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合料自动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4981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沥青混合料自动搅拌装置,包括圆柱壳、转动柱、搅拌杆、底板、第一电机、连接桌台,所述圆柱壳靠近底部的内壁上连接有底板,所述圆柱壳和底板共同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壁连接有搅拌杆,所述转动柱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圆柱壳的底部开口与所述连接桌台上的开口相连通,所述连接桌台的底部限位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有可以与所述连接桌台开口连通的圆孔,所述挡板上连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搅拌杆可以对混合料进行搅拌;设置的连接板、安置板、顶板、挡板可以便于外界收集桶方便的放置,并便于取出拥有混合料的收集桶。并便于取出拥有混合料的收集桶。并便于取出拥有混合料的收集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混合料自动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自动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搅拌,用手或器械在混合物中转动。
[0003]沥青混凝土(bituminous concrete)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然后正常在混合料搅拌完成后,需要人员蹲着将料桶放到混合机器底部,然后料桶在充满料子时,蹲着拉出料桶,这样比较消耗人员体力,为此我们设计了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沥青混合料自动搅拌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混合料自动搅拌装置,包括圆柱壳、转动柱、搅拌杆、底板、第一电机、连接桌台,所述圆柱壳靠近底部的内壁上连接有底板,所述圆柱壳和底板共同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壁连接有搅拌杆,所述转动柱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
[0006]所述圆柱壳的底部开口与所述连接桌台上的开口相连通,所述连接桌台的底部限位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有可以与所述连接桌台开口连通的圆孔,所述挡板上连接有连接板;
[0007]所述连接桌台上限位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连接有可以与所述连接板配合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一侧连接有安置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桌台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限位块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二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壳底部连接有圆台壳,所述圆台壳底部的开口与所述连接桌台的开口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桌台连接有弹性件。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桌台之间还连接有伸缩杆。
[0012]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壳的顶部连接有进料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安置板上开设有放置槽。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桌台通过其上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顶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桌台通过其上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挡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设置的搅拌杆可以对混合料进行搅拌;设置的连接板、安置板、顶板、挡板可以便于外界收集桶方便的放置,并便于取出拥有混合料的收集桶。
附图说明
[0017]参照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0018]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第一个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第二个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圆柱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1、圆柱壳;2、转动柱;3、搅拌杆;4、底板;5、进料口;6、第一电机;7、圆台壳;8、连接桌台;9、弹性件;10、伸缩杆;11、挡板;12、连接板;13、圆孔;14、第二电机;15、螺纹杆;16、限位块;17、第一滑槽;18、顶板;19、安置板;20、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23]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3示出。一种沥青混合料自动搅拌装置,包括圆柱壳1、转动柱2、搅拌杆3、底板4、第一电机6、连接桌台8,圆柱壳1靠近底部的内壁上连接有底板4,圆柱壳1和底板4共同转动连接有转动柱2,转动柱2的外壁连接有搅拌杆3,转动柱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6;
[0024]圆柱壳1的底部开口与连接桌台8上的开口相连通,连接桌台8的底部限位滑动连接有挡板11,挡板11上有可以与连接桌台8开口连通的圆孔13,挡板11上连接有连接板12;
[0025]连接桌台8上限位连接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上连接有可以与连接板12配合的顶板18,顶板18的一侧连接有安置板19。启动第一电机6使得转动柱2转动,使得搅拌杆3转动,将混合料搅拌,然后再混合搅拌均匀后,可通过人员判断是否混合均匀,将空的装载桶放到安置板19上,此时移动限位板16,使得安置板19向圆柱壳1的正底部移动,且顶板18将连接板12顶到一边,使得圆柱壳1底部完全漏出来,进行收集搅拌后的混合料,并在收集完后移出外界,便于取回。
[0026]具体的,如图1所示,连接桌台8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5,螺纹杆15与限位块16螺纹连接,螺纹杆15的一端与第二电机14动力输出端连接。启动第二电机14使得螺纹杆15转动,从而使得限位块16向一侧移动。
[0027]具体的,如图1所示,圆柱壳1底部连接有圆台壳7,圆台壳7底部的开口与连接桌台8的开口连通。方便混合料移出。
[0028]具体的,如图1所示,连接板12与连接桌台8连接有弹性件9。使得正常状态,挡板11将圆柱壳1底部遮挡住的。
[0029]具体的,如图1所示,连接板12与连接桌台8之间还连接有伸缩杆10。使得连接板12可以稳定的将混合料挡住。
[0030]具体的,如图1所示,圆柱壳1的顶部连接有进料口5。方便进料。
[0031]具体的,如图1所示,安置板19上开设有放置槽。便于安稳放置收集桶。
[0032]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桌台8通过其上的第一滑槽17滑动连接顶板18。连接桌台8通过其上的第二滑槽20滑动连接挡板11。提供实施例。
[0033]本实施例中,启动第一电机6使得转动柱2转动,使得搅拌杆3转动,将混合料搅拌,然后再混合搅拌均匀后,可通过人员判断是否混合均匀,将空的装载桶放到安置板19上,启动第二电机14使得螺纹杆15转动,从而使得限位块16向一侧移动。使得安置板19向圆柱壳1的正底部移动,且顶板18将连接板12顶到一边,使得圆柱壳1底部完全漏出来,进行收集搅拌后的混合料,并在收集完后移出外界,便于取回。
[0034]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合料自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壳(1)、转动柱(2)、搅拌杆(3)、底板(4)、第一电机(6)、连接桌台(8),所述圆柱壳(1)靠近底部的内壁上连接有底板(4),所述圆柱壳(1)和底板(4)共同转动连接有转动柱(2),所述转动柱(2)的外壁连接有搅拌杆(3),所述转动柱(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6);所述圆柱壳(1)的底部开口与所述连接桌台(8)上的开口相连通,所述连接桌台(8)的底部限位滑动连接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上有可以与所述连接桌台(8)开口连通的圆孔(13),所述挡板(11)上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桌台(8)上限位连接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上连接有可以与所述连接板(12)配合的顶板(18),所述顶板(18)的一侧连接有安置板(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自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桌台(8)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与所述限位块(16)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15)的一端与第二电机(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擎宇康晋芳梁飞王怀英赵丽娜刘淑丽郝靖萱苏起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辰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