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轴承压装机及其压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3637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油轴承压装机及其压装方法,包括机柜、第一机架,控制装置、龙门架、压装装置,所述第一机架固定装设在机柜顶面,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一机架正面上方,与压装装置电气连接,所述龙门架固定装设在第一机架上方,所述压装装置设置在第一机架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承压机构,较好实现了对连杆、轴承的同心精准定位;通过在移动压头机构中设置保真组件,消除了含油轴承因挤压而产生的内孔变形及内缩情况,确保了含油轴承内孔尺寸的正确和一致性。正确和一致性。正确和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轴承压装机及其压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油轴承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含油轴承压装机及其压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含油轴承,即多孔质轴承,是以金属粉末为主要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法制作、含浸润滑油的一类基础零件,于自行供油状态下使用,具有成本低、能吸振、噪声小、在较长工作时间内不用加润滑油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音响设备、办公设备、农业机械、精密机械等各种工业制品中。
[0003]一种连杆含油轴承(见图2),含油轴承需要压入连杆轴承孔中。现有技术压装机,一方面,没有设置相应的连杆定位机构,一般的定位机构只是简单的用于工件的固定,连杆、轴承的定位精度低,同心度低,容易导致压装偏移,损坏轴承;另一方面,没有设置同步轴承保真机构,压装后容易出现含油轴承内孔变形及内缩情况,影响含油轴承内孔的一致性,离散度大、不稳定,进而影响轴承的精度、性能、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含油轴承压装机及其压装方法,以提高含油轴承压装精度和效率,提高含油轴承及相应工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油轴承压装机及其压装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油轴承压装机,包括机柜、第一机架,控制装置、龙门架、压装装置,所述第一机架固定装设在机柜顶面,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一机架正面上方,与压装装置电气连接,用于设置运行参数并控制整机运行,所述龙门架固定装设在第一机架上方,所述压装装置设置在第一机架中部,用于将含油轴承压装入连杆中。
[0006]所述压装装置,包括第二机架、第三机架、伺服压装机构、移动压头机构、定位承压机构、送料机构,所述第二机架设置在机柜上方,用于安装伺服压装机构,所述第三机架设置在第二机架中,用于安装移动压头机构、定位承压机构、送料机构,所述伺服压装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二机架上,用于提供下压动力,所述移动压头机构设置在第三机架上部中间,且在伺服压装机构正下方,用于压装含油轴承及其内孔保真,所述定位承压机构设置在第三机架中部,并在移动压头机构正下方,用于对连杆进行定位,所述送料机构设置在第三机架上,位于定位承压机构的一侧,且在移动压头机构下方,用于输送含油轴承。
[0007]所述第三机架,包括底板、承压板、第一压缩弹簧、活动压板、直线轴承、第一立柱、防脱帽、第二立柱,所述底板固定装设在第二机架底部,四根所述第一立柱固定设置在底板四角,所述承压板固定装设在底板正上方,用于装设定位承压机构、送料机构,设有定位孔、进料孔、送料孔、斜凸端,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承压板中心,所述送料孔设置在定位孔一侧,所
述斜凸端设置在承压板后方右端,所述进料孔设置在斜凸端上,所述活动压板设置在承压板正上方,用于装设移动压头机构,设有活动槽、滑移槽、正凸端,所述活动槽设置在活动压板中部,一对所述滑移槽设置在活动槽两侧,所述正凸端设置在活动压板后方中部,与斜凸端上下错位,四根所述第一立柱贯穿承压板、活动压板,四个所述直线轴承套设在活动压板与第一立柱之间,所述承压板、活动压板之间的第一立柱上套设有第三压缩弹簧,四个所述防脱帽固定设置在第一立柱顶端,以防止活动压板在第三压缩弹簧回弹时脱落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两端分别与底板、承压板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承压板。
[0008]所述伺服压装机构下端设有压头,与定位孔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0009]所述移动压头机构,包括压头安装板、铆压组件、保真组件、固定帽、滑移杆、移位气缸,所述压头安装板活动设置在活动压板上,所述压头安装板中部朝下贯穿设有铆压组件、保真组件,所述铆压组件向下贯穿活动槽,用于套取含油轴承,并在压头532作用下将含油轴承压入连杆轴承孔中,所述保真组件与铆压组件并排设置,向下贯穿活动槽,用于消除含油轴承内孔因挤压而产生的变形及内缩,所述压头安装板与铆压组件、保真组件之间螺接有固定帽,所述压头安装板四周分别固定设有滑移杆,所述滑移杆向下贯穿滑移槽,并在滑移槽内移动,用于引导压头安装板在活动压板上前后移动,所述移位气缸固定装设在正凸端上,输出端与压头安装板固定连接,用于推动压头安装板前后移动.
