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头颅图像对正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3770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头颅图像对正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口腔CT,该方法包括:获取带有定位小球的口腔CT图像;在获取的所述口腔CT图像中搜索两个定位小球的位置;根据搜索到的所述位置计算变换矩阵;对所述口腔CT图像进行坐标变换,生成对正后的三维图像。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三维头颅图像对正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维头颅图像对正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口腔CT是一种新型口腔X射线成像系统,能够提供患者口腔颁面部三维影像,广 泛应用于牙齿种植诊断、口腔外科术前计划、正畸方案设计等口腔各科室。相比传统的全景 片、正侧位片等二维影像,口腔CT影像具有无重叠、无失真的优点,而且能够提供更多的信 息,受到医生的广泛欢迎。 口腔CT影像包含XYZ三个维度。习惯上,口腔CT影像中的XY平面被称为横断面, XZ平面称为冠状面,YZ平面称为矢状面。大多数口腔CT都提供颁托或头托来支撑患者的 头部,并提供激光线进行辅助定位,使患者头部的正中矢状面(穿过鼻尖点和枕点的正中 垂直面)尽量与CT影像中的正中矢状面重合。然而,上述工具都依赖于操作员手动调节和 目测判断,事实上无法保证患者头部的偏转得到彻底的消除,导致实际的口腔CT影像中患 者的正中矢状面与数据的正中矢状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偏差。 在某些应用中,上述患者姿态的偏差是可以接受的,而在另外一些应用中则不可 接受。比如在正畸应用中,医生需要将三维CT影像转化为二维正位、侧位和颏顶位透视影 像以便进行测量,或者基于三维CT进行患者的左右脸对称性分析,或者直接在三维CT影像 上进行三维测量;而这些工作的前提,是必须保证CT影像中患者的正中矢状面与数据正中 矢状面完全重合,否则就将失去测量和分析的准确性。 在现有文献(如"一种CT头颅定位架"、"一种CT扫描机头颅定位架"等)中提出 了头颅机械定位装置来解决定位不准的问题。这些装置通常需要与CT设备进行机械连接, 其本身的结构较为复杂,与其它CT设备进行连接时需对其进行结构改造,适用应差。 此外,一些专业的口腔CT影像处理软件(比如Dolphin、Invivo)提供了校正患者 正中矢状面偏差的方法,称为重新摆位(Reorientation)。在这些软件中,需要医生在CT影 像中选择患者左右两侧对称的点(比如左右眼眶边缘点)作为基准点,然后根据这些基准 点计算校正参数。该方法中,对称基准点的选取依赖于医生的人为操作,可能引入误差,而 且费时费力。针对相关技术中三维头颅图像对正不准确、操作不便捷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 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三维头颅图像对正方法,以解决三维头颅图像对正不准确、 操作不便捷的问题。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头颅自动对正方法,包括:获取带有定位小球 的口腔CT图像;在获取的所述口腔CT图像中搜索两个定位小球的位置;根据搜索到的所 述位置计算变换矩阵;对所述口腔CT图像进行坐标变换,得到对正后的三维图像。 优选地,将所述定位小球安装于定位耳夹中,并在拍摄前置于患者外耳道内。 优选地,在获取的所述口腔CT图像中搜索两个定位小球的位置包括: 对所述口腔CT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其中,小球灰度根据历史经验数据设置为 T1 =T2,当像素的灰度值满足T1SI(x,y) <T2时,即认为属于定位小球所覆盖的区域; 计算分割处理后小球区域的质心,作为最终获得定位小球坐标;两个定位小球的 坐标分别记为P1 (X1,Y1,Z1)、P2 (x2,y2,Z2)。 优选地,根据搜索到的所述定位小球位置计算变换矩阵,包括以下步骤: 以图像的原点作为新、旧坐标系的原点,将两个定位小球的连线方向作为新坐标 系的X轴方向,其方向向量为:U= (X2-X1,Y2I1,Z2-Z1),归一化得到其单位向量(ux,uy,uz); 在Z= 0的平面上找到与新的X轴垂直的Y轴方向,其方向向量为:V= (_(y2li),X2_X1,〇),归一化得到其对应的单位向量(Vx,Vy,Vz); 确定与新的XY平面均正交的Z轴方向,其方向向量为:N=UXV,归一化得到其单【主权项】1. 一种三维头颅图像对正方法,应用于口腔CT,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带有定位小球的口腔CT图像; 在获取的所述口腔CT图像中搜索两个定位小球的位置; 根据搜索到的所述位置计算变换矩阵; 对所述口腔CT图像进行坐标变换,生成对正后的三维图像。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定位小球安装于定位耳夹中,并在 拍摄所述口腔CT前置于患者的外耳道内。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的所述口腔CT图像中搜索两个定 位小球的位置包括: 对所述口腔CT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其中,小球灰度根据历史经验数据设置为T1:T2,当 像素的灰度值满足KI(x,y) <T2时,即认为属于定位小球所覆盖的区域; 计算分割处理后小球区域的质心,作为最终获得定位小球坐标;两个定位小球的坐标 分别记为Pi(x1;y1;zj、P2 (x2,y2,z2)。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搜索到的所述位置计算变换矩阵包 括: 以所述口腔CT的图像的原点作为新、旧坐标系的原点,将所述两个定位小球的连线方 向作为新坐标系的X轴方向,其方向向量为:U= (X2-Xi,y2-yi,ZfZi),归一化得到其单位向 s.(ux,uy,uz); 在Z= 0的平面上找到与新的X轴垂直的Y轴方向,其方向向量为:V= (_(y2li),X2_X1,〇),归一化得到其对应的单位向量(Vx,Vy,Vz); 确定与新的XY平面均正交的z轴方向,其方向向量为:n=uxv,归一化得到其单位向 量(nx,ny,nz),新的坐标系确定后即可得到4*4的变换矩阵: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坐标变换公式得到所述三维图 像: 两小球连线的中心点坐标为CQ=(tx(l,ty(l,tz(l),其中tx(l=(xi+xJ/2,ty(l = (Zi+zJ/2;变换后图像中心坐标为CQ= (txl,tyl,tzl); 变换前图像中某一点(x,y,z)得到变换后对应点(x',y',z')的过程包括: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对正后的三维图像之 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对正后的所述三维图像进行投影计算,得到正位、侧位和颏顶位投影图。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模拟X射线衰减法或最大强度投影法 得到所述正位、所述侧位和所述颏顶位投影图。8. -种三维头颅图像对正装置,应用于口腔CT,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带有定位小球的口腔CT图像; 搜索模块,用于在获取的所述口腔CT图像中搜索两个定位小球的位置; 坐标变换矩阵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搜索到的所述位置计算坐标变换矩阵; 坐标变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换矩阵生成对正后的三维图像。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耳夹,用于将定位小球放置在待拍摄所述口腔CT图像的患者的外耳道内。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模块包括: 分割模块,用于对所述口腔CT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其中,小球灰度根据历史经验数据 设置为T1:T2,当像素的灰度值满足I(x,y) <T2时,即认为属于定位小球所覆盖的区 域; 确定模块,用于计算分割处理后小球区域的质心,作为最终获得定位小球坐标;两个定 位小球的坐标分别记为Pi(Xi, z)、P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三维头颅图像对正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头颅图像对正方法,应用于口腔CT,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带有定位小球的口腔CT图像;在获取的所述口腔CT图像中搜索两个定位小球的位置;根据搜索到的所述位置计算变换矩阵;对所述口腔CT图像进行坐标变换,生成对正后的三维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宏新张朴孙来玉孙嘉龙杨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朗视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