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074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机组装机,涉及电机自动化组装技术领域,该电机组装机包括机架、用于输送机壳主体和端盖主体的输送机构、用于将垫片组装到机壳主体中的垫片组装机构、用于压装机壳主体和端盖主体的压装机构,该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输送机构、垫片组装机构和压装机构的工作台;该输送机构具有用于放置机壳主体和端盖主体的托板,该托板可移动式与垫片组装机构和压装机构相对应;该垫片组装机构包括上料组件和移料组装组件,该移料组装组件位于上料组件和托板之间;该压装机构包括支架、下压组件和转移组件;通过采用输送机构、垫片组装机构和压装机构自动化的实现了电机的组装,提高了组装效率、组装精准度高。组装精准度高。组装精准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组装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自动化组装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机组装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广泛应用于工业
中,在汽车领域中电机应用于汽车车窗玻璃的调节、天窗的调节和座椅的调节;人们对于电机的自动化组装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机组装过程中,需要对机壳组装上零部件形成机壳主体,对端盖组装轴承和转子等零部件形成端盖主体,然后将端盖主体和机壳主体组装在一起;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组装机存在组装精准度差的技术问题,组装过程中存在由于位置偏移造成次品率高的技术问题;因此,针对此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电机组装机,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组装机,其通过采用输送机构、垫片组装机构和压装机构自动化的实现了电机的组装,提高了组装效率、组装精准度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机组装机,其包括机架、用于输送机壳主体和端盖主体的输送机构、用于将垫片组装到机壳主体中的垫片组装机构、用于压装机壳主体和端盖主体的压装机构,该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输送机构、垫片组装机构和压装机构的工作台;该输送机构具有用于放置机壳主体和端盖主体的托板,该托板可移动式与垫片组装机构和压装机构相对应;该垫片组装机构包括上料组件和移料组装组件,该移料组装组件位于上料组件和托板之间;该压装机构包括支架、下压组件和转移组件,该下压组件安装于支架上,该转移组件安装于下压组件的输出端。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压组件包括电缸和下压滑座,该电缸安装于支架上侧,该下压滑座安装于电缸的轴端;该转移组件包括转移驱动气缸和转移料座,该转移驱动气缸安装于下压滑座上,该转移料座安装于转移驱动气缸的输出端。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移料座包括安装块和吸固座,该安装块位于转移驱动气缸的轴端,该吸固座设置于安装块上;该吸固座上设置有用于吸固端盖主体的磁石。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用于夹固端盖主体的夹料气缸,该夹料气缸位于吸固座侧旁;该安装块上设置有脱磁组件,该脱磁组件包括脱磁驱动气缸和脱磁杆,该脱磁驱动气缸位于安装块上,该脱磁杆与吸固座相连;该脱磁驱动气缸驱动脱磁杆升降,脱磁杆升降带动吸固座升降。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块和吸固座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振盘和安装于振盘出料端的直振送料器,该移料组装组件包括纵向驱动装置、竖向驱动装置和吸料座,该竖向驱动装置安装于纵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该吸料座可升降式安装于竖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料座上设置有用于吸固垫片的磁铁,该吸料座侧旁设置有退磁驱动气缸,上述吸料座安装于退磁驱动气缸的输出端。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顶升组件和第二顶升组件,该第一顶升组件位于移料组装组件侧旁,该第二顶升组件位于压装机构侧旁;该第一顶升组件和第二顶升组件均包括顶升驱动气缸和顶升滑座,该顶升滑座安装于顶升驱动气缸的轴端。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顶升组件还包括竖向驱动气缸和引导针,该引导针安装于竖向驱动气缸的轴端,该引导针可升降式与机壳主体相抵接。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纵向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架、纵向气缸和纵向滑座,纵向气缸安装于支撑架上,该纵向滑座安装于纵向气缸的轴端;所述竖向驱动装置包括竖向气缸和竖向滑座,该竖向气缸安装于纵向滑座上;该竖向滑座安装于竖向气缸的轴端。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采用输送机构、垫片组装机构和压装机构自动化的实现了电机的组装,提高了组装效率;采用上料组件和移料组装组件实现了对垫片的上料和组装,将垫片组装到机壳主体中,组装精准度高;采用下压组件和转移组件实现了端盖主体和机壳主体之间的自动化压装,降低了次品率。
