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265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插头和与所述插头插接的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头挡环、电流插孔端子、插头胶芯、插头屏蔽罩和互锁信号插孔端子;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套环、电流插针端子、互锁信号插针端子和插座屏蔽罩;在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处于插接状态时,所述互锁信号插针端子插入所述互锁信号插孔端子的插孔中,所述电流插针端子插入所述电流插孔端子的插孔中,所述插头屏蔽罩与所述插座屏蔽罩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连接器,通过插头屏蔽罩对电流插针端子进行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连接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连接器为电路连接中经常使用的零部件,其包括电流连接端子和信号连接端子。
[0003]现有技术中,没有对电流连接端子进行屏蔽,在电流连接端子通电时,电流产生的电磁效应会对周围的信号传输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通过对电流插孔端子和电流插针端子进行屏蔽,可以屏蔽电流产生的电磁效应,以避免对周围的信号传输造成影响。
[000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插头和与所述插头插接的插座;
[0006]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头挡环、电流插孔端子、插头胶芯、插头屏蔽罩和互锁信号插孔端子;
[0007]所述插头挡环安装在所述插头壳体中,所述插头挡环面向所述插座,所述电流插孔端子穿过所述插头胶芯,所述插头胶芯卡接在所述插头屏蔽罩中,所述插头屏蔽罩卡接在所述插头壳体中;
[0008]所述电流插孔端子的端部处于所述插头挡环的中心孔中;
[0009]所述互锁信号插孔端子安装在所述插头挡环中;
[0010]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套环、电流插针端子、互锁信号插针端子和插座屏蔽罩;
[0011]所述插座套环安装在所述插座壳体面向所述插头的一端,所述插座屏蔽罩处于所述插座套环中,所述电流插针端子穿过所述插座屏蔽罩;
[0012]所述互锁信号插针端子至少部分卡接在所述插座壳体中,所述互锁信号插针端子至少部分处于所述插座套环中且处于所述插座屏蔽罩的外侧;
[0013]在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处于插接状态时,所述插座套环套接在所述插头挡环上,所述互锁信号插针端子插入所述互锁信号插孔端子的插孔中,所述电流插针端子插入所述电流插孔端子的插孔中,所述插头屏蔽罩与所述插座屏蔽罩接触。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器,通过插头屏蔽罩对电流插针端子进行360
°
屏蔽,通过插座屏蔽罩对电流插孔端子进行360
°
屏蔽,可以有效屏蔽电流产生的电磁效应,可以避免对周围的信号传输造成影响。
[0015]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流插孔端子的插孔的圆周面上具有金属触片;
[0016]所述电流插针端子的端部安装有绝缘帽;
[0017]在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处于所述插接状态时,所述绝缘帽处于所述电流插孔端子的插孔中,所述电流插针端子与所述金属触片接触。
[0018]通过在电流插针端子的端部安装有绝缘帽,可以防止用户手指插入插座的插孔时触电。在将电流插针端子插入电流插孔端子时,绝缘帽越过电流插孔端子的金属触片,电流插针端子与金属触片接触后通电,可以避免电流插针端子刚刚插入电流插孔端子的插孔就瞬间导通电流,而是在电流插针端子插入一定深度后再导通电流,提高了安全性。
[0019]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头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电流插孔端子和两个所述互锁信号插孔端子;
[0020]每个所述电流插孔端子安装在所述一个所述插头胶芯中,每个所述插头胶芯处于一个所述插头屏蔽罩中;
[0021]相应地,所述插座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电流插针端子和两个互锁信号插针端子;
[0022]每个所述电流插针端子处于一个所述插座屏蔽罩中。
[0023]通过布置两套电流插孔端子及电流插针端子,可以实现双芯电流传输。两套互锁信号插孔端子和互锁信号插针端子会相应传输两个互锁信号,当两个互锁信号都稳定时,表示插头与插座插接到位。当其中一个互锁信号闪烁时,表示插头与插座插接没有到位。
[0024]及两套互锁信号插孔端子和互锁信号插针端子,实现了双芯电流传输及双芯信号传输。
[0025]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互锁信号插孔端子之间连接有第一卡扣,提高了两个互锁信号插孔端子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两个所述互锁信号插针端子之间连接有第二卡扣,提高了两个互锁信号插针端子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26]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头壳体上配置有手柄;
