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甲乙酯轻重组分深冷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0579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酸甲乙酯轻重组分深冷换热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反应精馏塔的上端的共沸物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一冷却器,反应精馏塔的底部出料口通过管线连接到碳酸甲乙酯精制塔,上端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二冷却器,第二冷却器的出口连接第一深冷换热器,第一深冷换热器的出口连接到轻组分物料储罐;碳酸甲乙酯精制塔的中侧通过管线连接第三冷却器,第三冷却器的出口连接第二深冷换热器,的出口连接到重组分物料储罐。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轻组分和重组分采用不同的深冷换热器进行换热,回收不同组分的冷凝物料,从而降低了能耗;另外,还可以将原料送入到第二冷却器进行预热,从而降低了反应精馏塔的能耗。降低了反应精馏塔的能耗。降低了反应精馏塔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酸甲乙酯轻重组分深冷换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碳酸甲乙酯制备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碳酸甲乙酯轻重组分深冷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酸甲乙酯(EMC)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不对称碳酸酯,其最为重要的应用是作为锂电池电解液,其在结构上具有空间位阻小和不对称性,能够增加锂盐的溶解度,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放电容量;此外,其作为溶剂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凝固点、高沸点以及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不仅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还可以有效增强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故而广泛用作锂电池的电解液。
[0003]目前,酯交换法合成碳酸甲乙酯(EMC)的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对环境污染较低,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工艺路线,采用碳酸二甲酯(DMC)与乙醇(EtOH)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乙酯(EMC)原料成本低,无污染,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甲醇(MeOH)可循环用于生产原料碳酸二甲酯(DMC)。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将副产物甲醇(MeOH)及时分离出去,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提高产物碳酸甲乙酯(EMC)的收率。
[0004]另外,随着行业标准的提高,对于碳酸甲乙酯(EMC)产品的各类关键组分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装置需要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但原有的设备、工艺流程基础上很难有大的提升,现在装置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未对各类关键组分分别进行冷凝,导致冷凝物料中的轻重组分混杂返回装置,导致塔顶产品轻重组分难以满足高端客户要求,另外,循环水冷凝的换热效率低、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碳酸甲乙酯轻重组分深冷换热装置,对轻组分和重组分分别采用不同的深冷换热器进行换热,回收不同组分的冷凝物料,从而避免了冷凝物料中的轻、重组分混杂返回装置,降低了能耗。
[0006]本技术提到的一种碳酸甲乙酯轻重组分深冷换热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混合缓冲罐(1)、反应精馏塔(2)、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碳酸二甲酯储罐(4)、乙醇储罐(5)、催化剂储罐(6)、第一再沸器(7)、第一冷却器(8)、第二再沸器(9)、第二冷却器(10)、第一深冷换热器(11)、轻组分物料储罐(12)、第三冷却器(13)、第二深冷换热器(14)、重组分物料储罐(15),所述混合缓冲罐(1)的进料口分别通过管线连接碳酸二甲酯储罐(4)、乙醇储罐(5)和催化剂储罐(6),混合缓冲罐(1)的出料口通过管线连接反应精馏塔(2),所述反应精馏塔(2)的上端的共沸物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一冷却器(8),所述反应精馏塔(2)的下侧设有第一再沸器(7),反应精馏塔(2)的底部出料口通过管线连接到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所述的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的上端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二冷却器(10),第二冷却器(10)的出口连接第一深冷换热器(11),第一深冷换热器(11)的出口连接到轻组分物料储罐(12);所述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的下侧设有第二再沸器(9),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的中侧通过
管线连接第三冷却器(13),第三冷却器(13)的出口连接第二深冷换热器(14),第二深冷换热器(14)的出口连接到重组分物料储罐(15)。
