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洋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5160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7
一种汽车制动间隙制动调整臂,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涡轮,涡轮一端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一端设置有蜗杆轴销,所述蜗杆轴销的另一端设置有油嘴,所述蜗杆轴销为中空结构,所述油嘴可以更方便的进行润滑油加入,更好的避免了内部生锈、卡齿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内置多齿牙离合器齿轮和高强度弹簧可以合理的以每档36度的调整幅度,调整速度高,稳定性强,并能有效保障刹车片与刹车制动鼓之间的间隙恒定在0.3至0.7mm之间,多油孔设计能有效保障内部结构不会生锈,卡齿,等问题,多注油孔离合器齿轮式制动调整臂安装完毕后必须加满黄油,杜绝进水和灰尘,有效保证内置配件的正常工作,从而能更好的延长刹车片刹车制动鼓凸轮轴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制动正常是利用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接触摩擦作用而实现的。由于在行车的过程中,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会频繁地接触摩擦,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由于磨损作用而使两者之间的间隙变大,这会影响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制动机构的使用安全性。现有的汽车制动机构中往往设有一个可制动调整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制动间隙的调整臂,该调整臂在汽车制动机构工作过程中可以补偿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磨损间隙,从而使两者之间的制动间隙能够保持在一个恒定的值,改善了汽车制动机构工作的安全性。
[0003]现阶段的制动调整臂调整幅度多为固定幅度设置,容易出现过调的现象,使用稳定性较差,另外目前的自动调整臂会有内部生锈、卡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汽车制动间隙制动调整臂,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涡轮,涡轮一端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一端设置有蜗杆轴销,所述蜗杆轴销的另一端设置有油嘴,所述蜗杆轴销为中空结构,所述油嘴可以更方便的进行润滑油加入,更好的避免了内部生锈、卡齿等问题。
[0007]优选的,所述蜗杆与蜗杆轴销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的设置可以更好的用于缝隙控制。
[0008]优选的,蜗杆轴销外端环套有齿轮,所述齿轮一端连接有啮合齿轮4。r/>[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动间隙制动调整臂,所述齿轮端设置有固定销,所述蜗杆设置于离合装置内,离合装置内设置有与固定销卡合的沟槽。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动间隙制动调整臂,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油嘴B7。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专利技术内置多齿牙离合器齿轮和高强度弹簧可以合理的以每档36度的调整幅度,调整速度高,稳定性强,并能有效保障刹车片与刹车制动鼓之间的间隙恒定在0.3至0.7mm之间,多油孔设计能有效保障内部结构不会生锈,卡齿,等问题,多注油孔离合器齿轮式制动调整臂安装完毕后必须加满黄油,杜绝进水和灰尘,有效保证内置配件的正常工作,从而能更好的延长刹车片刹车制动鼓凸轮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截面图。
[0016]图中,1装置本体;2弹簧;3齿轮;4啮合齿轮;5蜗杆(10)轴销;6注油嘴A;7注油嘴B;8涡轮;;9离合装置;301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0018]实施例:
[0019]一种汽车制动间隙制动调整臂,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涡轮8,涡轮8一端连接有蜗杆10,所述蜗杆10一端设置有蜗杆轴销5,所述蜗杆轴销5的另一端设置有油嘴6,所述蜗杆轴销5为中空结构,所述油嘴6可以更方便的进行润滑油加入,更好的避免了内部生锈、卡齿等问题。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所述蜗杆10与蜗杆10轴销5之间设置有弹簧2,弹簧2的设置可以更好的用于缝隙控制,弹簧的作用是使用弹簧的压紧力一直让齿轮保持在结合状态制动工作的时候可以使齿轮完成分离并复位,保证整个产品的正常工作。
[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动间隙制动调整臂,蜗杆轴销5外端环套有齿轮3,所述齿轮3一端连接有啮合齿轮4(多齿牙齿轮式离合齿轮可以把受力点从一个点变成一个面,整体全面受力,在工作中减少打滑,滑扣,断裂等问题)。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动间隙制动调整臂,所述齿轮3端设置有固定销301,所述蜗杆10设置于离合装置9内,离合装置9内设置有与固定销301卡合的沟槽(齿轮山设计固定销是为了防止齿轮在工作中打滑,导致整个产品工作失效定位销是固定齿轮和壳体位置,制动过程中保证齿轮和壳体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油嘴B7。
[0024]多注油嘴的设计就是为了保证里面的多齿牙离合器器轮和内置部件的正常工作,注上油能防止灰尘进入,防止生锈卡齿等问题,避免内置部件在缺油状态下的加速磨损,有效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制动间隙制动调整臂,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涡轮(8),涡轮(8)一端连接有蜗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8)一端设置有蜗杆轴销(5),所述蜗杆轴销(5)的另一端设置有油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间隙制动调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0)与蜗杆轴销(5)之间设置有弹簧(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间隙制动调整臂,其特征在于:蜗杆轴销(5)外端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洋
申请(专利权)人:翁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