[0027]所述手柄包括两片手柄耳板和连接在两片所述手柄耳板的顶部的手柄连接板;
[0028]所述手柄耳板处于所述插头壳体的外侧,所述手柄耳板与所述插头壳体可枢转连接;
[0029]所述手柄连接板通过手柄卡扣卡接在所述插头壳体的上方。
[0030]操作者可以握持手柄的手柄耳板推动插头与插座与插接,方便操作。
[0031]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手柄连接板上具有连接板导向槽和连接板通孔;
[0032]所述手柄卡扣包括卡扣顶板、与所述卡扣顶板连接且能够在所述连接板导向槽中滑动的卡扣插脚和连接在所述卡扣顶板下方且能够插入所述连接板通孔中的弹性卡板;
[0033]所述插头壳体上设置有能够将所述弹性卡板从所述连接板通孔中顶出的第一凸起和用于对所述手柄卡扣的移动进行限位的第二凸起;
[0034]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具有用于所述弹性卡板的端部插入的限位槽;
[0035]在所述手柄卡扣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的端部处于所述连接板通孔中,所述弹性卡板的端部插入的限位槽中。
[0036]手柄卡扣具有双重锁定功能,提高了锁定时的稳定性。
[0037]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互锁信号插孔端子具有第一金属插片,所述互锁信号插孔端子通过所述第一金属插片与所述插头挡环卡接;
[0038]所述互锁信号插针端子具有第二金属插片,所述互锁信号插针端子通过第二金属插片与所述插座壳体卡接。
[0039]通过在互锁信号插孔端子上设置第一金属插片,在互锁信号插针端子上设置第二金属插片,方便将互锁信号插孔端子卡接在插头挡环中,将互锁信号插针端子卡接插座壳体中。
[0040]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头胶芯包括前后卡接的第一胶芯和第二胶芯,所述第一胶芯和所述第二胶芯分别套接在所述电流插孔端子上,所述第一胶芯和所述第二胶芯分别卡接在所述插头屏蔽罩中,方便插头胶芯的组装。
[0041]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头挡环与所述插头壳体的端部之间具有界面密封圈,所述界面密封圈处于所述插座套环中并与所述插座壳体的端部密封接触,提高了密封性能。
[0042]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头屏蔽罩的内外表面上都设置有屏蔽罩卡爪,所述插座屏蔽罩的的尾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插座壳体插接的屏蔽罩插片,方便插头屏蔽罩及插座屏蔽罩的安装。
[004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器,通过插头屏蔽罩对电流插针端子进行360
°
屏蔽,通过插座屏蔽罩对电流插孔端子进行360
°
屏蔽,可以有效屏蔽电流产生的电磁效应,可以避免对周围的信号传输造成影响。
[004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器,通过配置手柄方便组装,通过配置密封圈提高了密封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和与所述插头插接的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头挡环、电流插孔端子、插头胶芯、插头屏蔽罩和互锁信号插孔端子;所述插头挡环安装在所述插头壳体中,所述插头挡环面向所述插座,所述电流插孔端子穿过所述插头胶芯,所述插头胶芯卡接在所述插头屏蔽罩中,所述插头屏蔽罩卡接在所述插头壳体中;所述电流插孔端子的端部处于所述插头挡环的中心孔中;所述互锁信号插孔端子安装在所述插头挡环中;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套环、电流插针端子、互锁信号插针端子和插座屏蔽罩;所述插座套环安装在所述插座壳体面向所述插头的一端,所述插座屏蔽罩处于所述插座套环中,所述电流插针端子穿过所述插座屏蔽罩;所述互锁信号插针端子至少部分卡接在所述插座壳体中,所述互锁信号插针端子至少部分处于所述插座套环中且处于所述插座屏蔽罩的外侧;在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处于插接状态时,所述插座套环套接在所述插头挡环上,所述互锁信号插针端子插入所述互锁信号插孔端子的插孔中,所述电流插针端子插入所述电流插孔端子的插孔中,所述插头屏蔽罩与所述插座屏蔽罩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插孔端子的插孔的圆周面上具有金属触片;所述电流插针端子的端部安装有绝缘帽;在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处于所述插接状态时,所述绝缘帽处于所述电流插孔端子的插孔中,所述电流插针端子与所述金属触片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电流插孔端子和两个所述互锁信号插孔端子;每个所述电流插孔端子安装在所述一个所述插头胶芯中,每个所述插头胶芯处于一个所述插头屏蔽罩中;相应地,所述插座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电流插针端子和两个互锁信号插针端子;每个所述电流插针端子处于一个所述插座屏蔽罩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互锁信号插孔端子之间连接有第一卡扣,两个所述互锁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青林
申请(专利权)人: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