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投射型变焦透镜及投射型显示装置,采用5组8片的透镜构成,可达成小型化、轻量化,并可良好地补正诸像差尤其像面倾斜。从放大侧起依次具备:负的第1透镜组(G↓[1])、各自为正的第2透镜组(G↓[2])~第5透镜组(G↓[5]),缩小侧被设为大致远心的,按照在构成第4透镜组(G↓[4])的第5透镜(L↓[5])和第6透镜(L↓[6])之间形成负的空气透镜的方式被构成。而且,满足下述条件式(1)、(2):3.0≤|fG1/fw|(1),-20.0≤fn/fw≤-0.5(2),此处,fw为在广角端的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G1为上述第1透镜组(G↓[1])中的光焦度的绝对值最小的非球面透镜的焦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载于投射型显示装置等的5组8片构成的投射型变焦透 镜及装载该投射型变焦透镜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将载置有来自透 过型或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或画D (数字微镜装置)显示装置等光阀的影像信 息的光束放大投影至屏幕上的投射型变焦透镜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使用液晶显示装置或DMD显示装置等光阀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广为 普及,尤其是使用3片此光阀,并按照各自对应于RGB3原色的照明光的方式 对这些各照明光进行调制,且将各光阀所调制的光由棱镜等进行合成,介由投 影透镜将图像显示在屏幕上的构成被广为利用。在上述的光阀中,小型化 高精细化发展迅速,而且,随着个人电脑的普 及,使用这种投射型显示装置进行演讲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期望便利性或设置 性好的状态的光阀,所以,对投射型显示装置的更高性能且更小型 轻量的要 求渐渐提高。而且,也强烈期望关于伴随此的投射透镜更为小型 轻量。作为满足这种必要条件的投射型变焦透镜,己知有例如,由5组、8片透 镜构成的在下述专利文献1、 2所述的投射型变焦透镜。即,这些投射型变焦 透镜在变倍时使第2、 3、 4的各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并且在其第3及/或第4透镜组包括有接合透镜以补正色像差,这些被顾虑到。专利文献1特开2004-109896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5-156963号公报如上述,在上述专利文献1、 2所述的投射型变焦透镜中,满足小型、轻 量的要求,而且,也形成用于良好地补正色像差的构成。然而,在如上述专利文献1、 2所述的投射型变焦透镜那样被构成时,因 其他诸像差尤其像面倾斜大,所以,在投射高精细的图像时再生图像的画质劣化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5组8片透 镜构成,谋求小型化、轻量化的同时,可良好地补正诸像差尤其像面的倾斜的 投射型变焦透镜及投射型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投射型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从放大侧起依次由第1透镜组、第2透镜组、第3透镜组、第4透镜组、 和第5透镜组构成,上述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且从放大侧起依次由至 少1面为非球面的非球面透镜及由将凹面朝向縮小侧的负透镜的这样的2片透 镜构成;上述第2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放大侧的1片正透镜构成;上述第3透 镜组由将凸面朝向放大侧的1片正透镜构成;上述第4透镜组从放大侧起依次 排列以下3片透镜,即由将凹面朝向放大侧的负透镜而成的第41透镜、按在 与该第41透镜之间形成负的空气透镜的方式被配置的第42透镜、由将凸面朝 向縮小侧的正透镜而成的第43透镜;上述第5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放大侧的1 片正透镜构成,被构成得在变倍时至少上述第3透镜组和上述第4透镜组沿光轴方向移 动,并且被构成得缩小侧为大致远心的,进一步,被构成得满足以下条件式(1) 、 (2):3. 0§ |fGl/fwi ...... (1)-20. O^fn/fwS-0. 5 ...... (2)此处,fw:在广角端的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Gl:上述第1透镜组中光焦度的绝对值最小的非球面透镜的焦距, fn:上述空气透镜的焦距。而且,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 (5):-2. 5Sfl/fw^-0. 9 ...... (3)0. 9〇f3/fw〇4.0 ...... (4)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5)此处,fl:上述第l透镜组的焦距, f3:上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 f5:上述第5透镜组的焦距。而且,被构成得在变倍时仅第3透镜组及第4透镜组沿光轴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也可构成为在变倍时仅第2透镜组、第3透镜组及第4透镜组沿光轴方向移动。这时,可构成为使第2透镜组和第3透镜组成为一体且沿光轴方向移动。而且,优选上述空气透镜被设为双凸形状。