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辙机的传动机构及转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824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转辙机的传动机构及转辙机。该传动机构中,电机(2)的主轴上连接有第一链轮(31),摩擦联结器(5)的外壳(51)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32),还有一链条(33)绕设在第一链轮(31)和第二链轮(32)上以进行啮合传动。如此,电机(2)和摩擦联结器(5)之间的间距可调节的范围较大,有利于为优化转辙机中各部件的布置方式提供充足的空间,并能够降低传动机构及使用其的转辙机的维护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通过对摩擦联结器(5)的结构进行改进,还实现了外摩擦片(531)和内摩擦片(532)之间的压力在外部载荷条件下的自适应调节。力在外部载荷条件下的自适应调节。力在外部载荷条件下的自适应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转辙机的传动机构及转辙机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设备
,特别是一种用于转辙机的传动机构及转辙机。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转辙机是安装于轨旁的道岔转换设备,主要用于转换道岔位置、锁闭道岔尖轨 (心轨)和检测道岔位置并反馈表示信号。电动转辙机在转换道岔的过程中,电机转动并经减速器经两级齿轮传动减速后将扭矩传递至摩擦联结器,摩擦联结器带动滚珠丝杠转动,同时滚珠丝杠上的丝杠螺母将滚珠丝杠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来带动动作杆伸缩,以实现道岔转换。其中,齿轮传动要求电机的输出轴和滚珠丝杠的间距较近,且齿轮需要定期加润滑油来进行维护,限制了电动转辙机的结构设计及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转辙机的传动机构及转辙机,其能够实现如下目的:
[0004]其一、通过改进转辙机的传动机构的结构,来为优化转辙机中各部件的布置方式提供充足的空间,并降低传动机构及使用其的转辙机的维护成本。
[0005]其二、通过优化摩擦联结器的对摩擦副的压力进行调节的结构,提高摩擦联结器及转辙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转辙机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其连接在转辙机的机壳内;电机(2),其安装在所述机座(1)上且其主轴上连接有第一链轮(31);摩擦联结器(5),其与所述第一链轮(31)位于所述机座(1)的同侧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机座(1)上,且其外壳(51)上同轴地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32);至少一链条(33),其绕设在所述第一链轮(31)和所述第二链轮(32)上以进行啮合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31)和所述第二链轮(32)均为双排链轮,且在所述第一链轮(31)和所述第二链轮(32)上设置有两个链条(33);并且/或者,所述第一链轮(3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链轮(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联结器(5)包括所述外壳(51),以及:输出轴(52),其可转动地同轴设置在所述外壳(51)中;摩擦副(53),其包括至少一个外摩擦片(531)及一个内摩擦片(532),所述外摩擦片(531)呈环状并同轴连接在所述外壳(51)的内周壁上,所述内摩擦片(532)呈环状并同轴连接在所述输出轴(52)的外周壁上,且所述外摩擦片(531)与所述内摩擦片(532)之间摩擦配合;第一锁母(541)和第二锁母(542),所述第一锁母(541)有一端伸入所述外壳(51)的轴向两端中的一端,所述第二锁母(542)有一端伸入所述外壳(51)的轴向两端中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锁母(541)和所述第二锁母(542)均以轴向位置可调节的方式与所述外壳(51)连接;两组弹性件(55),均呈环状并与所述输出轴(52)同轴设置,且一组弹性件(55)位于所述摩擦副(53)与所述第一锁母(541)之间,另一组弹性件(55)位于所述摩擦副(53)与所述第二锁母(54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联结器(5)还包括:两个推力环(56),分别通过对应的推力轴承(57)同轴地连接在所述输出轴(52)上,且一个推力环(56)位于所述摩擦副(53)与靠近所述第一锁母(541)的所述弹性件(55)之间,另一个推力环(56)位于所述摩擦副(53)与靠近所述第二锁母(542)的所述弹性件(55)之间;其中,所述输出轴(52)的中部形成有外凸台(521),所述外凸台(521)设置成在所述摩擦联结器(5)工作时其轴向外端可向一个所述推力环(56)施加轴向推力,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法尔克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