依次设置的内端盖(1),与所述内端盖(1)固定连接的内端静环(21),与所述内端静环(21)接触的第一动环(31),与所述第一动环(31)相对的第二动环(32),与所述第二动环(32)接触的外端静环(22),与所述外端静环(22)固定连接的外端盖(6),所述第一动环(31)和第二动环(3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4),所述第一动环(31)和第二动环(32)共同通过弹性密封件(5)与所述转轴(9)密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内端静环(21)、第一动环(31)、第二动环(32)及外端静环(22)的外侧与所述内端盖(1)和所述外端盖(6)密封固定连接的外壳(7),所述外壳(7)上开设有贯通的进气口(71)和出气口(7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机械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盖(1)与所述外壳(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内端盖(1)与所述外壳(7)接触的端面开设有用于嵌入所述密封圈的内端盖密封槽(11);所述外端盖(6)与所述外壳(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外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合机械密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