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层砌体房屋顶部加层轻钢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013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层砌体房屋顶部加层轻钢加固结构,包括屋顶,所述屋顶的底部设置有墙体,所述屋顶顶部的一侧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有三组钢筋混凝土柱墩,中间一组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墩的底部设置有与墙体配合使用的第一钢筋混凝土柱,另外两组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墩的底部设置有与墙体配合使用的第二钢筋混凝土柱,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墩上设置有安装板,三组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墩内均匀嵌设有多组锚栓且锚栓的顶端贯穿安装板并向上延伸,在钢筋混凝土柱墩、第一钢筋混凝土柱、第二钢筋混凝土柱和锚栓的配合下,不仅可以满足既有房屋增加的功能要求,又可以使结构安全得到保证,避免房屋拆除重建,建设成本较低。建设成本较低。建设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层砌体房屋顶部加层轻钢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单层砌体房屋
,尤其涉及一种单层砌体房屋顶部加层轻钢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房屋是住人或存放东西的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建筑物,房屋是家庭的基体,房屋是生存的寄托,在这里人们可以避开外界一切干扰,和自己的亲人享受自由自在,其中单层砌体房屋是房屋的一种。
[0003]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既有单层砌体房屋不能满足使用功能上的要求,需要扩建加层,特别是需要增加大空间房屋,如果加层采用砌体结构,则增加的荷载较大,且层高和横墙间距也不满足规范要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若是拆除重建,则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房屋进行扩建加层时,无法使结构安全得到保证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单层砌体房屋顶部加层轻钢加固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单层砌体房屋顶部加层轻钢加固结构,包括屋顶,所述屋顶的底部设置有墙体,所述屋顶顶部的一侧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有三组钢筋混凝土柱墩,中间一组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墩的底部设置有与墙体配合使用的第一钢筋混凝土柱,另外两组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墩的底部设置有与墙体配合使用的第二钢筋混凝土柱,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墩上设置有安装板,三组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墩内均匀嵌设有多组锚栓且锚栓的顶端贯穿安装板并向上延伸。
[0007]优选的,所述锚栓呈“J”字型结构,每组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墩内嵌设的锚栓数量至少为八组。
>[0008]优选的,所述墙体内腔左侧的中心处设置有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柱配合使用的第三钢筋混凝土柱,所述墙体内腔的左侧沿前后方向对称设置有两组与第二钢筋混凝土柱配合使用的第四钢筋混凝土柱。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的宽度大于第三钢筋混凝土柱的宽度。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三钢筋混凝土柱和第四钢筋混凝土柱内均嵌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贯穿屋顶并延伸至钢筋混凝土柱墩内,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圆盘,多组所述圆盘分别嵌设在第三钢筋混凝土柱、第四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柱墩内。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三钢筋混凝土柱内连接杆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第四钢筋混凝土柱内连接杆的数量为一组。
[0012]本技术中,所述一种单层砌体房屋顶部加层轻钢加固结构,通过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墩、第一钢筋混凝土柱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柱,下部砌体加固采用墙体外包第一钢筋
混凝土柱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柱,便于用来传递上部轻钢结构竖向荷载和水平力产生的弯矩,同时柱下增设钢筋混凝土基础,外包既有砌体结构条形基础,便于将增设的加层荷载传到地基,同时加层房屋采用轻钢结构,可以满足层高和大空间的需求,并在钢筋混凝土柱墩和锚栓的配合下,可与柱脚快速对接固定,使传力只有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避免产生弯矩,对下部砌体墙平面外强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在钢筋混凝土柱墩、第一钢筋混凝土柱、第二钢筋混凝土柱和锚栓的配合下,不仅可以满足既有房屋增加的功能要求,又可以使结构安全得到保证,避免房屋拆除重建,建设成本较低。
