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1192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换热器顶部一侧设置有热风炉进风管道,换热器通过下方管道与储水罐相连接,储水罐圆周外侧设置有汽水分离管路。有益效果:通过在热风炉进风管道处添加换热器利用盘管进行高效换热,并且将冷凝水再次回收,通过恒压泵次打入余热锅炉,达到节约能源、循环利用的效果;通过设置汽水分离管路、位变送传感器、压泵够及时将冷凝水回收到余热锅炉,防止溢出和故障;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可以带动刮盘在储水罐内壁上下及旋转运动,可以使水垢脱落,从而能够将储水罐长时间使用后内壁所累积的水垢去除。累积的水垢去除。累积的水垢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利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余热锅炉由锅筒、活动烟罩、炉口段烟道、斜1段烟道、斜2段烟道、末1段烟道、末2段烟道、加料管(下料溜)槽、氧枪口、氮封装置及氮封塞、人孔、微差压取压装置、烟道的支座和吊架等组成。余热锅炉共分为六个循环回路,每个循环回路由下降管和上升管组成,各段烟道给水从锅筒通过下降管引入到各个烟道的下集箱后进入各受热面,水通过受热面后产生蒸汽进入进口集箱,再由上升管引入锅筒,各个烟道之间均用法兰连接,利用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换热器将进入热风炉的工艺风温度提高,减少天然气的消耗,并将冷凝水回收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0003]但是,该储水罐在长时间使用后,储水罐内壁会附着较多水垢,如若不及时清理会导致水质的变化而且会使水质产生危害。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换热器顶部一侧设置有热风炉进风管道,换热器通过下方管道与储水罐相连接,储水罐圆周外侧设置有汽水分离管路。
[0008]进一步的,为了通过液位设置及时将冷凝水回收到余热锅炉,防止溢出和故障,汽水分离管路外侧依次套设有液位变送传感器、恒压泵。
[0009]进一步的,为了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刮盘在储水罐内壁上下及旋转运动,可以使水垢脱落从出水口排出,储水罐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安全阀,安全阀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底端延伸至储水罐内部并与刮盘连接,且刮盘的圆周外侧与储水罐的内壁相配合,储水罐的底端一侧设置有出水口。
[0010]进一步的,为了为驱动装置提供保护,避免驱动装置受到损坏,驱动装置的顶部外侧设置有保护壳,且保护壳固定在储水罐顶端中部。
[0011]进一步的,为了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刮盘在储水罐内壁上下及旋转运动,实现水垢的脱落,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保护壳内腔顶部的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底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中间位置的圆周外侧套设有从动轮,从动轮的圆周外侧套设有驱动带,且通过驱动带与主动轮相配合,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且电机设置在保护壳内壁,连接杆的底部设置在刮盘的圆心位置;从动轮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柱,两个固定柱的内部穿插设置有两个伸缩杆,两个伸缩杆固定连接在刮盘圆心位置的两侧;从动轮中部套设有固定
盘,且固定盘与从动轮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固定盘中部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配合的通孔,固定盘顶端且位于连接杆两侧均设置有与保护壳内壁相连接的固定杆;连接杆上且位于固定盘下方套设有轴套,轴套通过两组连接支架与固定盘连接。
[0012]进一步的,为了使冷凝水通过进水槽进入到储水罐内部,避免冷凝水的阻塞,刮盘圆周内侧依次开设有若干进水槽。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在热风炉进风口处添加换热器利用盘管进行高效换热,并且将冷凝水再次回收,通过恒压泵次打入余热锅炉,达到节约能源、循环利用的效果。
[0015]2、通过设置汽水分离管路、液位变送传感器、压泵够及时将冷凝水回收到余热锅炉,防止溢出和故障。
[0016]3、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可以带动刮盘在储水罐内壁上下及旋转运动,可以使水垢脱落,从而能够将储水罐长时间使用后内壁所累积的水垢去除。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储水罐与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储水罐与驱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驱动装置的装配图;
[0022]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中:
[0024]1、换热器;2、热风炉进风管道;3、下方管道;4、储水罐;5、汽水分离管路;6、液位变送传感器;7、恒压泵;8、安全阀;9、驱动装置;901、电动伸缩杆;902、连接杆;903、从动轮;904、驱动带;905、主动轮;906、电机;907、固定柱;908、伸缩杆;10、刮盘;11、出水口;12、保护壳;13、进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002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

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1,换热器1顶部一侧设置有热风炉进风管道2,换热器1通过下方管道3与储水罐4相连接,储水罐4圆周外侧设置有汽水分离管路5。
[0028]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热风炉进风管道2处添加换热器1,利用盘管进行高效换热,并且将冷凝水再次回收,通过恒压泵7再次打入余热锅炉,达到节约能源、循环利用的效果;通过设置汽水分离管路5、液位变送传感器6、恒压泵7能够及时将冷凝水回收到余热锅炉,防止溢出和故障。
[0029]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汽水分离管路5来说,汽水分离管路5外侧依次套设有液位变送传感器6、恒压泵7,从而通过液位设置及时将冷凝水回收到余热锅炉,防止溢出和故障。
[0030]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储水罐4来说,储水罐4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安全阀8,安全阀8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9,驱动装置9的底端延伸至储水罐4内部并与刮盘10连接,且刮盘10的圆周外侧与储水罐4的内壁相配合,储水罐4的底端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1,从而可以通过驱动装置9带动刮盘10在储水罐4内壁上下及旋转运动,可以使水垢脱落从出水口11排出。
[0031]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驱动装置9来说,驱动装置9的顶部外侧设置有保护壳12,且保护壳12固定在储水罐4顶端中部,从而保护壳12可以为驱动装置9提供保护,避免驱动装置9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1),所述换热器(1)顶部一侧设置有热风炉进风管道(2),所述换热器(1)通过下方管道(3)与储水罐(4)相连接,所述储水罐(4)圆周外侧设置有汽水分离管路(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分离管路(5)外侧依次套设有液位变送传感器(6)、恒压泵(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4)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安全阀(8),所述安全阀(8)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9),所述驱动装置(9)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储水罐(4)内部并与刮盘(10)连接,且所述刮盘(10)的圆周外侧与所述储水罐(4)的内壁相配合,所述储水罐(4)的底端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9)的顶部外侧设置有保护壳(12),且所述保护壳(12)固定在所述储水罐(4)顶端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9)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壳(12)内腔顶部的电动伸缩杆(901),所述电动伸缩杆(901)底端设置有连接杆(902),所述连接杆(902)中间位置的圆周外侧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驹刘志忠李亚涛宋军韩立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冀中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