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热量利用率的食品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9964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热量利用率的食品加工装置,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所述汽爆缸内中部设置有翻转料台,所述汽爆缸的外壁上设置有驱动翻转料台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翻转料台被安装成绕旋转轴线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移动,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翻转料台处于水平状态,用于承接物料,并将汽爆缸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阻挡物料自上腔体落入下腔体,并且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翻转料台处于倾斜状态,翻转料台与汽爆缸内壁之间出现排料间隙,不阻挡物料自上腔体落入下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处理能力较大,效率更高,适合大型工业应用,同时密封性较好,也可以对连通管内的热量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存储,以避免能量浪费,提高热量利用率。提高热量利用率。提高热量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热量利用率的食品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热量利用率的食品加工装置,属于食品


技术介绍

[0002]美国谷物化学家学会(AACC)定义的膳食纤维是植物中可食用性成分来源,类似于碳水化合物,其在人体大肠中能部分或全部发酵代谢,而在小肠中吸收困难,这种物质叫做膳食纤维。主要包括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物质。我国于 1997 年颁布了第一个有关膳食纤维的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其中指出食物应多样化,且应以谷类为主;应多吃蔬菜、水果和甘薯。因此,将膳食纤维应用于食品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0003]膳食纤维因具有一定的吸水吸油、吸附某些有害物质的能力,可以做为天然优良的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面制品、烘焙食品或休闲食品中,在改变了食品的质构、色泽及风味的同时,提高了食品的营养价值,使副产品资源再利用。
[0004]天然的膳食纤维中绝大部分为IDF,而膳食纤维中SDF的含量多少是评价膳食纤维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膳食纤维中SDF含量占膳食纤维的比例高于10%才称为高品质膳食纤维,而天然的膳食纤维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往往达不到这一要求,因此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膳食纤维改性,促使膳食纤维中某些不溶性物质中化学键断裂形成分子链较短的分子,SDF/IDF比列增大,膳食纤维的理化及功能特性也因SDF增多而发生改变。
[0005]膳食纤维的改性方法一般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酶法。
[0006]⑴
物理法包括:挤压蒸煮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超高压技术、蒸汽爆破技术;r/>⑵
化学法:化学改性是指在膳食纤维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等酸碱溶液,促使膳食纤维中维持分子的糖苷键断裂,分子聚合度下降,形成新的还原性末端,部分IDF转化为SDF,膳食纤维生理生化特性提升;

酶法:酶法改性是利用一些相应的多糖的水解酶酶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或木质素,使其糖苷键断裂,不溶性糖类水解为可溶性小分子物质,从而增加膳食纤维理化性质。
[0007]随着科技的发展,蒸汽爆破设备也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例如如下两篇专利:专利号为CN200720187235.1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歇蒸汽爆破装置,利用蒸汽爆碎技术原理,对纤维原料进行了充分的预处理,为后续的酶解提供了合适的原料。它包括蒸汽发生器、缓冲罐和汽爆罐,蒸汽从蒸汽发生器经缓冲罐输出至汽爆罐,它还包括接收罐,其物料进口与汽爆罐的物料出口连通。本蒸汽爆破装置,可用于固体多组分物料(玉米秸秆,麦秆等多种植物秸秆)的预处理,特别是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其汽爆产品是被当作当今最佳液体替代燃料的纤维素乙醇的前期半成品。
[0008]专利号为CN201410696668.4,公开了一种蒸汽爆破喷放泄料装置和蒸汽爆破设备,其进料口能够与蒸煮器的出料口连通,进口处设置有切断阀,出料口设置有喷放阀;用于向喷放容器内充入高压蒸汽的蒸汽管路,蒸汽管路上设置有蒸汽调节阀。本专利技术在物料喷放前,通过蒸汽管路向喷放容器内充入高压蒸汽升高喷放容器的压力,所以蒸煮器输出的蒸汽量只需实现将物料推动到喷放容器内,降低了蒸煮器内的物料与蒸汽的配合比,减
少了蒸汽的用量,而且在喷放物料和开关喷放阀的过程中,蒸煮器的出料口与喷放容器截断,蒸煮器内的蒸汽不会被喷出。
[0009]上述专利虽然可以实现蒸汽爆破,但目前技术考虑不全面,具有以下弊端:

虽然具有设备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适合于实验室和小型工厂的原料处理,但相对处理的效率低于连续式处理;

利用快排阀,瞬间将汽爆缸内压力降到常压,下降速度有限;

