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4171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挂装置,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通过第一关节部转动连接,第二杆体与第三杆体之间通过第二关节部转动连接,第二杆体的摆动方向与第三杆体的摆动方向垂直;第三杆体的端部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吊挂部;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当防坠装置受风力影响发生晃动时,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则根据风力方向自适应摆动,以此满足多向风阻的缓冲需求,当防坠装置遇到风阻时,通过第三杆体和第二杆体的摆动动作抵消防坠装置的惯性力,从而减少惯性力对无人机的影响,以此提高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以此提高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以此提高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上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线路的塔架需定期进行维护作业,在作业时,需作业人员登塔进行高空作业,而作业人员在登塔时需佩戴防坠装置。
[0003]目前,防坠装置主要通过人工上挂的方式,通常由经验较为丰富的作业人员预先将防坠装置悬挂至塔架上,然后后续的作业人员再借助该防坠装置登塔作业,所以目前的上挂方式并不能保证每一位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现有也有部分防坠装置借助无人机进行悬挂,但是,现有无人机在悬挂防坠装置时容易受到风阻问题,经常在上挂时出现剧烈的晃动导致上挂难度增大。
[0004]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挂装置,其可免除作业人员登塔安装防坠装置,并且可有效消除无人机运输防坠装置时的风阻问题,降低了防坠装置的上挂难度。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上挂装置,包括第一杆体、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通过第一关节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三杆体之间通过第二关节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摆动方向与所述第三杆体的摆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杆体的端部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吊挂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三杆体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关节部包括第一铰接座和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第一转动座铰接;所述第二关节部包括第二铰接座和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所述第二转动座铰接;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座与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与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所述第三杆体的一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第一转动座之间和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所述第二转动座之间均通过阻尼转轴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第二铰接座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一转动座与所述第二转动座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一铰接座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套筒的另一端设置有铰接槽,所述阻尼转轴设置在所述铰接槽的一侧槽壁,所述铰接槽的另一侧槽壁设置有与所述阻尼转轴同轴心的铰接孔;所述第一转动座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远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冠能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