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艳生专利>正文

自停头颅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48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停头颅钻,主要由颅骨主钻刀、离合主体及钻头连接杆等组成,主钻刀的上端面与离合齿套啮合,离合齿套内孔设弹簧套管、弹簧及弹簧顶销,离合齿套上端设有导槽、中部有孔,弹簧套管及离合主体上设有环形圆弧槽,离合主体与颅骨主钻刀、辅助限位钻刀及离合齿套配合,拆卸开关下端有凸轮。自停头颅钻具有钻进效率高,自停钻机构更敏感,连接及整体稳定性、敏感性及准确性更好,拆装不需专用工具,产品易于清洁、消毒,能满足手术器械的无菌要求等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用于开颅手术中的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自停头颅钻。开颅手术是一种精度要求高难度大的手术,该手术的难度在于危险且不易掌握。长期以来,开颅多用手钻进行开颅,由于坚硬的颅骨紧贴着柔嫩的脑膜,要准确的打开颅骨而不误伤脑膜,全凭手术者的手感和经验。开颅手术需一种安全可靠、快捷方便的开颅工具。中国专利CN92216807.5公开了一种自停颅钻的技术方案,用该技术制造的自停颅钻在市场上已公开销售。该自停颅钻能在颅骨钻透时钻头自动停止转动,而不会误伤患者,因而比较安全也提高了效率,但是这种自停颅钻产品存在着离合装置的结构连接稳定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存在一些问题,钻头连接杆与钻头离合主体的折装需要专门工具,这也带来使用上的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自停头颅钻的技术方案,按该方案实施的自停头颅钻具有钻进效率高,自停钻机构更敏感,离合装置的连接稳定性、敏感性及准确性更好,自停头颅钻整体稳定性更好,拆装不需专用工具,产品易于清洁、消毒,易于满足手术器械的无菌要求等特点。本技术是这样实施的,自停头颅钻,主要由颅骨主钻刀(7)、辅助限位钻(20)、离合主体(19)、弹簧(4)、钻头连接杆(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主钻刀的上端面为2-6个下端面齿(18),离合齿套(11)的上端面齿(17)至少为4个,主钻刀通过销(6)连接辅助限位钻刀(20)、辅助限位钻刀上的销孔上端开口,离合齿套内孔设可滑动的弹簧套管(16)、弹簧套管内为弹簧(4)、弹簧下为弹簧顶销(5),离合齿套上端设有至少1个供脱离销滑动的导槽(10),中部设有至少1个供定位钢球(14)通过的孔(15),弹簧套管(16)外圆上开有外环形圆弧槽(13),离合主体内孔上端相对于钢球孔位置处设有内环形圆弧槽(13),离合主体(19)与颅骨主钻刀、辅助限位钻刀及离合齿套配合,钻头连接杆(1)与拆卸开关连接,拆卸开关下端至少有一段由曲线组成的凸轮(8)本技术还可以这样实施,主钻刀切削刃至少为4个,齿套的下端面齿至少为6个,弹簧有效圈数至少为7圈,定位用钢球(13)为3个,凸轮高点至低点的距离S及导槽长度L与弹簧压缩量相适应。自停头颅钻的主要材料为钛合金。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基本达到了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将主钻刀切削刃由现有技术的2个改为至少4个,这样在相同的速度下切削量将成倍提高,进而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主钻刀上设2-6个下端面齿与离合齿套上的6个上端面啮合,主钻头每转60度就有1个啮合点,这样就增加了啮合齿的准确性。如啮合齿数为3个,主钻头每转120度才有一个啮合点,容易引起打滑,影响手术的效果。离合主体内孔直接与主钻刀、辅助限位钻刀及离合齿套配合,增加了它们之间的稳定性,使得自停头颅钻工作平稳,离合可靠,大大提高了手术中的钻孔质量。本技术的开启装置是靠凸轮弹簧及脱离销的结合,这样使得钻刀连接稳定可靠,拆卸很方便,不需专门工具。本技术较现有技术的弹簧增加了有效圈数,这样使得主钻刀在工作时增加了预压力,提高了头颅钻自停的敏感性和安全性,开颅手术由于难度大,精度高,开颅工具的重量及精度都将对手术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技术将主要零件用钛合金制作,这样整个自停头颅钻的重量将较不锈钢颅钻减轻33%,还提高了零件的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延长了自停头颅钻的使用寿命,产品不易生锈及损坏,易于清洁、消毒,易于满足手术器械的无菌要求等特点。