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卫星镜筒叶肋的组装校型工装及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62962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卫星镜筒叶肋的组装校型工装及装配方法,涉及定型工装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薄壁件缺少工装来进行辅助定型,从而影响组装精度的问题。一种用于卫星镜筒叶肋的组装校型工装及装配方法,其包括安装平台以及设置在安装平台上的定位套筒、第一支臂定型组件、第二支臂定型组件、第三支臂定型组件;定位套筒包括固定筒体和设置在固定筒体顶部的限位筒体,限位筒体与固定筒体可拆卸连接;第一支臂定型组件、第二支臂定型组件、第三支臂定型组件分别沿固定筒体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将叶肋的支臂和叶肋圆弧板进行组装,还可以与叶肋整体一起进行气象沉积,有效防止部件在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中发生变形。形。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卫星镜筒叶肋的组装校型工装及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定型工装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卫星镜筒叶肋的组装校型工装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专利技术对于
技术介绍
的描述属于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专利技术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0003]C/SiC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高强度、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韧性高、抗氧化等优点。C/SiC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形方式为:将碳纤维布用碳纤维束缝制在模具上,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I)的方法对碳纤维布进行不断增密,从而使碳纤维布不断硬化,逐渐形成所需要的零件形状,因此C/SiC复合材料一般零件多为薄壁件。
[0004]卫星C/SiC镜筒部件中的叶肋包括支臂和叶肋圆弧板,支臂和叶肋圆弧板也即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I)的方法对碳纤维布进行不断增密成型的,叶肋支臂和叶肋圆弧板组装成叶肋整体后需要再次进行气相沉积。考虑到叶肋支臂和叶肋圆弧板均为薄壁件,在压力的作用下易产生变形,零件壁厚较薄在切削力的作用下,易产生振动,因此将叶肋组装在一起时,需要在组装过程中施加一定的力度来确保组装精度,但是在现有的组装和成型过程中缺少工装来进行辅助校型,从而影响叶肋组装和后续成型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卫星镜筒叶肋的组装校型工装及装配方法,以解决现有C/SiC复合材料薄壁件缺少工装来进行辅助校型,从而影响组装精度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用于卫星镜筒叶肋的组装校型工装,其包括安装平台以及设置在安装平台上的定位套筒、第一支臂定型组件、第二支臂定型组件、第三支臂定型组件;定位套筒包括固定筒体和设置在固定筒体顶部的限位筒体,限位筒体与固定筒体可拆卸连接;第一支臂定型组件、第二支臂定型组件、第三支臂定型组件分别沿固定筒体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支臂定型组件、第二支臂定型组件、第三支臂定型组件均包括用于支撑叶肋支臂的支臂夹持组件和用于限位叶肋圆弧板的圆弧限位组件。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叶肋整体包括三个支臂和三个叶肋圆弧板,单个支臂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支臂,两个支臂之间设置有夹角,三个叶肋的支臂两两贴合并分别与一个叶肋圆弧板连接,叶肋圆弧板与支臂为分体结构,因此将支臂与叶肋圆弧板的安装精度影响着叶肋整体的成型精度。将固定筒体安装在安装平台上,限位筒体与固定筒体连接,将叶肋圆弧板设置在相对应的位置,三个叶肋的顶部分别与限位筒体连接,并形成圆环,支臂的底部分别与相对应的叶肋圆弧板连接。圆弧限位组件分别与相对应的叶肋圆弧板贴合,支臂夹持组件夹持住相对应的支臂,此时叶肋整体的各个部分处于相对固定的
状态,再将限位筒体拆卸下来安装固定圆环,最后将叶肋整体与工装一起进行气象沉积。
[0009]本定型工装不仅可以将叶肋的支臂和叶肋圆弧板进行组装,方便安装的同时还提高了叶肋的组装精度,由于组装后的叶肋还要进行后续的气相沉积处理,气象沉积过程各个部件还会存在部件的变形,而本工装可以与叶肋整体一起进行气象沉积,有效防止部件在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中发生变形,提高部件成品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叶肋的成型精度;其次,叶肋在气相沉积后还需要再进行精加工,本工装在叶肋的精加工环节,还起到装夹、定位和支撑的作用,减少加工损伤,提高加工精度。
[0010]进一步地,安装平台设置有用于卡住圆弧限位组件的卡槽,圆弧限位组件包括安装块和设置在安装块顶部的圆弧限位块,安装块设置在卡槽中;圆弧限位块的圆弧凹面朝向支臂夹持组件。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推动安装块安装在卡槽中,圆弧限位块抵住叶肋圆弧板的侧壁,从而对叶肋圆弧板进行限位,此时再安装相对应的支臂。由于单个叶肋的支臂之间存在夹角,故各个叶肋的支臂贴合后在与相对应的弧形板连接时,需要先确定弧形板的位置,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圆弧限位块对叶肋圆弧板进行限位,确保支臂与叶肋圆弧板之间的连接精度。
[0012]进一步地,安装块的顶部设置有支臂尾部限位组件,支臂尾部限位组件包括支撑台和设置在支撑台顶部的支臂限位块,支臂限位块靠近支臂夹持组件的一端与圆弧限位块的圆弧凹面之间具有间隙并且设置有支臂限位槽,支撑台、安装块和安装平台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
