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机油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398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电机油冷结构,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换油箱,所述换油箱上侧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换油箱左侧固定连接有油泵,所述油泵左侧固定连接有入油管,所述出油管和入油管上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管道,所述调节管道上侧开设有移动槽,左侧所述移动槽内侧活动连接有入油口,右侧所述移动槽内侧活动连接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和入油口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出油口和入油口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管道,使得可以根据安装需求来调整入油口和出油口的位置,通过设置调节螺柱,使得入油口和出油口可以移动更稳定,解决现有油冷结构难以调节的问题。解决现有油冷结构难以调节的问题。解决现有油冷结构难以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机油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油冷结构
,具体为一种高压电机油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高压电动机是指额定电压在1000V以上的电动机。常使用的是6000V和10000V电压,由于国外的电网不同,也有3300V和6600V的电压等级。高压电动机产生是由于电机功率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成正比,因此低压电机功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如300KW/380V)电流受到导线的允许承受能力的限制就难以做大,或成本过高。需要通过提高电压实现大功率输出。高压电机优点是功率大,承受冲击能力强;缺点是惯性大,启动和制动都困难。
[0003]高压电机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一旦不能及时排出,对高压电机运行时的效率哈安全性都会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高压电机进行冷却,现有的冷却技术多是采取对油冷结构对高压电机内侧的油不停更换,以进行降温,但现有的油冷结构多是配合固定尺寸的高压电机使用的固定结构,难以根据不同尺寸的高压电机进行调节。因此,需要对高压电机油冷结构进行设计改造,以解决其难以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电机油冷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电机油冷结构,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换油箱,所述换油箱上侧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换油箱左侧固定连接有油泵,所述油泵左侧固定连接有入油管,所述出油管和入油管上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管道,所述调节管道上侧开设有移动槽,左侧所述移动槽内侧活动连接有入油口,右侧所述移动槽内侧活动连接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和入油口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出油口和入油口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与移动槽活动连接,所述出油口和入油口前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内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柱。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换油箱内固定连接有换热板,所述换油箱右侧固定连接有水冷箱,所述水冷箱下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换油箱和水冷箱外侧开设有散热半槽。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电机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壳。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柱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轮。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下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管道,使得可以根据安装需求来调整入油口和出油口的位置,通过设置调节螺柱,使得入油口和出油口可以移动更稳定,解决现有油冷结构难以调节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换热板、水冷箱、电机和搅拌叶的设置,使得进入换油箱内的热量迅速排出,保证了换油箱内温度的稳定,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
[0017]图中:1、调节结构;2、换油箱;3、出油管;4、油泵;5、入油管;6、调节管道;7、移动槽;8、入油口;9、出油口;10、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调节块;13、调节螺柱;14、换热板;15、水冷箱;16、电机;17、搅拌叶;18、散热半槽;19、电机壳;20、转轮;2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压电机油冷结构,包括调节结构1,调节结构1包括换油箱2,换油箱2上侧固定连接有出油管3,换油箱2左侧固定连接有油泵4,油泵4左侧固定连接有入油管5,出油管3和入油管5上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管道6,调节管道6上侧开设有移动槽7,左侧移动槽7内侧活动连接有入油口8,右侧移动槽7内侧活动连接有出油口9,出油口9和入油口8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0,出油口9和入油口8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1,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11均与移动槽7活动连接,出油口9和入油口8前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12,调节块12内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柱13。
[0020]参考图1,换油箱2内固定连接有换热板14,换油箱2右侧固定连接有水冷箱15,水冷箱15下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6,电机16上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7。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换热板14、水冷箱15、电机16和搅拌叶17的设置,使得进入换油箱2内的热量迅速排出,保证了换油箱2内温度的稳定,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2]参考图3,换油箱2和水冷箱15外侧开设有散热半槽18。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散热半槽18的设置,使得换油箱2的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提高了装置的使用体验。
[0024]参考图1,电机16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壳19。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电机壳19的设置,使得电机16远离灰尘,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6]参考图1,调节螺柱13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轮20。
[002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转轮20的设置,使得调节螺柱13的使用更加便捷,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0028]参考图1,第一挡板10下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1。
[002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限位块21的设置,限制了第一挡板10
的移动范围,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转动转轮20,通过转轮20带动调节螺柱13转动,通过调节螺柱13带动调节块12移动,通过调节块12带动入油口8和出油口9移动,通过入油口8和出油口9带动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11移动,直至入油口8和出油口9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启动油泵4,通过油泵4带动换油箱2内的油进入入油管5内,再通过入油管5进入左侧调节管道6,通过左侧调节管道6再经过入油口8进入高压电机,然后再通过高压电机进入出油口9内,再通过右侧调节管道6进入出油管3,再从出油管3排入换油箱2内,然后油再与换热板14接触,使得热量通过换热板14排入至水冷箱15内,再启动电机16,通过电机16带动搅拌叶17,通过搅拌叶17带动水冷箱15内的水流转动,使得热量顺着水流再通过散热半槽18排出即可。
[0031]综上所述:该高压电机油冷结构,通过设置调节管道6,使得可以根据安装需求来调整入油口8和出油口9的位置,通过设置调节螺柱13,使得入油口8和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机油冷结构,包括调节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1)包括换油箱(2),所述换油箱(2)上侧固定连接有出油管(3),所述换油箱(2)左侧固定连接有油泵(4),所述油泵(4)左侧固定连接有入油管(5),所述出油管(3)和入油管(5)上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管道(6),所述调节管道(6)上侧开设有移动槽(7),左侧所述移动槽(7)内侧活动连接有入油口(8),右侧所述移动槽(7)内侧活动连接有出油口(9),所述出油口(9)和入油口(8)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0),所述出油口(9)和入油口(8)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1),所述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11)均与移动槽(7)活动连接,所述出油口(9)和入油口(8)前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12),所述调节块(12)内侧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霄银曾钰邵革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上电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