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34140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称取预设量的铁尾矿渣,对铁尾矿渣进行粉碎、研磨与过筛,得到载体基质;将载体基质与液体培养基进行混合,充分搅匀,得到处理后的载体;将处理后的载体与微生物浓菌液混合,交联反应一预设时间后,得到含有微生物的载体颗粒;将载体颗粒与液体培养基进行离心处理,以使载体颗粒与液体培养基固液分离;向载体颗粒内加入保护剂;对加入有保护剂的载体颗粒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微生物菌剂。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得的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生物菌剂的活性时间短,微生物对高浓度重金属的耐受性差,修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有工程物理技术、农艺调控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与生物修复技术。其中,物理修复技术仅适用于小面积严重污染土壤的修复;农艺调控修复技术主要通过土壤水分管理、作物品种筛选、合理的土壤耕作工序、科学的施肥技术等方式来实现,只适用对轻微或轻度重金属污土壤的修复;化学修复利用固化剂与重金属反应生成难溶物,降低了重金属生物利用度和流动性,方法快速、简单、易于应用、公众接受度高且相对经济,但是不环保,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0003]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对重金属的适用性去除重金属或减轻其毒性,是一种安全、破坏性最小、生态友好且经济高效的修复技术,可大规模清除土壤,但目前的微生物菌剂在对土壤进行修复时,微生物菌剂的活性时间短,制备工艺复杂,且微生物对高浓度重金属的耐受性差,修复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微生物菌剂在对土壤进行修复时,微生物菌剂的活性时间短,制备工艺复杂,且微生物对高浓度重金属的耐受性差,修复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称取预设量的铁尾矿渣,对所述铁尾矿渣进行粉碎、研磨与过筛,得到过预设目数的载体基质;
[0007]将所述载体基质与液体培养基进行混合,充分搅匀,得到处理后的载体;
[0008]将处理后的所述载体与微生物浓菌液混合,交联反应一预设时间后,得到含有微生物的载体颗粒;
[0009]将所述含有微生物的载体颗粒与所述液体培养基进行离心处理,以使所述含有微生物的载体颗粒与所述液体培养基固液分离;
[0010]向所述含有微生物的载体颗粒内加入保护剂;
[0011]对加入有所述保护剂的所述含有微生物的载体颗粒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微生物菌剂。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预设目数为40以下。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微生物浓菌液中的微生物为硅酸盐细菌与铁硫杆菌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菌。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载体与所述微生物浓菌液混合的培养温度为25


75℃,搅拌速度为100rpm

800rpm,交联培养时间不小于48h。
[00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硅酸盐细菌的液体培养基为含酵母浸粉、CaCO3、CaCl2、K2HPO4·
3H2O、KH2PO4、FeCl3·
6H2O、MgSO4·
7H2O的溶液,pH值为6.9
±
0.1。
[00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铁硫杆菌的液体培养基为含(NH4)2SO4、K2HPO4、KCl、MgSO4、Ca(NO3)2的酸性溶液,pH值为1.5

2.3。
[001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铁尾矿渣的铁品位不大于10%。
[001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一方面,所述预设目数为100目。
[001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中所述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002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微生物菌剂,将所述微生物菌剂按照60kg

80kg/亩量施入土壤表层,翻耕与土壤混匀,养护一预设时间。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专利技术所示的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益效果在于:
[0022]通过选取铁尾矿渣进行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既可以做到对重金属的钝化,又可实现固废资源的再利用,节省了固废处置成本与空间成本,将铁尾矿渣粉碎、研磨与过筛得到载体基质,提升了比表面积,从而使得载体基质与液体培养基混合时,能够充分反应以得到处理后的载体,通过将载体与携带有大量微生物的微生物浓菌液混合进行反应,这将使得微生物浓菌液中所携带的微生物繁殖附着于载体颗粒之上,在微生物大量繁殖之后,将载体颗粒与液体培养基分离后,向载体颗粒内加入保护剂并冻干处理后即可获取微生物菌剂,该微生物菌剂的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可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其中,保护剂具有固型、克服土壤高低温影响的作用,能够提升微生物在载体中的活性时间,从而提升了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并具有较好的稳定,另外该微生物菌剂对多种重金属具有高效的同步钝化剂作用,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重金属的钝化效果,时效性长,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及影响小,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菌剂可实现一剂两用,即可在钝化土壤重金属过程中作为土壤钝化剂,又可在土壤修复淋滤过程中作为重金属浸出剂。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示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4]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针对目前微生物菌剂在对土壤进行修复时,微生物菌剂的活性时间短,制备工艺复杂,且微生物对高浓度重金属的耐受性差,修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

S60:
[0027]步骤S10,称取预设量的铁尾矿渣,对所述铁尾矿渣进行粉碎、研磨与过筛,得到过
预设目数的载体基质;
[0028]步骤S20,将所述载体基质与液体培养基进行混合,充分搅匀,得到处理后的载体;
[0029]步骤S30,将处理后的所述载体与微生物浓菌液混合,交联反应一预设时间后,得到含有微生物的载体颗粒;
[0030]步骤S40,将所述含有微生物的载体颗粒与所述液体培养基进行离心处理,以使所述含有微生物的载体颗粒与所述液体培养基固液分离;
[0031]步骤S50,向所述含有微生物的载体颗粒内加入保护剂;
[0032]步骤S60,对加入有所述保护剂的所述含有微生物的载体颗粒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微生物菌剂。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当中,所述预设目数为40以下。优选的,所述预设目数为100目。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当中,所述微生物浓菌液中的微生物为硅酸盐细菌与铁硫杆菌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菌。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称取预设量的铁尾矿渣,对所述铁尾矿渣进行粉碎、研磨与过筛,得到过预设目数的载体基质;将所述载体基质与液体培养基进行混合,充分搅匀,得到处理后的载体;将处理后的所述载体与微生物浓菌液混合,交联反应一预设时间后,得到含有微生物的载体颗粒;将所述含有微生物的载体颗粒与所述液体培养基进行离心处理,以使所述含有微生物的载体颗粒与所述液体培养基固液分离;向所述含有微生物的载体颗粒内加入保护剂;对加入有所述保护剂的所述含有微生物的载体颗粒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微生物菌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目数为40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浓菌液中的微生物为硅酸盐细菌与铁硫杆菌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与所述微生物浓菌液混合的培养温度为25℃

75℃,搅拌速度为100rpm

800rpm,交联培养时间不小于48h。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淋滤型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柴喜林徐光前林瑶邓清香陆裕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万年中南环保产业协同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