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36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使用悬挂线的移动终端致动器。所述移动终端致动器包括固定器,安装在所述固定器内的磁体,安装在所述固定器内并且位于所述磁体内侧的线圈,与所述线圈连接并且在中心处具有透镜的线圈骨架,以及悬挂线,其端部与所述固定器连接,并以特定角度弯曲以弹性压迫所述线圈骨架。通过使用所述移动终端致动器,可以简化制造工艺并且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致动器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的照相机模块正朝向高分辨率和更复杂化的功能发展,技术的进步允许实现可以与通常的高端数字照相机相比的功能。特别的,进行了各种尝试以在移动终端的规模下实现自动对焦技术。这些尝试的主流包括音圈马达(VCM)类型的致动器。如图2所示的VCM类型致动器通过由磁体15产生的磁场和线圈17产生的电场之间的互相作用而产生的电磁力来操作工作部分(未显示)而进行自动对焦。并且,VCM类型的致动器使用如图1所示的片弹簧(flat spring)11来支持所述工作部分并且调整所述工作部分的聚焦度。在传统的移动终端的致动器中,为了通过改善灵敏度而获得可以接受的性能,片弹簧11必须制造为具有复杂的形状,例如图1所示,厚度小于0.1mm。因此,制造这种具有复杂形状和很薄厚度的片弹簧11很困难,并且制造成本也很高。并且,为了通过片弹簧11提供电流给线圈17,需要将线圈17的端部连接到片弹簧11以进行组装,这种组装工艺非常复杂并且很耗费时间。而且,传统移动终端致动器中使用的圆形磁体15很昂贵,并且其制造很困难。而且,由于其几何特性,圆形磁体15的磁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致动器,使用悬挂线(suspension wires)替代传统的片弹簧,从而可以简化制造工艺并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致动器,由于悬挂线和线圈可以很容易连接,因此能够更加方便的制造。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致动器,由于使用了四边形磁体,因此提供了更高的磁效率和更低的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和优点,一部分将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一部分在说明书中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致动器可以包括固定器,安装在所述固定器内的磁体,安装在所述固定器内并且位于所述磁体内侧的线圈,与所述线圈连接并且在中心处具有透镜的线圈骨架(bobbin),以及悬挂线,该悬挂线的端部与所述固定器连接,并以特定角度弯曲而弹性压迫所述线圈骨架。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致动器使用悬挂线替代传统的片弹簧,从而可以简化制造工艺并且降低制造成本。通过将设置在多边形形状的固定器内的磁体形成为四边形磁体,增加了磁效率,并且还降低了制造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致动器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固定器内并且设置为多边形形状的外轭铁,以及定位于距离所述外轭铁固定偏移量并且设置为对应于所述外轭铁的多边形形状的内轭铁,其中所述磁体和线圈位于所述外轭铁和内轭铁之间。上述结构的移动终端的致动器可以将所述磁体产生的磁力集中在所述线圈上,从而进一步增加所述线圈骨架的工作能量。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致动器中,所述固定器具有固定器PCB(印刷电路板),并且所述线圈骨架具有与所述线圈连接的线圈骨架PCB,其中所述固定器PCB连接到所述悬挂线的一端,并且所述线圈骨架PCB连接到所述悬挂线的另一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致动器中,所述固定器可以具有固定器PCB,并且所述线圈骨架可以具有与所述线圈连接的线圈骨架PCB,其中所述固定器PCB可以连接到所述悬挂线的一端,并且所述线圈骨架PCB可以连接到所述悬挂线的另一端。并且,所述固定器可以具有固定器PCB,并且所述线圈骨架可以具有与所述线圈连接的桶状固定器,其中所述固定器PCB可以连接到所述悬挂线的一端,并且所述桶状固定器可以连接到所述悬挂线的另一端。所述悬挂线可以通过浸渍法(dipping)而与所述桶状固定器连接。因此,通过将所述悬挂线的两端连接到固定器PCB和与线圈连接的线圈骨架PCB或者桶状固定器,其中从外部源提供电流给所述固定器PCB,悬挂线、PCB和线圈可以很容易连接在一起。通过将所述固定器PCB形成为弹性可变形,可以改善所述悬挂线的灵敏度。并且,所述固定器PCB可以包括与所述固定器连接的接合部件,从所述接合部件的两端延伸的特定长度的臂,以及在所述臂的一端上形成的插入部件,其中所述悬挂线的一端可以插入到所述插入部件内并且固定。当所述固定器PCB附加配备具有弹性的臂时所述悬挂线的灵敏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将所述插入部件形成为具有特定长度的狭缝或者向上开口的槽不仅提供了所述悬挂线的移动间隙而且还能够更容易的连接所述悬挂线。所述固定器PCB可以具有插入部件用于固定所述悬挂线的一端,并且可以连接到所述固定器的周围或者位于所述固定器内。优选的,所述悬挂线相对于所述线圈骨架可以左右对称的定位。例如,所述悬挂线可以定位为“11”,梯形,“X”,或者“XX”形状等等。此处,不需要电流的悬挂线部分可以被束缚以简化制造工艺。所述固定器可以具有四边形形状,并且所述外轭铁和内轭铁可以对应于所述固定器的形状而设置为四边形。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更加明白并且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传统致动器中使用的片弹簧的透视图;图2为传统致动器中的磁工作部分的透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去除了上部外壳的移动终端致动器的组装透视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致动器的分解透视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致动器的前视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去除了上部外壳和线圈骨架的移动终端致动器的平面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致动器的透视图;图8a为显示位于梯形结构中的悬挂线的示意图;图8b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束缚了部分悬挂线的图8a中的悬挂线的示意图;图9为显示位于梯形结构中的悬挂线的上/下弹性系数和左/右弹性系数的图表; 图10a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位于直线结构中的悬挂线的示意图;图10b为显示束缚了部分悬挂线的图10a中的悬挂线的示意图;图11a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位于“><”结构中的悬挂线的示意图;图11b为显示束缚了部分悬挂线的图11a中的悬挂线的示意图;图12为显示如图11a定位的悬挂线的上/下弹性系数和左/右弹性系数的图标;图13a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位于“X”结构中的悬挂线的示意图;图13b为显示束缚了部分悬挂线的图13a中的悬挂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致动器的实施例。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去除了上部外壳的移动终端致动器的组装透视图,图4为图3中的的移动终端致动器的分解透视图。参考图3和图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致动器包括固定器21,安装在所述固定器21内的外轭铁23和内轭铁25,位于外轭铁23和内轭铁25之间的线圈27,与线圈连接并且在中心处具有透镜(未显示)的线圈骨架31,以及悬挂线35,该悬挂线的端部与固定器21连接,并以特定角度弯曲而弹性压迫线圈骨架31。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器21内部具有一定空间并且具有顶部开口的矩形六面体形状。外轭铁23、内轭铁25、线圈27、磁体29和线圈骨架31封装于固定器21内部。固定器21的底部表面与线圈骨架31的底部表面接触。上部外壳39和下部外壳37分别与固定器21的上部和下部连接。悬挂线35可以直接连接到固定器21上互相面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致动器,包括:固定器;安装在所述固定器内的磁体;安装在所述固定器内并且位于所述磁体内侧的线圈;与所述线圈连接并且在中心处具有透镜的线圈骨架;以及悬挂线,其端部与所述固定器连接,并以特定角度 弯曲以弹性压迫所述线圈骨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九金圣勋林长永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