本技术所述的自停头颅钻钻孔效率高、质量好,易于拆装,方便使用,是一种新型的开颅手术工具。附附图说明图1为自停头颅钻装配示意图附图2为自停头颅钻颅骨主钻刀零件图附图3为自停头颅钻离合齿套零件图附图4为自停头颅钻离合齿套A向视图附图5为自停头颅钻拆卸开关零件图实施例(1)钻头连接件、(2)拆卸开关、(3)螺钉、(4)弹簧、(5)弹簧顶销、(6)销、(7)颅骨主钻刀、(8)凸轮、(9)脱离销、(10)导槽、(11)离合齿套、(12)外环形圆弧槽、(13)内环形圆弧槽、(14)钢球、(15)孔、(16)弹簧套管、(17)上端面齿、(18)下端面齿、(19)离合主体、(20)辅助限位钻刀。颅骨主钻刀切削刃为6个,通过销(6)与辅助限位刀连接,为便于拆卸,辅助限位钻刀上的销孔上端开口,便于拆卸。颅骨主钻刀上端由2个下端面齿(18)与离合齿套下端的6个上端面齿(17)啮合,下端齿也可为3-6个,离合齿套内孔设可在内孔滑动的弹簧套管,套管内设弹簧顶销及弹簧,弹簧有效圈数为8圈,直径为0.7毫米,材料为65Mn。离合主体内孔与离合齿套外圆、颅骨主钻刀及辅助限位钻刀外圆动配合H/h连接。在离合齿套上端设互为120度的3个通孔,孔内装有钢球,离合主体相对于钢球孔处开有宽度小于钢球直径的环形圆弧槽,将弹簧向下压缩到底,弹簧套管相对于钢球处开有宽度小于钢球直径的环形圆弧槽。离合齿套上端开有两个与弹簧行程相一致的、可供脱离销在内滑动的腰形导槽。拆卸开关上端设有与中心线夹角为60度的两条直线构成的凸轮,凸轮由高点至低点的位移量S与弹簧压缩量相一致。当旋转拆卸开关,脱离销在凸轮的作用下,沿导槽下滑,当弹簧套管下降至环形圆弧槽与钢球孔对齐时,移动离合主体,钢球滑入弹簧套管的环形半圆槽,离合主体则可与离合齿套脱离,实现拆卸。安装时,旋转拆卸开关靠弹簧的弹力使脱离销处在导槽最高位,弹簧套管上升,弹簧套管上的环形圆弧槽与钢球孔位相错,钢球滑入离合主体环形半圆槽,从面实现连接。除颅骨主钻刀、钢球、弹簧、螺钉及销外,其余零件均用钛合金制作。权利要求1.一种自停头颅钻,主要由颅骨主钻刀(7)、辅助限位钻(20)、离合主体(19)、弹簧(4)、钻头连接杆(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主钻刀的上端面为2-6个下端面齿(18),离合齿套(11)的上端面齿(17)至少为4个,主钻刀通过销(6)连接辅助限位钻刀(20)、辅助限位钻刀上的销孔上端开口,离合齿套内孔设可滑动的弹簧套管(16)、弹簧套管内为弹簧(4)、弹簧下为弹簧顶销(5),离合齿套上端设有至少1个供脱离销滑动的导槽(10),中部设有至少1个供定位钢球(14)通过的孔(15),弹簧套管(16)外圆上开有外环形圆弧槽(13),离合主体内孔上端相对于钢球孔位置处设有内环形圆弧槽(13),离合主体(19)与颅骨主钻刀、辅助限位钻刀及离合齿套配合,钻头连接杆(1)与拆卸开关连接,拆卸开关下端至少有一段由曲线组成的凸轮(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停头颅钻,其特征在于主钻刀切削刃至少为4个,齿套的下端面齿至少为6个,弹簧有效圈数至少为7圈,定位用钢球(13)为3个,凸轮高点至低点的距离S及导槽长度L与弹簧压缩量相适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停头颅钻,其特征在于自停头颅钻的主要材料为钛合金。专利摘要自停头颅钻,主要由颅骨主钻刀、离合主体及钻头连接杆等组成,主钻刀的上端面与离合齿套啮合,离合齿套内孔设弹簧套管、弹簧及弹簧顶销,离合齿套上端设有导槽、中部有孔,弹簧套管及离合主体上设有环形圆弧槽,离合主体与颅骨主钻刀、辅助限位钻刀及离合齿套配合,拆卸开关下端有凸轮。自停头颅钻具有钻进效率高,自停钻机构更敏感,连接及整体稳定性、敏感性及准确性更好,拆装不需专用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停头颅钻,主要由颅骨主钻刀(7)、辅助限位钻(20)、离合主体(19)、弹簧(4)、钻头连接杆(1)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主钻刀的上端面为2-6个下端面齿(18),离合齿套(11)的上端面齿(17)至少为4个,主钻刀通过销(6)连接辅助限位钻刀(20)、辅助限位钻刀上的销孔上端开口,离合齿套内孔设可滑动的弹簧套管(16)、弹簧套管内为弹簧(4)、弹簧下为弹簧顶销(5),离合齿套上端设有至少1个供脱离销滑动的导槽(10),中部设有至少1个供定位钢球(14)通过的孔(15),弹簧套管(16)外圆上开有外环形圆弧槽(13),离合主体内孔上端相对于钢球孔位置处设有内环形圆弧槽(13),离合主体(19)与颅骨主钻刀、辅助限位钻刀及离合齿套配合,钻头连接杆(1)与拆卸开关连接,拆卸开关下端至少有一段由曲线组成的凸轮(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生朱辉范润金候靖边
申请(专利权)人:刘艳生朱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