[0013]进一步地,支臂限位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垫块。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支臂与叶肋圆弧板连接后,叶肋圆弧板通过圆弧限位组件进行限位,支臂位于支臂限位槽中,此时再将支撑台安装在安装块上,第一垫块填充支臂限位槽与支臂之间的空隙。本技术方案考虑到支臂与叶肋圆弧板为分体结构,当支臂与叶肋圆弧板连接后,通过支臂尾部限位组件对支臂和叶肋圆弧板的连接处进行限位,避免支臂与叶肋圆弧板连接后再产生位移,还能避免后续气相沉积时连接处从产生变形。
[0015]进一步地,支臂夹持组件包括对称并间隔设置的第一直角架和第二直角架,第一直角架和第二直角架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二紧固件与安装平台的连接,第一直角架和第二直角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叶肋支臂的第三紧固件。
[0016]进一步地,第一直角架和第二直角架相对应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二垫块。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第一直角架和第二直角架分别设置在支臂的两侧并用第三紧固件与支臂连接,从而对支臂的中部进行限位和固定。由于支臂具有一定的长度并且倾斜设置,设置支臂夹持组件可以对支臂的中部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防止工件的两端进行偏移,确保各叶肋之间、支臂与叶肋圆弧板之间的组装精度。
[0018]进一步地,支臂夹持组件与圆弧限位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叶肋圆弧板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分别用于固定叶肋圆弧板两端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分别通过第四紧固件与安装平台连接。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圆弧限位组件与叶肋圆弧板贴合后,在叶肋圆弧板的两端分别安装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对叶肋圆弧板的两端进行限位,当需要调节
支臂和叶肋圆弧板的安装位置时,拧松第四紧固件即调整叶肋圆弧板的位置。叶肋圆弧板存在弧面,本技术方案的圆弧限位组件和支臂夹持组件相配合使用,不仅可以对叶肋圆弧板进行限位,确定叶肋圆弧板的安装位置后,叶肋圆弧板的位置也不易发生位移。
[0020]进一步地,安装平台嵌设有用于指示叶肋圆弧板放置位置的指示限位块。
[0021]一种用于卫星镜筒叶肋的组装校型工装的装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将叶肋圆弧板放置在相应的位置后,单个叶肋支臂顶部与限位筒体贴合,打磨支臂顶部与限位筒体的贴合处,叶肋支臂尾部与相对应的叶肋圆弧板连接;
[0023]S2:依次将其余两个叶肋进行安装,使得三个叶肋支臂顶部形成圆环,三个叶肋的支臂两两贴合;
[0024]S3:将圆弧限位组件安装在安装平台上,圆弧限位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卫星镜筒叶肋的组装校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平台(1)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1)上的定位套筒(2)、第一支臂定型组件(31)、第二支臂定型组件(32)、第三支臂定型组件(33);所述定位套筒(2)包括固定筒体(201)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体(201)顶部的限位筒体(202),所述限位筒体(202)与所述固定筒体(20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臂定型组件(31)、第二支臂定型组件(32)、第三支臂定型组件(33)分别沿所述固定筒体(201)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臂定型组件(31)、第二支臂定型组件(32)、第三支臂定型组件(33)均包括用于支撑叶肋支臂的支臂夹持组件(301)和用于限位叶肋圆弧板(602)的圆弧限位组件(3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卫星镜筒叶肋的组装校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1)设置有用于卡住所述圆弧限位组件(302)的卡槽(101),所述圆弧限位组件(302)包括安装块(321)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块(321)顶部的圆弧限位块(322),所述安装块(321)设置在所述卡槽(101)中;所述圆弧限位块(322)的圆弧凹面朝向所述支臂夹持组件(3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卫星镜筒叶肋的组装校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321)的顶部设置有支臂尾部限位组件(4),所述支臂尾部限位组件(4)包括支撑台(40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台(401)顶部的支臂限位块(402),所述支臂限位块(402)靠近所述支臂夹持组件(301)的一端与所述圆弧限位块(322)的圆弧凹面之间具有间隙并且设置有支臂限位槽(421),所述支撑台(401)、所述安装块(321)和所述安装平台(1)通过第一紧固件(40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卫星镜筒叶肋的组装校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限位槽(42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垫块(4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卫星镜筒叶肋的组装校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夹持组件(301)包括对称并间隔设置的第一直角架(311)和第二直角架(312),所述第一直角架(311)和所述第二直角架(312)的底部分别通过第二紧固件(313)与所述安装平台(1)的连接,所述第一直角架(311)和所述第二直角架(312)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吕雉许建锋张少博李登洪张杰张伟强苏海龙王佳民吴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