[0010]由于现有技术没有设置同步轴承保真机构,压装后容易出现含油轴承内孔变形及内缩情况,但是如果单独设置一个保真机构又会导致机构复杂臃肿,为此本专利技术在移动压头机构下方设置了一个与铆压组件平行的保真组件,并设置移位气缸通过压头安装板带动铆压组件、保真组件同步前后往复运动,实现了铆压组件、保真组件的同步动作,从而实现了轴承套取压装、轴承内孔保真的循环,使得结构简洁不臃肿。
[0011]所述铆压组件,包括第一芯轴、铆口压头、第一芯筒、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一芯轴位于铆压组件的中心,上端与固定帽螺接,所述铆口压头固定设置在第一芯轴的下端,设有缩口环用于套取含油轴承,所述第一芯筒活动套设在第一芯轴下部,用于将铆口压头上的含油轴承推入连杆轴承孔中,且上端设有锁口环,防止与第一芯轴脱离,所述第一压缩弹簧活动套设在第一芯轴上部,位于压头安装板、第一芯筒之间,所述第一芯轴位于第一压缩弹簧、第一芯筒接触的部位设有缩口部。
[0012]铆压组件要达到吸取含油轴承的目的需要在铆口压头上设置缩口环,同时又必须要在压装时能够顺利将含油轴承推离脱离缩口环并能够迅速回复,为此设置了第一芯筒和第二压缩弹簧,通过第一芯筒的弹性伸缩使得铆口压头将含油轴承压入轴承孔并顺利拔离。
[0013]所述保真组件,包括第二芯轴、推杆、第二芯筒、钢球、进球管、第三压缩弹簧,所述第二芯轴位于保真组件的中心,上端与固定帽螺接,所述第二芯筒活动套设在第二芯轴下部,中部设有空心内腔,内腔下端设有弧形球座,所述弧形球座内设有钢球,所述钢球与含油轴承内孔等径,所述第二芯筒底部设有弹性过球孔,所述进球管斜向设置在第二芯筒一侧外壁上,且与第二芯筒内腔贯通,用于运送钢球,所述推杆设置在第二芯筒内腔中心,上端与第二芯轴下端固定连接,下端竖直朝向钢球,用于将钢球推过含油轴承内孔,所述第三压缩弹簧活动套设在第二芯轴上部,且位于第二芯筒与压头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二芯轴与第二芯筒中接触的部位设有一对插销,防止与第二芯筒脱离。
[0014]保真机构的目的是在压装后可能出现的含油轴承内孔变形及内缩,通过采用与轴承等径的钢球穿过轴承孔,使得轴承孔径恢复正常,保持前后的一致性,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保真组件,第二芯轴上的推杆在第二芯筒、第三压缩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将钢球经弹性过球孔推入含油轴承内孔,实现了含油轴承的保真,弧形球座、弹性过球孔的设置又使得钢球每次只能通过一个。
[0015]所述定位承压机构,包括定位气缸、导引器、进气管、出球管、定位芯、承台、定位座、定位心轴,所述定位气缸固定装设在承压板下方,输出端朝上,所述导引器固定装设在承压板上方,中心设有上下左右贯通的十字通孔,所述进气管水平设置在导引器的一侧,且通过输气管道与高压气源连接,用于向导引器内吹气,所述出球管水平设置在导引器的另一侧,与进气管贯通,且通过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轴承压装机,包括机柜(1)、第一机架(2),控制装置(3)、龙门架(4)、压装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2)固定装设在机柜(1)顶面,所述控制装置(3)设置在第一机架(2)正面上方,与压装装置(5)电气连接,所述龙门架(4)固定装设在第一机架(2)上方,所述压装装置(5)设置在第一机架(2)中部;所述压装装置(5),包括第二机架(51)、第三机架(52)、伺服压装机构(53)、移动压头机构(54)、定位承压机构(55)、送料机构(56),所述第二机架(51)设置在机柜(1)上方,所述第三机架(52)设置在第二机架(51)中,所述伺服压装机构(53)固定设置在第二机架(51)上,所述移动压头机构(54)设置在第三机架(52)上部中间,且在伺服压装机构(53)正下方,所述定位承压机构(55)设置在第三机架(52)中部,并在移动压头机构(54)正下方,所述送料机构(56)设置在第三机架(52)上,位于定位承压机构(55)的一侧,且在移动压头机构(54)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轴承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机架(52),包括底板(521)、承压板(522)、第一压缩弹簧(523)、活动压板(524)、直线轴承(525)、第一立柱(526)、防脱帽(527)、第二立柱(528),所述底板(521)固定装设在第二机架(51)底部,四根所述第一立柱(526)固定设置在底板(521)四角,所述承压板(522)固定装设在底板(521)正上方,设有定位孔(522a)、进料孔(522b)、送料孔(522c)、斜凸端(522d),所述活动压板(524)设置在承压板(522)正上方,设有活动槽(524a)、滑移槽(524b)、