[0013]通过设置锚栓呈“J”字型结构,提高了锚栓与钢筋混凝土柱墩之间的固定效果,避免锚栓易位移,同时对锚栓数量的限定,提高了与柱脚之间的固定效果,提高了稳定性,同时第三钢筋混凝土柱和第四钢筋混凝土柱的设计,可对屋顶和墙体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了房屋的整体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房屋加层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单层砌体房屋顶部加层轻钢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单层砌体房屋顶部加层轻钢加固结构的结构侧视剖面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单层砌体房屋顶部加层轻钢加固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钢筋混凝土柱墩和第四钢筋混凝土柱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中:1、屋顶;2、墙体;3、钢筋混凝土柱墩;4、第一钢筋混凝土柱;5、第二钢筋混凝土柱;6、安装板;7、锚栓;8、第三钢筋混凝土柱;9、第四钢筋混凝土柱;10、圆盘;1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实施例一
[0021]参照图1

4,一种单层砌体房屋顶部加层轻钢加固结构,包括屋顶1,屋顶1的底部设置有墙体2,屋顶1顶部的一侧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有三组钢筋混凝土柱墩3,中间一组钢筋混凝土柱墩3的底部设置有与墙体2配合使用的第一钢筋混凝土柱4,另外两组钢筋混凝土柱墩3的底部设置有与墙体2配合使用的第二钢筋混凝土柱5,钢筋混凝土柱墩3上设置有安装板6,三组钢筋混凝土柱墩3内均匀嵌设有多组锚栓7且锚栓7的顶端贯穿安装板6并向上延伸,在钢筋混凝土柱墩3、第一钢筋混凝土柱4、第二钢筋混凝土柱5和锚栓7的配合下,不仅可以满足既有房屋增加的功能要求,又可以使结构安全得到保证,避免房屋拆除重建,建设成本较低。
[0022]实施例二
[002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进:一种单层砌体房屋顶部加层轻钢加固结构,包括屋顶1,屋顶1的底部设置有墙体2,屋顶1顶部的一侧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有三组钢筋混凝土柱
墩3,中间一组钢筋混凝土柱墩3的底部设置有与墙体2配合使用的第一钢筋混凝土柱4,另外两组钢筋混凝土柱墩3的底部设置有与墙体2配合使用的第二钢筋混凝土柱5,墙体2内腔左侧的中心处设置有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柱4配合使用的第三钢筋混凝土柱8,墙体2内腔的左侧沿前后方向对称设置有两组与第二钢筋混凝土柱5配合使用的第四钢筋混凝土柱9,第三钢筋混凝土柱8和第四钢筋混凝土柱9的设计,可对屋顶1和墙体2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了房屋的整体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房屋加层时的安全性,第一钢筋混凝土柱4的宽度大于第三钢筋混凝土柱8的宽度,进一步提高了对房屋的加固效果,钢筋混凝土柱墩3上设置有安装板6,三组钢筋混凝土柱墩3内均匀嵌设有多组锚栓7且锚栓7的顶端贯穿安装板6并向上延伸,在钢筋混凝土柱墩3、第一钢筋混凝土柱4、第二钢筋混凝土柱5和锚栓7的配合下,不仅可以满足既有房屋增加的功能要求,又可以使结构安全得到保证,避免房屋拆除重建,建设成本较低,锚栓7呈“J”字型结构,每组钢筋混凝土柱墩3内嵌设的锚栓7数量至少为八组,呈“J”字型结构的锚栓7,提高了锚栓7与钢筋混凝土柱墩3之间的固定效果,避免锚栓7易位移,同时对锚栓7数量的限定,提高了与柱脚之间的固定效果,提高了稳定性,第三钢筋混凝土柱8和第四钢筋混凝土柱9内均嵌设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顶端贯穿屋顶1并延伸至钢筋混凝土柱墩3内,连接杆11的两端均设置有圆盘10,多组圆盘10分别嵌设在第三钢筋混凝土柱8、第四钢筋混凝土柱9和钢筋混凝土柱墩3内,连接杆11和圆盘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层砌体房屋顶部加层轻钢加固结构,包括屋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1)的底部设置有墙体(2),所述屋顶(1)顶部的一侧沿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有三组钢筋混凝土柱墩(3),中间一组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墩(3)的底部设置有与墙体(2)配合使用的第一钢筋混凝土柱(4),另外两组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墩(3)的底部设置有与墙体(2)配合使用的第二钢筋混凝土柱(5),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墩(3)上设置有安装板(6),三组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墩(3)内均匀嵌设有多组锚栓(7)且锚栓(7)的顶端贯穿安装板(6)并向上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层砌体房屋顶部加层轻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栓(7)呈“J”字型结构,每组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墩(3)内嵌设的锚栓(7)数量至少为八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层砌体房屋顶部加层轻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内腔左侧的中心处设置有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柱(4)配合使用的第三钢筋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高建军吕彦罗猛成然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