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散热管的车用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400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散热管的车用散热器,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上方设有上水箱,所述第一框架下方设有导流水箱,所述导流水箱下方设有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下方设有下水箱,所述第一框架以及第二框架内均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散热管,任意两个散热管之间均设有换热翅片,所述第一框架一侧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框架靠近第一散热组件一侧设有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框架远离第二散热组件一侧上端设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两侧均设有侧挡板。该种散热器冷却液经过两次散热,相对与传统的单层设置,该种散热器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即使室外空气温度较高,仍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有良好的散热效果。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散热管的车用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具体为一种多层散热管的车用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散热器是汽车冷却系统中主要机件;其功用是散发热量,冷却水在水套中吸收热量,流到散热器后将热量散去,再回到水套内而循环不断。从而达到散热调温的效果。它还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散热器一般都是单层设置,通过利用空气带走散热器芯上的温度,从而降低冷却液的温度,但是当室外空气的温度较高时,就会影响散热器芯的散热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层散热管的车用散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散热管的车用散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散热管的车用散热器,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上方设有上水箱,所述第一框架下方设有导流水箱,所述导流水箱下方设有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下方设有下水箱,所述第一框架以及第二框架内均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散热管,任意两个散热管之间均设有换热翅片,所述第一框架一侧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框架靠近第一散热组件一侧设有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框架远离第二散热组件一侧上端设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两侧均设有侧挡板。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与第二散热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风机外壳,所述风机外壳分别与第一框架以及第二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风机外壳内设有风机本体,所述风机外壳远离第一框架一侧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过滤网。
>[0006]优选的,所述上水箱上方中部设有进水口,所述上水箱一端设有回水管。
[0007]优选的,所述下水箱一端设有出水管。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以及第二框架两侧端部均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连接孔。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冷却液依次通过上水箱、散热管、导流水箱、散热管以及下水箱,吸收热量的冷却液在流经散热管时,与散热管以及换热翅片进行换热,风机本体带动气流流动,使气流快速的通过换热翅片,从而通过气流的流动将换热翅片吸收的热量带出,多层散热管的车用散热器。该种散热器冷却液经过两次散热,相对与传统的单层设置,该种散热器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即使室外空气温度较高,仍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背视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散热组件背视图;
[0013]图中:1第一框架、2上水箱、3导流水箱、4第二框架、5下水箱、6散热管、7散热翅片、8第一散热组件、81风机外壳、82风机本体、83安装架、84过滤网、9第二散热组件、10进水口、11回水管、12侧挡板、13上挡板、14出水管、15连接耳、16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层散热管的车用散热器,包括第一框架1,所述第一框架1上方设有上水箱2,所述第一框架1下方设有导流水箱3,所述导流水箱3下方设有第二框架4,所述第二框架4下方设有下水箱5,所述第一框架1以及第二框架4内均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散热管6,散热管6两端分别与上水箱2以及导流水箱3相连通,散热管6两端分别与导流水箱3下水箱5相连通,任意两个散热管6之间均设有换热翅片7,换热翅片7呈波浪形,通过波浪形的换热翅片7的设置,有效的增加了散热器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的加快了散热器的散热速度,所述第一框架1一侧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散热组件8,所述第二框架4靠近第一散热组件8一侧设有第二散热组件9,所述第二框架4远离第二散热组件9一侧上端设有上挡板13,所述上挡板13两侧均设有侧挡板12,上挡板13以及侧挡板12的设置,避免了第二散热组件9散发的热气流向上飘动,影响第一散热组件8的散热效果。
[0016]所述第一散热组件8与第二散热组件9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散热组件8包括风机外壳81,所述风机外壳81分别与第一框架1以及第二框架4固定连接,所述风机外壳81内设有风机本体82,所述风机外壳81远离第一框架1一侧设有安装架83,所述安装架83上设有过滤网84,风机本体82在进行工作时,风机本体82带动气流流动,使气流快速的通过换热翅片7,从而通过气流的流动将换热翅片7吸收的热量带出,进而达到散热的目的。
[0017]所述上水箱2上方中部设有进水口10,所述上水箱2一端设有回水管11,通过进水口10可向上水箱2内部加入冷却用的水,回水管11可将换热后的冷却液回流到上水箱2内部。
[0018]所述下水箱5一端设有出水管14,换热后的冷却液可通过出水管14排出。
[0019]所述第一框架1以及第二框架4两侧端部均设有连接耳15,所述连接耳15上设有连接孔16,通过连接耳15可对散热器进行固定安装。
[0020]具体的,在本技术中,通过进水口10可向上水箱2内部加入冷却用的水,冷却液依次通过上水箱2、散热管6、导流水箱3、散热管6以及下水箱5,吸收热量的冷却液在流经散热管6时,与散热管6以及换热翅片7进行换热,同时,第一散热组件8与第二散热组件9同时开始工作,风机本体82带动气流流动,使气流快速的通过换热翅片7,从而通过气流的流动将换热翅片7吸收的热量带出,进而达到散热的目的,冷却液经过两次散热,相对与传统的单层设置,该种散热器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及时室外空气温度较高,仍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00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散热管的车用散热器,包括第一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上方设有上水箱(2),所述第一框架(1)下方设有导流水箱(3),所述导流水箱(3)下方设有第二框架(4),所述第二框架(4)下方设有下水箱(5),所述第一框架(1)以及第二框架(4)内均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散热管(6),任意两个散热管(6)之间均设有换热翅片(7),所述第一框架(1)一侧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散热组件(8),所述第二框架(4)靠近第一散热组件(8)一侧设有第二散热组件(9),所述第二框架(4)远离第二散热组件(9)一侧上端设有上挡板(13),所述上挡板(13)两侧均设有侧挡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散热管的车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8)与第二散热组件(9)结构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光友徐金周刘学贵
申请(专利权)人:凤阳高科散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