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179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体、电磁铜导体,所述加热管体为直通管体,所述电磁铜导体缠绕在加热管体外。通过在即热式电热水器内利用通电的电磁铜导体缠绕在加热管体外,可以利用电磁产生的热能加热流经加热管体内的水流;而且利用直通的加热管体,水流通过加热管体的加热时间短,可以避免长时间加热产生水垢,防止水垢依附在加热管体的内壁。解决现有即热式电热水器的水流通道较长,产生水垢容易依附在通道内积压堵塞水流管道,从而影响加热效果的技术问题。效果的技术问题。效果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热水器
,具体涉及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即热式热水器的特点是:冷水过热水出,只要开启出水阀门,短时间内即能源源不断地供给热水,不用热水时,关上出水阀门切断水路即可在短时间内停止加热。目前的即热式热水器多为电加热式。
[0003]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原理是用较大功率的电加热组件对流经加热区域的冷水进行快速加热,使之迅速达到预定的使用温度,达到冷水进热水出的目的,由于其取消了储热式热水器上的储水装置,因此其体积小巧,安装方便。又由于其使用前无需将储水装置中的储存水加热到一定温度,用水量也不会受到存储水量与温度的限制,可以即开即用,因此较之储热式热水器大为方便;而且其即开即用的特性,待机时无需对储存水进行加热保温,大大节约了能源消耗,更为节能环保。
[0004]现有的即热式电热水器通常采用由发热体和合金压铸而成的铸体加热组件,铸体加热组件周围设有三维立体环绕水流通道,铸体加热组件通过发热体连接电路而产生热源,通过热传递迅速传导到整体浇铸的合金材料,通过热传递加热水流。为了使水流温度达到均匀稳定,通常会增加水流通道长度,以增加水流在铸体加热组件通道内的时间,即增加加热时间来达到加热温度稳定的效果。由于水流通道长度较长,产生水垢容易依附在通道内积压堵塞水流管道,从而影响加热效果,甚至会造成加热组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即热式电热水器的水流通道较长,产生水垢容易依附在通道内积压堵塞水流管道,从而影响加热效果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7]本技术所述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体、电磁铜导体,所述加热管体为直通管体,所述电磁铜导体缠绕在加热管体外。
[0008]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体为直通管体,所述加热管体的内径大于40mm,所述加热管体的长度大于280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铜导体由单条铜线或多条铜线组成,所述电磁铜导体的整体外径大于6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体为铝合金管体、铜合金管体、不锈钢管体和陶瓷管体的任意一种。
[0011]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体为复合管体,由内到外为陶瓷、不锈钢、陶瓷的三层复合管体。
[0012]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绝缘连接管,所述绝缘连接管接通在加热管体的两端。
[0013]进一步的,所述即热式电热水器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进水管与发热组件相连通。
[0014]进一步的,所述即热式电热水器还包括壳体、显示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主板,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出水管的出水口,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器电连接,所述显示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显示器安装在壳体表面,所述显示器电连接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和加热组件安装在壳体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即热式电热水器还包括回水组件,所述回水组件包括回水管道和回水泵,所述回水泵接通在回水管道中,所述回水管道的入水端与出水管接通,所述回水管道的出水端与进水管接通。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设置在壳体的上侧,所述出水管设置在壳体的下侧。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通过在即热式电热水器内利用通电的电磁铜导体缠绕在加热管体外,通过高速变化的高频高压电流流过电磁铜导体会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加热管体表面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加热管体表面的载流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载流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水流的效果;而且利用直通的加热管体,水流通过加热管体的加热时间短,可以避免长时间加热产生水垢,防止水垢依附在加热管体的内壁。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加热组件的结构剖视图一;
[0022]图3是本技术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中:
[0024]10

加热组件、11

包括加热管体、12

电磁铜导体;
[0025]20

进水管、30

出水管;
[0026]40

壳体、50

显示器、60

第一温度传感器、70

控制主板;
[0027]80

回水组件、81

回水管道、82

回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的优选结构。
[0030]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组件10,所述加热组件10包括加热管体11、电磁铜导体12,所述加热管体11为直通管体,所述电磁铜导体12缠绕在加热管体11外。通过在即热式电热水器内利用通电的电磁铜导体缠绕在加热管体外,可以利用电磁产生的热能加热流经加热管体内的水流;而且利用直通的加热管体,水流通过加热管体的加热时间短,可以避免长时间加热产生水垢,防止水垢依附在加热管体的内壁。
[0031]本技术创造性地,所述加热管体11的内径大于40mm,所述加热管体11的长度
大于280mm。所述加热管体11的内径大于40mm有利于水流快速通过,控制水流速度;所述加热管体11的长度大于280mm可以有效地保证水流的加热时间,避免加热时间过短而水流加热后的温度不稳定。
[003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管体11的内径为45mm,所述加热管体11的长度为350mm。
[0033]本技术创造性地,所述电磁铜导体12由单条铜线或多条铜线组成,所述电磁铜导体12的整体外径大于6mm。所述电磁铜导体12由单条铜线组成时,结构简单;由多条铜线组成,产生的电磁效果好。所述电磁铜导体12的整体外径大于6mm,通电后产生的电磁量大,有利于避免加热管体11所产生的热量不足以加热水流。
[003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铜导体12由多条铜线组成,所述电磁铜导体12的整体外径为8mm。
[0035]本技术创造性地,所述加热管体11为铝合金管体、铜合金管体、不锈钢管体和陶瓷管体的任意一种。铝合金管体和铜合金管体的导热性能好,有利于传递热量;不锈钢管体切割电磁场的能力强,有利于产生更多热量;陶瓷管体绝缘能力良好,耐高温能力强。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组件(10),所述加热组件(10)包括加热管体(11)、电磁铜导体(12),所述加热管体(11)为直通管体,所述电磁铜导体(12)缠绕在加热管体(11)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体(11)的内径大于40mm,所述加热管体(11)的长度大于28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铜导体(12)由单条铜线或多条铜线组成,所述电磁铜导体(12)的整体外径大于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体(11)为铝合金管体、铜合金管体、不锈钢管体和陶瓷管体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体(11)为复合管体,由内到外为陶瓷、不锈钢、陶瓷的三层复合管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10)包括绝缘连接管(13),所述绝缘连接管(13)接通在加热管体(11)的两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式电热水器还包括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保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途沃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