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通信传输接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163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传输接地装置,涉及通信传输接地装置技术领域,一种移动通信传输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柱,接地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接地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接地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远离接地柱的一面设置有转轴,转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合块,转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合块,接地柱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电海绵垫,第一合块和第二合块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导电海绵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合块和第二合块的设置,达到了便于拆装的目的,通过第一导电海绵垫和第二导电海绵垫的设置,达到了提到导电效果的目的。提到导电效果的目的。提到导电效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通信传输接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传输接地装置
,具体为一种移动通信传输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厉害,其中就包括移动通讯领域的发展,移动通讯设备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推动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发展已近离不开移动通讯设备,移动通信(mo通信传输接地装置ile communications)沟通移动用户与固定点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方式,通信双方有一方或两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包括陆、海、空移动通信。采用的频段遍及低频、中频、高频、甚高频和特高频。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台、移动交换局组成。若要同某移动台通信,移动交换局通过各基台向全网发出呼叫,被叫台收到后发出应答信号,移动交换局收到应答后分配一个信道给该移动台并从此话路信道中传送一信令使其振铃。移动通讯包括空间系统和地面系统,其中地面系统包括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和关口站、基站。
[0003]目前,将通信设备与接地装置连接,不仅是为了保护人员和通信设备设备不受到伤害,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信号干扰能力,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但是目前我们常见的接地线与接地柱之间往往通过螺栓固定,该方法不便于拆卸接地线,还容易接地线掉落,同时导电的性能不佳,故现有的通信传输接地装置存在不便于拆卸和导电性能不佳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传输接地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移动通信传输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柱,所述接地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所述接地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所述接地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接地柱的一面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合块,所述转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合块,所述接地柱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电海绵垫,所述第一合块和第二合块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导电海绵垫。
[0008]可选的,所述第二合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
[0009]可选的,所述插接块、卡块和第一弹簧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第二合块的侧面。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合块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有移动板,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合块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大小与卡块相适配,所述通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块,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
[0012]可选的,所述固定块远离按压块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第三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连接杆的两侧,所述第二凹槽、连接杆、推块和按压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第一合块的侧面,所述第二凹槽与卡块的位置相对照。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海绵垫和第二导电海绵垫的发泡孔孔径均匀、柔软、富有弹性、导电有效期长,且具备抗腐蚀性。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海绵垫和第二导电海绵垫的中间可拆卸连接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的外表面焊接有接地线。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传输接地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通信传输接地装置,通过第一合块和第二合块的设置,使该通信传输接地装置具备了便于拆装接地线的效果,使用时,接地线的一端焊接金属片,接地时,第一合块和第二合块处于分开状态,此时将金属片防止到第一导电海绵垫的外表面,使金属片与第一导电海绵垫贴合,此时同时向内闭合第一合块和第二合块,使插接块插入第二凹槽内,此时由于向内挤压的力,卡块向内挤压第一弹簧,使卡块处于第一凹槽内,直到卡块移动到通槽处,卡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弹出,使卡块卡进通槽内,进而将第一合块和第二合块锁紧,同时将金属片固定到接地柱的外侧,起到了便于安装的作用,当需要拆卸维修或更换时,工作人员手动向内按压按压块,使连接杆将卡块推出通槽,此时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将插接块弹出,再将金属片拿出,进而达到了便于拆装的目的。
[0018]2、该通信传输接地装置,通过第一导电海绵垫和第二导电海绵垫的设置,使该通信传输接地装置具备了提高导电性能的效果,使用时,通过接地柱外表面设置的第一导电海绵垫,和第一合块和第二合块内侧面设置的第二导电海绵垫,使安装金属片时第一导电海绵垫和第二导电海绵垫将金属片挤压,挤压的同时第一导电海绵垫和第二导电海绵垫发生形变,间接的增大了金属片与导电海绵垫的接触面积,同时导电海绵垫具备抗腐蚀性,又保护了金属片,进而达到了提到导电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正视局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第一合块和第二合块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俯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接地柱;2、第一挡块;3、第二挡块;4、连接块;5、转轴;6、第一合块;7、第二合块;8、插接块;81、第一凹槽;9、卡块;10、第一弹簧;11、第二凹槽;12、第二弹簧;13、移动
板;14、通槽;15、固定块;16、连接杆;17、第三弹簧;18、推块;19、按压块;20、第一导电海绵垫;21、第二导电海绵垫;22、金属片;23、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实施例1
[0027]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移动通信传输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柱1,接地柱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2,接地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3,接地柱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远离接地柱1的一面设置有转轴5,转轴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合块6,转轴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合块7,第二合块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插接块8,插接块8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81,第一凹槽8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9,插接块8、卡块9和第一弹簧10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第二合块7的侧面,第一合块6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1,第二凹槽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3,第二凹槽1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第二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3,第一合块6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槽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通信传输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柱(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2),所述接地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3),所述接地柱(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远离接地柱(1)的一面设置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合块(6),所述转轴(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合块(7),所述接地柱(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电海绵垫(20),所述第一合块(6)和第二合块(7)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导电海绵垫(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传输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合块(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插接块(8),所述插接块(8)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81),所述第一凹槽(8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传输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8)、卡块(9)和第一弹簧(10)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第二合块(7)的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传输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块(6)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3),所述第二凹槽(1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所述第二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典勇张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隆盛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