[001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之电机组装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之第二顶升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之压装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之转移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之图1中M处放大图。
[0022]附图标识说明:
[0023]图中:10、机架;11、工作台;20、输送机构;21、托板;22、第一顶升组件;23、第二顶升组件;231、顶升驱动气缸;232、顶升滑座;241、竖向驱动气缸;242、引导针;30、垫片组装机构;31、上料组件;311、振盘;312、直振送料器;32、移料组装组件;321、纵向驱动装置;3211、支撑架;3212、纵向气缸;3213、纵向滑座;322、竖向驱动装置;3221、竖向气缸;3222、竖向滑座;323、吸料座;324、退磁驱动气缸;40、压装机构;41、支架;42、下压组件;421、电缸;422、下压滑座;43、转移组件;431、转移驱动气缸;432、转移料座;433、安装块;434、吸固座;435、缓冲弹簧;436、夹料气缸;44、脱磁组件;441、脱磁驱动气缸;442、脱磁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机组装机,其包括机架10、用于输送机壳主体和端盖主体的输送机构20、用于将垫片组装到机壳主体中的垫片组装机构30、用于压装机壳主体和端盖主体的压装机构40,其中:
[0025]该机架1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输送机构20、垫片组装机构30和压装机构40的工作台11;该输送机构20具有用于放置机壳主体和端盖主体的托板21,该托板21可移动式与垫片
组装机构30和压装机构40相对应;该垫片组装机构30包括上料组件31和移料组装组件32,该移料组装组件32位于上料组件31和托板21之间;该压装机构40包括支架41、下压组件42和转移组件43,该下压组件42安装于支架41上,该转移组件43安装于下压组件42的输出端。
[0026]该输送机构20还包括输送驱动电机和传动带,该传动带安装于输送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带移动带动托板21移动。
[0027]放置于托板21上的机壳主体和端盖主体移动至垫片组装机构30侧旁,上料组件31对垫片上料,移料组装组件32将垫片转移并组装至输送机构20之机壳主体上;输送机构20向前输送机壳主体和端盖主体至压装机构40侧旁,压装机构40之转移组件43将端盖主体转移至机壳主体的正上方,压装机构40之下压组件42将端盖主体压装到机壳主体中。
[0028]通过采用输送机构20、垫片组装机构30和压装机构40自动化的实现了电机的组装,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用于输送机壳主体和端盖主体的输送机构、用于将垫片组装到机壳主体中的垫片组装机构、用于压装机壳主体和端盖主体的压装机构,该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输送机构、垫片组装机构和压装机构的工作台;该输送机构具有用于放置机壳主体和端盖主体的托板,该托板可移动式与垫片组装机构和压装机构相对应;该垫片组装机构包括上料组件和移料组装组件,该移料组装组件位于上料组件和托板之间;该压装机构包括支架、下压组件和转移组件,该下压组件安装于支架上,该转移组件安装于下压组件的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包括电缸和下压滑座,该电缸安装于支架上侧,该下压滑座安装于电缸的轴端;该转移组件包括转移驱动气缸和转移料座,该转移驱动气缸安装于下压滑座上,该转移料座安装于转移驱动气缸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料座包括安装块和吸固座,该安装块位于转移驱动气缸的轴端,该吸固座设置于安装块上;该吸固座上设置有用于吸固端盖主体的磁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用于夹固端盖主体的夹料气缸,该夹料气缸位于吸固座侧旁;该安装块上设置有脱磁组件,该脱磁组件包括脱磁驱动气缸和脱磁杆,该脱磁驱动气缸位于安装块上,该脱磁杆与吸固座相连;该脱磁驱动气缸驱动脱磁杆升降,脱磁杆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熙雍周华国廖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利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