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开式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4154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开水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即开式开水器,包烧水器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与储水箱连接的进水主管,所述进水主管的一端与储水箱连接,所述进水主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水泵与出水流量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出水流量控制装置通过出水调节装置与烧水器连接,所述出水调节装置包括出水主管、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所述出水主管的一端与烧水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主管的另一端与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管一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水泵与出水流量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出水管二的另一端直接与出水流量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流量大于第二水泵的流量,既能即用即烧,还能在不改变烧水器功率的情况兼具出开水和出温水的效果。和出温水的效果。和出温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即开式开水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开水器
,特别涉及一种即开式开水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在饮用水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开水器使用安全卫生、节能环保,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有市面上的开水器均有一个储水内胆,需要先加热完成后再使用,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不能连续供水,且未用完的水需要反复加热,保温耗能,存在阴阳水、千滚水,对人的健康不利,即使有即热式的开水器,也不能确保出来的水是烧开,从而影响饮用健康,另外现有开水器功能单一,只能提供饮用水而提供不了其他要求的卫生用水。
[0003]另外,现有开水器在分别烧开水或者烧温水时一般都是通过设定复杂的控制模块来对加热单元的功率进行调节,而水被加热元件加热至合适的温度需要一定的时间,经过测试,至少需要5S左右,才能反映出来,不管是增加功率还是减少功率,其增加的热量或减少的热量都不是即刻能够传热给水,使得水温升高或者降低,因此,当水流量波动引起流量增加或者减少,通过调节加热元件的功率来应对流量变化而引起的温度变化,现有控制技术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开式开水器,能够实现即用即烧,不会产生千滚水或者阴阳水的问题,并且还能够实现不改变烧水器功率的情况兼具出开水和出温水的效果,且还具有温度控制精度高、安全可靠,节省能源,成本低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即开式开水器,包括烧水器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与储水箱连接的进水主管,所述进水主管的一端与储水箱连接,所述进水主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水泵与出水流量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出水流量控制装置通过出水调节装置与烧水器连接,所述出水调节装置包括出水主管、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所述出水主管的一端与烧水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主管的另一端与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管一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水泵与出水流量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出水管二的另一端直接与出水流量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流量大于第二水泵的流量。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水泵后通过进水主管将储水箱中的水抽入流量控制装置中,流量控制装置根据开水、温水或者冷水的需求控制水从出水管一或出水管二中排入出水主管中,并通过出水管排入烧水器,并根据需要进行加热,由于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流量不同,因此流量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水泵将水抽入出水管一或者仍以第一水泵为动力将水抽入第二排水管,保证从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进入出水主管中水的流量不同,从而实现需要出开水时小流量从出水主管进入烧水器进行加热,需要出温水或者冷水时大流量从出水主管进入烧水器进行加热,需要处冷水时大流量从出水主管进入烧水器无需加热