正凸端(524c),四根所述第一立柱(526)贯穿承压板(522)、活动压板(524),四个所述直线轴承(525)套设在活动压板(524)与第一立柱(526)之间,所述承压板(522)、活动压板(524)之间的第一立柱(526)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523),四个所述防脱帽(527)固定设置在第一立柱(526)顶端,所述第二立柱(528)两端分别与底板(521)、承压板(52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油轴承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压装机构(53)下端设有压头(531),与定位孔(522a)处于同一条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油轴承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压头机构(54),包括压头安装板(541)、铆压组件(542)、保真组件(543)、固定帽(544)、滑移杆(545)、移位气缸(546),所述压头安装板(541)活动设置在活动压板(524)上,所述压头安装板(541)中部朝下贯穿设有铆压组件(542)、保真组件(543),所述铆压组件(542)向下贯穿活动槽(524a),所述保真组件(543)与铆压组件(542)并排设置,向下贯穿活动槽(524a),所述压头安装板(541)与铆压组件(542)、保真组件(543)之间螺接有固定帽(544),所述压头安装板(541)四周分别固定设有滑移杆(545),所述滑移杆(545)向下贯穿滑移槽(524b),并在滑移槽(524b)内移动,所述移位气缸(546)固定装设在正凸端(524c)上,输出端与压头安装板(541)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油轴承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组件(542),包括第一芯轴(5421)、铆口压头(5422)、第一芯筒(5423)、第二压缩弹簧(5424),所述第一芯轴(5421)位于铆压组件(542)的中心,上端与固定帽(544)螺接,所述铆口压头(5422)固定设置在第一芯轴(5421)的下端,下端设有缩口环,所述第一芯筒(5423)活动套设在第一芯轴(5421)下部,且上端设有锁口环,所述第二压缩弹簧(5424)活动套设在第一芯轴(5421)上部,位于压头安装板(541)、第一芯筒(5423)之间,所述第一芯轴(5421)位于第二压缩弹簧(5424)、第一芯筒(5423)接触的部位设有缩口部(5421a)。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油轴承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真组件(543),包括第二芯轴(5431)、推杆(5432)、第二芯筒(5433)、钢球(5434)、进球管(5435)、第三压缩弹簧(5436),所述第二芯轴(5431)位于保真组件(543)的中心,上端与固定帽(544)螺接,所述第二芯筒(5433)活动套设在第二芯轴(5431)下部,中部设有空心内腔,内腔下端设有弧形球座(5433a),所述弧形球座(5433a)内设有钢球(5434),所述钢球(5434)与含油轴承内孔等径,所述第二芯筒(5433)底部设有弹性过球孔(5433b),所述进球管(5435)斜向设置在第二芯筒(5433)一侧外壁上,且与第二芯筒(5433)内腔贯通,所述推杆(5432)设置在第二芯筒(5433)内腔中心,上端与第二芯轴(5431)下端固定连接,下端竖直朝向钢球(5434),所述第三压缩弹簧(5436)活动套设在第二芯轴(5431)上部,且位于第二芯筒(5433)与压头安装板(541)之间,所述第二芯轴(5431)与第二芯筒(5433)中接触的部位设有一对插销(5431a)。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油轴承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承压机构(55),包括定位气缸(551)、导引器(552)、进气管(5521)、出球管(5522)、定位芯(553)、承台(554)、定位座(555)、定位芯轴(556),所述定位气缸(551)固定装设在承压板(522)下方,输出端朝上,所述导引器(552)固定装设在承压板(522)上方,中心设有上下左右贯通的十字通孔,所述进气管(55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莲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易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