[0007]优选的,上述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的上端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二冷却器(10)的管程进口, 第二冷却器(10)的管程出口通过管线连接第一深冷换热器(11)的管程进口。
[0008]优选的,上述第一深冷换热器(11)的管程出口通过管线连接到轻组分物料储罐(12),所述第一深冷换热器(11)的壳程进口连接冷冻盐水。
[0009]优选的,上述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的中侧通过管线连接第三冷却器(13)的管程进口,第三冷却器(13)的管程出口连接第二深冷换热器(14)的管程进口,所述第二深冷换热器(14)的管程出口通过管线连接到重组分物料储罐(15)。
[0010]优选的,上述第二深冷换热器(14)的壳程进口连接冷冻盐水,深冷换热器(14)的壳程出口连接冷冻盐水回水管线。
[0011]优选的,上述第二冷却器(10)的壳程进口通过管线连接到混合缓冲罐(1)的出口连接的输液泵(16),第二冷却器(10)的壳程出口通过管线连接到反应精馏塔(2)的进料口。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碳酸甲乙酯精制塔的顶部生成的轻组分通过第二冷却器冷却后,继续通过第一深冷换热器降低温度,冷凝后的轻组分被送入到轻组分物料储罐;碳酸甲乙酯精制塔的中部的重组分通过第三冷却器冷却后,再送入到第二深冷换热器继续降温,然后送入到重组分物料储罐,对轻组分和重组分分别采用不同的深冷换热器进行换热,回收不同组分的冷凝物料,从而避免了冷凝物料中的轻、重组分混杂返回装置,降低了能耗;另外,还可以将原料送入到第二冷却器进行预热,从而降低了反应精馏塔的能耗。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连接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连接示意图;
[0015]上图中:混合缓冲罐1、反应精馏塔2、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碳酸二甲酯储罐4、乙醇储罐5、催化剂储罐6、第一再沸器7、第一冷却器8、第二再沸器9、第二冷却器10、第一深冷换热器11、轻组分物料储罐12、第三冷却器13、第二深冷换热器14、重组分物料储罐15、输液泵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实施例1,参照图1,本技术提到的一种碳酸甲乙酯轻重组分深冷换热装置,包括混合缓冲罐1、反应精馏塔2、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碳酸二甲酯储罐4、乙醇储罐5、催化剂储罐6、第一再沸器7、第一冷却器8、第二再沸器9、第二冷却器10、第一深冷换热器11、轻组分物料储罐12、第三冷却器13、第二深冷换热器14、重组分物料储罐15,所述混合缓冲罐1的进料口分别通过管线连接碳酸二甲酯储罐4、乙醇储罐5和催化剂储罐6,混合缓冲罐1的出料口通过管线连接反应精馏塔2,所述反应精馏塔2的上端的共沸物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一冷却器8,所述反应精馏塔2的下侧设有第一再沸器7,反应精馏塔2的底部出料口通过管线连
接到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所述的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的上端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二冷却器10,第二冷却器10的出口连接第一深冷换热器11,第一深冷换热器11的出口连接到轻组分物料储罐12;所述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的下侧设有第二再沸器9,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的中侧通过管线连接第三冷却器13,第三冷却器13的出口连接第二深冷换热器14,第二深冷换热器14的出口连接到重组分物料储罐15。
[0018]其中,上述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的上端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二冷却器10的管程进口, 第二冷却器10的管程出口通过管线连接第一深冷换热器11的管程进口。
[0019]上述第一深冷换热器11的管程出口通过管线连接到轻组分物料储罐12,所述第一深冷换热器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酸甲乙酯轻重组分深冷换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混合缓冲罐(1)、反应精馏塔(2)、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碳酸二甲酯储罐(4)、乙醇储罐(5)、催化剂储罐(6)、第一再沸器(7)、第一冷却器(8)、第二再沸器(9)、第二冷却器(10)、第一深冷换热器(11)、轻组分物料储罐(12)、第三冷却器(13)、第二深冷换热器(14)、重组分物料储罐(15),所述混合缓冲罐(1)的进料口分别通过管线连接碳酸二甲酯储罐(4)、乙醇储罐(5)和催化剂储罐(6),混合缓冲罐(1)的出料口通过管线连接反应精馏塔(2),所述反应精馏塔(2)的上端的共沸物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一冷却器(8),所述反应精馏塔(2)的下侧设有第一再沸器(7),反应精馏塔(2)的底部出料口通过管线连接到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所述的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的上端通过管线连接到第二冷却器(10),第二冷却器(10)的出口连接第一深冷换热器(11),第一深冷换热器(11)的出口连接到轻组分物料储罐(12);所述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的下侧设有第二再沸器(9),碳酸甲乙酯精制塔(3)的中侧通过管线连接第三冷却器(13),第三冷却器(13)的出口连接第二深冷换热器(14),第二深冷换热器(14)的出口连接到重组分物料储罐(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培喜袁磊袁义超刘志和肖子强张和晓李杰高磊磊周广帅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石大胜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