密封性较差,过热蒸汽不能再利用。
[0010]亟待一种处理能力较大,效率更高,适合大型工业应用的提高热量利用率的食品加工装置,同时也可以对连通管内的热量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存储,以避免能量浪费,提高热量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提高热量利用率的食品加工装置,处理能力较大,效率更高,适合大型工业应用,同时密封性较好,也可以对连通管内的热量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存储,以避免能量浪费,提高热量利用率。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提高热量利用率的食品加工装置,包括汽爆缸,所述汽爆缸的顶部具有进气孔,该进气孔通过管道与高温高压气源相连通,所述汽爆缸的顶部还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汽爆缸的底部的出料口上安装有星型排料器,所述星型排料器的出料口与大型存料仓的进料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爆缸内中部设置有翻转料台,所述汽爆缸的外壁上设置有驱动翻转料台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翻转料台被安装成绕旋转轴线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移动,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翻转料台处于水平状态,用于承接物料,并将汽爆缸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阻挡物料自上腔体落入下腔体,并且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翻转料台处于倾斜状态,翻转料台与汽爆缸内壁之间出现排料间隙,不阻挡物料自上腔体落入下腔体。
[0013]工作原理:蒸汽发生器用于产出过热蒸汽,并在储气罐中存储;A1,先利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翻转料台旋转至关闭位置,然后通过进料口向汽爆缸的上腔体注入物料,物料落在翻转料台的上表面,同时利用高温高压气源向腔体注入过热蒸汽,经过一段时间后瞬间将汽爆缸内压力降到常压;A2,下一步利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翻转料台旋转至打开位置,物料从上腔体落入下腔体;A3,再利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翻转料台旋转至关闭位置,下腔体中的物料经星型排料器排入大型存料仓中,与此同时,通过进料口向汽爆缸的上腔体注入物料,物料落在翻转料台的上表面,同时利用高温高压气源向腔体注入过热蒸汽,经过一段时间后瞬间将汽爆缸内压力降到常压;A4,循环步骤A2和步骤A3操作,可实现物料加工的连续加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汽爆缸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的底部开口,所述下筒体的顶部开口,所述下筒体的顶部插入上筒体内部,上筒体上设置有驱动上筒体与下筒体之间相互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下筒体的内径小于翻转料台的直径,使得下筒体外壁与
上筒体的内壁配合滑动,上筒体在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之间移动,进而改变下腔体体积,在所述最低位置中,所述翻转料台处于水平状态,下筒体的上端抵接在翻转料台的下表面,封堵翻转料台与汽爆缸内壁之间的间隙,同时防止翻转料台旋转移动,且在所述最高位置中,下筒体与翻转料台脱离,解除对翻转料台的限制,翻转料台可以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移动。
[0015]工作原理:蒸汽发生器用于产出过热蒸汽,并在储气罐中存储;B1,先利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翻转料台旋转至关闭位置,同时利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上筒体至最低位置,所述最低位置中,所述翻转料台处于水平状态,下筒体的上端抵接在翻转料台的下表面,封堵翻转料台与汽爆缸内壁之间的间隙,同时防止翻转料台旋转移动,然后通过进料口向汽爆缸的上腔体注入物料,物料落在翻转料台的上表面,同时利用高温高压气源向腔体注入过热蒸汽,经过一段时间后瞬间将汽爆缸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热量利用率的食品加工装置,包括汽爆缸,所述汽爆缸的顶部具有进气孔,该进气孔通过管道与高温高压气源相连通,所述汽爆缸的顶部还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汽爆缸的底部的出料口上安装有星型排料器,所述星型排料器的出料口与大型存料仓的进料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爆缸内中部设置有翻转料台,所述汽爆缸的外壁上设置有驱动翻转料台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翻转料台被安装成绕旋转轴线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移动,在所述关闭位置中,所述翻转料台处于水平状态,用于承接物料,并将汽爆缸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阻挡物料自上腔体落入下腔体,并且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翻转料台处于倾斜状态,翻转料台与汽爆缸内壁之间出现排料间隙,不阻挡物料自上腔体落入下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热量利用率的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管,连通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电控调节阀,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固定在下筒体的中部内壁上,且与下腔体相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固定在大型存料仓的顶部,且与大型存料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星型排料器的出料口与大型存料仓顶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大型存料仓远离连通管的一端设置有与大型存料仓的内腔相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电控闸阀B,且排气管的出气端连接除尘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提高热量利用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洁季新兵
申请(专利权)人:单县鲁益鑫面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