直接排出,本专利技术在出冷水时,烧水器不工作,在出开水和出温水时,即使烧水器以相同的功率对水进行加热也能实现,因此在不改变烧水器功率的情况兼具出开水和出温水的效果,大大简化了设备的控制过程,有效降低了设备成本。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箱体一和箱体二,所述箱体一位于箱体二的内腔中,所述箱体一的底部为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箱体二为密封的容纳腔,所述箱体二的顶部设有一通孔,所述箱体二的底部设有进水口三,所述箱体一的外壁与箱体二的内壁之间密封配合,所述箱体一可沿箱体二的内腔上下滑动,所述箱体一和箱体二的同一侧分别设有进水口一和进水口二,所述所述箱体一的底部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上端与箱体一连接,所述弹簧一的下端与箱体二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烧开水时,箱体一在弹簧一支撑力的作用,箱体一的进水口一和箱体二的进水口二等高,此时进水口一和进水口二相互连通,此时从进水口二进水时能够保证位于箱体二内部的箱体一的内腔中能够进水,当进水量达到一定时,在水压的作用下,箱体一克服弹簧一的弹力向上运动,使得进水口一和进水口二的连通面积逐渐减小,直至进水口一和进水口二的连通面积为零,此时箱体一的进水口一和箱体二的进水口二均无法进水,因此,箱体一内的水压不会继续升高,此时将第一水泵关闭,第二水泵启动时,水仅能在第二水泵的驱动下以小流量从出水管一进入出水主管,并从出水主管进入烧水器中进行加热,由于流量小,因此能够很快烧开,从而以开水的形式流出;当仅需要热水时,仅从箱体二底部的进水口三进水,当进水量达到一定时,在水压的作用下,箱体一克服弹簧一的弹力向上运动直至与箱体二的顶部抵触无法继续向上,此时,随着进水口三继续进水,箱体一内的水压逐渐增大,随着箱体一内水压的增大,箱体一中的水在第一水泵的供水压力作用下直接从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两个管道以大流量进入出水主管中,并通过出水主管进入烧水器进行加热,由于由于流量大,因此在加热过程中水难以被烧开,仅能以温水的方式流出,当仅需要冷水时,从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两个管道进入出水主管中的水进入烧水器后不经过加热直接排出即可,箱体二顶部通孔的设置使得箱体二上端的压力始终恒定,从而保证箱体一能够顺利沿着箱体二的内壁上下滑动,使得出水流量控制过程可靠性更好。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调节装置包括还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底部设有进水口四,所述集水箱的底部的进水口四通过连接水管与箱体二的底部的进水口三连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箱作为箱体二与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连接的过渡单元,用于对进入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的水进行缓存,保证进入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中的水不会受进水水压波动的影响,从而保证进入烧水器中的水压稳定性更好,避免了水压波动而造成出水温度控制精度差的问题。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一的顶部设有第一水泵触发开关,所述箱体二顶部与第一水泵触发开关接触时进水口一和进水口二的连通面积为零,所述集水箱内腔的顶部高度大于第一水泵触发开关的底部平面高度,所述第一水泵触发开关通过弹簧二与固定在箱体一顶部的压力传感器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水泵触发开关用于在烧开水时控制第一水泵歇启停的同时第二水泵持续稳定的开启,在烧温水时仅第一水泵持续开启,从而保证开水模式时
第一水泵以大流量间歇工作的同时第二水泵能够稳定的将水以小流量送入开水器中进行加热烧开,在烧温水时保持第一水泵持续开启从而以大流量持续工作将水以大流量送入开水器中进行加热,即:在烧开水时,当箱体一顶部触碰到第一水泵触发开关时,由于进水口一和进水口二无法继续进水,箱体一不会继续向上,弹簧二不会继续对压力传感器施加压力,因此根据压力传感器控制第一水泵关闭同时第二水泵启动,避免进水管一中的水无法排出二损坏第一水泵,随着第二水泵继续工作,箱体一内水会不断被抽走,使得箱体一内的水压减小,箱体一在弹簧一的作用力下向下运动,因此箱体一的顶部与第一水泵触发开关逐渐分离,分离后第一水泵再次启动,向第一水箱内补水,直至箱体一的顶部顶部再次与第一水泵触发开关接触,如此往复,保证第一水泵以大流量间歇工作的同时第二水泵能够稳定的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开式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烧水器(1)和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包括与储水箱(3)连接的进水主管(21),所述进水主管(21)的一端与储水箱(3)连接,所述进水主管(2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水泵(4)与出水流量控制装置(5)连接,所述出水流量控制装置(5)通过出水调节装置(6)与烧水器(1)连接,所述出水调节装置(6)包括出水主管(61)、出水管一(62)和出水管二(63),所述出水主管(61)的一端与烧水器(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主管(61)的另一端与出水管一(62)和出水管二(63)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管一(6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水泵(64)与出水流量控制装置(5)连接,所述出水管二(63)的另一端直接与出水流量控制装置(5)连接,所述第一水泵(4)的流量大于第二水泵(64)的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开式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流量控制装置(5)包括箱体一(51)和箱体二(52),所述箱体一(51)位于箱体二(52)的内腔中,所述箱体一(51)的底部为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箱体二(52)为密封的容纳腔,所述箱体二(52)的顶部设有一通孔(53),所述箱体二(52)的底部设有进水口三(57),所述箱体一(51)的外壁与箱体二(52)的内壁之间密封配合,所述箱体一(51)可沿箱体二(52)的内腔上下滑动,所述箱体一(51)和箱体二(52)的同一侧分别设有进水口一(54)和进水口二(55),所述箱体一(51)的底部设有弹簧一(56),所述弹簧一(56)的上端与箱体一(51)连接,所述弹簧一(56)的下端与箱体二(5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即开式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调节装置(6)包括还包括集水箱(66),所述集水箱(66)的底部设有进水口四(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权王怡玮廖红军肖福兰李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鲁中宝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