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96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涉及到气体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测试箱本体、加热器、传感器、循环泵和排空泵,所述测试箱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头,所述测试箱本体的表面开设有观察口,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测试箱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进气头的一端与第一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一转接头的一端与第二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二转接头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阀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加热器与传感器可以对注入到测试箱本体内部的特殊气体进行加热,使得气体混合均匀,然后通过传感器对气体中各种含量进行检测出来,再通过第一排气口对检测后的气体进行排出,增加测试箱本体整体的测试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测试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生活中,气体快速测试箱可在进入事故现场约5

15分钟内即可对常见的20种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快速检测,为事故处理提供及时而准确的现场监测数据。快速检测管是一种现场快速、直读测定气体浓度的检测手段,由一支内装显色指示剂、外壁印有浓度刻度的玻璃管组成,当被测气体通过管内指示剂时发生显色化学反应,测试人便可通过变色界线直接读出气体的浓度。
[0003]现有的气体测试箱将采集的气体注入到测试箱内部,然后通过内部的传感器等等一系列的设备对空气中的含量进行检测出来,但是大多数测试箱都是将采集的气体事先注入的压力罐中,通过压力罐内部对压力将气体注入到测试箱的内部,测试过程比较复杂,容易影响到测试的效率,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实现了加热器与传感器可以对注入到测试箱本体内部的特殊气体进行加热,使得气体混合均匀,然后通过传感器对气体中各种含量进行检测出来,再通过第一排气口对检测后的气体进行排出,增加测试箱本体整体的测试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包括测试箱本体、加热器、传感器、循环泵和排空泵,所述测试箱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头,所述测试箱本体的表面开设有观察口,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测试箱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进气头的一端与第一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一转接头的一端与第二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二转接头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阀门相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门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电磁阀门的一端与第三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三转接头的一端与第四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四转接头的一端与加热器相连通,所述加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加热器上开设有注入口,所述加热器与传感器相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传感器的一端与第五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五转接头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阀相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与循环泵相连通,所述循环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循环泵的一端与第六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六转接头的一端与第三电磁阀相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的一端与第一排气口相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接头的另一端与第四电磁阀相连通,所述第四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第四电磁阀的一端与混气罐相连通,所述混气罐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混气罐的另一端与第七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七转接头
的另一端与第六电磁阀相连通,所述第六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转接头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五转接头的另一端与第八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八转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七电磁阀相连通,所述第七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七电磁阀的一端与排空泵相连接,所述排空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排空泵的一端与第九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九转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七转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磁阀相连通,所述第五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五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九转接头相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第六转接头的另一端与第十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十转接头的一端与第八电磁阀相连接,所述第八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混气罐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十转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九电磁阀相连通,所述第九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九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转接头相连通。
[0012]综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技术结构合理,当需要对气袋内部的气体进行测试的时候,将气袋与进气头相连通,然后气体通过进气头进入到第一转接头的内部,此时第四电磁阀是关闭状态,然后气体通过软管进入到第二转接头的内部,对第一电磁阀门进行打开,然后第二转接头的内部气体通过第一电磁阀门进入到第三转接头的内部,第三转接头的一端通过软管与第四转接头相连通,气体通过第四转接头进入到第四转接头的内部,然后第四转接头内部的气体进入到加热器的内部,加热器可以对气体进行加热到测试所需要的温度,然后再将加热器内部的气体通过软管注入到传感器的内部,通过传感器对气体进行检测,然后检测过后的气体通过软管进入到第五转接头的内部,此时第七电磁阀为关闭状态,第二电磁阀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二电磁阀进入到循环泵内部,此次第八电磁阀与第九电磁阀为关闭状态,第三电磁阀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三电磁阀进入到第一排气口进行排出;
[0014]2、本技术中,当需要对气压瓶内部的气体进行测试的时候,将气压瓶与进气头相连接,然后气体通过进气头进入到第一转接头的内部,此时第一电磁阀门为关闭状态,第四电磁阀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四电磁阀进入到混气罐的内部,通过混气罐将气体注入到第七转接头的内部,此时第五电磁阀为关闭状态,第六电磁阀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六电磁阀进入到第四转接头的内部,然后气体通过第四转接头进入到加热器的内部进行加热工作,然后再将气体注入到传感器的内部进行检测,将检测后的气体注入到第五转接头的内部,此时第二电磁阀为关闭状态,第七电磁阀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五转接头进入到第七电磁阀的内部,第七电磁阀内部的气体进入到排空泵的内部,通过第九转接头上的第二排气口对排空泵内部的气体进行排出;
[0015]3、本技术中,当需要对一些挥发性的气体进行检测的时候,注入口上使用橡胶塞进行堵住,对注入口上的橡胶塞进行拔出,然后将气体通过注入口注入到加热器的内部进行加热,然后加热过后的气体通过软管进入到传感器的内部,传感器对气体进行检测,检测过后的气体进入到第五转接头内,此时第二电磁阀为打开状态,第七电磁阀为关闭状态,气体通过第二电磁阀进入到循环泵的内部,然后气体再次进入到第六转接头的内部,此时第三电磁阀为关闭状态,第八电磁阀未打开状态,气体会通过第八电磁阀进入到混气罐内部,然后第五电磁阀为关闭状态,第六电磁阀为打开状态,气体荣国第六电磁阀再次进入到加热器的内部形成循环测试,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残留在测试箱本体内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测试箱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测试箱本体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测试箱本体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测试箱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包括测试箱本体(1)、加热器(205)、传感器(207)、循环泵(210)和排空泵(307),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箱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头(101),所述测试箱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观察口(102),所述测试箱本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103),所述测试箱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104);所述进气头(101)的一端与第一转接头(2)相连通,所述第一转接头(2)的一端与第二转接头(201)相连通,所述第二转接头(201)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阀门(202)相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门(202)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电磁阀门(202)的一端与第三转接头(203)相连通,所述第三转接头(203)的一端与第四转接头(204)相连通,所述第四转接头(204)的一端与加热器(205)相连通,所述加热器(205)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1)的内部,所述加热器(205)上开设有注入口(206),所述加热器(205)与传感器(207)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207)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1)的内部,所述传感器(207)的一端与第五转接头(208)相连通,所述第五转接头(208)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阀(209)相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209)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1)的内部,所述第二电磁阀(209)的一端与循环泵(210)相连通,所述循环泵(210)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1)的内部,所述循环泵(210)的一端与第六转接头(212)相连通,所述第六转接头(212)的一端与第三电磁阀(213)相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213)的一端与第一排气口(214)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头(2)的另一端与第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钱夏文君刘小龙杨兴昌童颜马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