而且,优选上述第42透镜的放大侧由凹面构成,且满足以下条件式(2<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2')而且,优选上述第4透镜组的至少1面由非球面构成。 进一步,优选为通过使上述第1透镜组沿光轴方向移动而进行聚焦调整的 构成。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光源、光阀、将来 自该光源的光束引向该光阀的照明光学部、和上述的任意投射型变焦透镜,来 自上述光源的光束由上述光阀进行光调制,且通过上述投射型变焦透镜投射至屏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投射型变焦透镜及使用这个的投射型显示装置,整体由5组 8片的透镜简单地构成,容易达成小型、轻量化。而且,由第41透镜、第42 透镜及第43透镜的3片构成第4透镜组,并按在此第41透镜和第42透镜之 间形成负的空气透镜的方式构成,并且,通过上式(2)将此空气透镜的焦距 (光焦度)规定在规定范围内,所以,尤其可良好地补正像面倾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投射型变焦透镜的广角端(WIDE) 及望远端(TELE)的构成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投射型变焦透镜的广角端(WIDE) 及望远端(TELE)的构成的概略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投射型变焦透镜的广角端(WIDE) 及望远端(TELE)的构成的概略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所涉及的投射型变焦透镜的广角端(WIDE) 及望远端(TELE)的构成的概略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所涉及的投射型变焦透镜的广角端(WIDE) 及望远端(TELE)的构成的概略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所涉及的投射型变焦透镜的广角端(WIDE) 及望远端(TELE)的构成的概略图。图7是表示实施例1的投射型变焦透镜的诸像差(球差、像散、畸变及倍 率色差)的像差图。图8是表示实施例2的投射型变焦透镜的诸像差(球差、像散、畸变及倍 率色差)的像差图。图9是表示实施例3的投射型变焦透镜的诸像差(球差、像散、畸变及倍 率色差)的像差图。图10是表示实施例4的投射型变焦透镜的诸像差(球差、像散、畸变及 倍率色差)的像差图。图11是表示实施例5的投射型变焦透镜的诸像差(球差、像散、畸变及 倍率色差)的像差图。图12是表示实施例6的投射型变焦透镜的诸像差(球差、像散、畸变及 倍率色差)的像差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14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变更方式所涉及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概略 构成图。图中G, Gs-透镜组,L, L8-透镜,R R2。-透镜面等的曲率半径,D, D19-透镜面间隔(透镜厚度),X-光轴,l-图像显示面,2-玻璃块(包括滤光 部),3-孔径光阑,4-光罩,10-投射型变焦透镜,lla c-透过型液晶面板, 12、 13-分色镜,14-十字形分色棱镜,15a、 b-倍率色差补正手段(透镜), 16a c-聚光透镜,18a c-全反射镜,20-光源。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 (代表表示实施例1)的投射型变焦透镜,从放大侧依次具备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1透镜组G,、和各自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透镜组& 第5透镜组G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投射型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从放大侧起依次由第1透镜组、第2透镜组、第3透镜组、第4透镜组、和第5透镜组构成,上述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且从放大侧起依次由至少1面为非球面的非球面透镜及由将凹面朝向缩小侧的负透镜的这样的2片透镜构成;上述第2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放大侧的1片正透镜构成;上述第3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放大侧的1片正透镜构成;上述第4透镜组从放大侧起依次排列以下3片透镜,即由将凹面朝向放大侧的负透镜而成的第41透镜、按在与该第41透镜之间形成负的空气透镜的方式被配置的第42透镜、由将凸面朝向缩小侧的正透镜而成的第43透镜;上述第5透镜组由将凸面朝向放大侧的1片正透镜构成, 被构成得在变倍时至少上述第3透镜组和上述第4透镜组沿光轴方向移动,并且被构成得缩小侧为大致远心的, 进一步,被构成得满足以下条件式(1)、(2): 3.0≦|fG1/fw| ……(1) -20.0≦fn/fw≦-0.5 ……(2) 此处, fw:在广角端的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 fG1:上述第1透镜组中光焦度的绝对值最小的非球面透镜的焦距, fn:上述空气透镜的焦距。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力,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