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阵列基片开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589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阵列基片开槽设备,包括基片储存机构、基片装夹机构、基片输送机构、自动打磨机构与基片开槽机构,其中在基片储存机构内设置有多片基片,在基片储存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基片装夹机构,基片装夹机构可以装夹多片并排设置的基片,在基片装夹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基片输送机构,通过基片输送机构将基片装夹机构向前输送,在基片输送机构的上方依次设置有自动打磨机构与基片开槽机构,通过自动打磨机构与基片开槽机构依次完成基片的台阶面打磨与V型槽开槽;便于保证多片基片加工的一致性,同时保证基片上V型槽的加工精度,同时自动化加工基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加工效率。高加工效率。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阵列基片开槽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阵列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阵列基片开槽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便于光纤之间的对接,一般采用光纤阵列进行对接,光纤阵列通过两块基片光纤裸纤贴合而成,每根光纤与基片上的V型槽进行耦合,这样V型槽的加工精度比较的重要,即为在基片上V型槽加工的时候,需要保证V型槽之间的间隔,这样才能是光纤对接的实施相对,同时还要保证V型槽的精度,这样便于V型槽与光纤进行耦合;由于石英基片成本比较低,现在的光纤阵列一般采用石英基片作为光纤阵列的基板,石英基板的光纤阵列上的V型槽与调节面通过精密机械进行加工,但是在加工的时候需要保证多片基片上V型槽的一致性,这样便于后续光纤阵列的对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光纤阵列基片开槽设备,便于保证多片基片加工的一致性,同时保证基片上V型槽的加工精度,同时自动化加工基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加工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一种光纤阵列基片开槽设备,包括基片储存机构、基片装夹机构、基片输送机构、自动打磨机构与基片开槽机构,其中在基片储存机构内设置有多片基片,在基片储存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基片装夹机构,基片装夹机构可以装夹多片并排设置的基片,在基片装夹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基片输送机构,通过基片输送机构将基片装夹机构向前输送,在基片输送机构的上方依次设置有自动打磨机构与基片开槽机构,通过自动打磨机构与基片开槽机构依次完成基片的台阶面打磨与V型槽开槽;基片装夹机构包括滑动槽、滑动座、限位立柱与按压组件,在基片输送机构上设置有多组并排设置的基片装夹机构,每组基片装夹机构上的滑动槽设置在基片装夹机构上,在每道滑动槽上设置有在滑动槽内进行滑动的滑动座,滑动座为矩形块,在滑动座的顶部设置有多组限位立柱,每组限位立柱上的多根限位立柱与基片的边缘接触,基片的其中一侧没有设置限位立柱,便于进行基片上料,在滑动座上设置有多根按压组件,通过按压组件对基片的顶部进行按压,在滑动槽的侧面上设置有抵紧组件,通过抵紧组件实现对基片没有限位立柱的一侧抵紧;基片开槽机构包括旋转轴、切槽刀、第一升降组件与旋转组件,在旋转轴上固定有多组切槽刀,在旋转轴的一端固定有带动旋转轴旋转的旋转组件,在旋转轴的两侧设置有升降组件,通过第一升降组件调节V型槽的深度,旋转组件带动旋转轴进行旋转,旋转轴带动多组切槽刀进行旋转,每组切槽刀即为多片环形刀并排设置而成,每片环形刀的刃面与基片的V型槽形状一致,基片穿过环形刀的时候,基片顶面留下V形槽。
[0005]优选地,限位立柱的高度低于基片的台阶面,按压组件包括压片、升降杆、弹簧、限位轨道与滑动杆,其中每块基片顶面设置有两块压片且压片设置在基片两侧,压片底部连接有升降杆且升降杆穿过滑动座并连接有滑动杆,升降杆可以竖向升降,在每根升降杆上
套有弹簧,且弹簧的底部按压在滑动座上,在滑动槽的底部设置有两根限位轨道且两根限位轨道将升降杆夹在中间,滑动杆位于限位轨道底部,限位轨道为梯形波的轨道,通过滑动座的轨道实现升降杆的升降;滑动座上的每个基片四周的限位立柱呈U形分布,滑动槽的边缘上固定有抵紧组件,抵紧组件与限位立柱对基片四周进行夹紧;在滑动槽内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上可以伸缩的推杆与滑动座进行连接,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实现滑动座的移动,通过滑动座的移动实现基片的装夹与压紧。
[0006]优选地,基片储存机构包括竖向的储存通道、储料通道、推板与平推组件,其中竖向设置的储存通道与横向设置的储料通道进行连通,储料通道的出口朝向滑动座,储存通道通过隔板分隔多个储料区间且每个人储料区间大小与基片一致,储料区间与滑动座上限位立柱的位置相对对应;储料通道的流通高度与基片的高度一致,在储料通道的尾部设置有联动板,在联动板上固定有多片推板,在每块推板朝向基片的一侧开设有对基片边缘贴合的卡槽,在储料通道的外部与联动板之间设置有平推组件,通过平推组件实现托板将基片推到限位立柱之间实现装夹。
[0007]优选地,自动打磨机构包括磨砂带、驱动辊筒与第二升降组件,其中磨砂带为多根且多根磨砂带沿着基片输送的方向并排设置,在基片输送机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过电机驱动的辊筒,每根辊筒两端设置有第二升降组件,通过第二升降组件实现辊筒的升降,基片输送机构两侧相对的辊筒上套有同一根磨砂带,多根磨砂带的高度依次降低。
[0008]优选地,基片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输送辊筒与检测组件,在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安装座,在两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多根输送辊筒且每根输送辊筒通过同步驱动的电机进行驱动,输送套套在多个输送辊筒上,在安装台的内壁上设置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即为红外线对射传感器,输送带顶面上固定有滑动槽,通过红外线对射传感器检测滑动槽的位置,红外线检测组件与第二升降组件进行连接,通过红外线对射传感器实现第二升降组件的升降;第二升降组件即为液压缸,通过液压缸实现磨砂带的高度调节。
[0009]优选地,第一升降组件即升降座、高度调节组件,其中在安装座上固定有竖向的轨道,升降座卡在轨道上进行升降,在升降座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多组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即为滚珠丝杠,滚珠丝杠通过步进电机进行驱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便于保证多片基片加工的一致性,同时保证基片上V型槽的加工精度,同时自动化加工基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片储存机构的平面剖视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基片储存机构的横向剖视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片装夹机构的局部俯视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基片装夹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基片开槽机构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升降组件的示意图。
[0018]其中,1、基片储存机构,1.1、储存通道,1.2、储料通道,1.3、推板,1.4、卡槽,1.5、平推组件,1.6、联动板,2、基片装夹机构,2.1、滑动槽,2.2、电动推杆,2.3、滑动座,2.4、限
位立柱,2.5、按压组件,2.6、压片,2.7、升降杆,2.8、弹簧,2.9、限位轨道,2.10、滑动杆,2.11、抵紧组件,2.12、挡板,3、基片输送机构,3.1、输送带,3.2、检测组件,3.4、安装座,4、自动打磨机构,4.1、磨砂带,4.2、驱动辊筒,4.3、第二升降组件,5、基片开槽机构,5.1、旋转轴,5.2、切槽刀,5.3、第一升降组件,5.4、升降座,5.5、高度调节组件,5.6、滚珠丝杠,5.7、旋转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阐述。
[0020]如图1

7所示,一种光纤阵列基片开槽设备,包括基片储存机构1、基片装夹机构2、基片输送机构3、自动打磨机构4与基片开槽机构5,基片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带3.1、输送辊筒与检测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阵列基片开槽设备,包括基片储存机构、基片装夹机构、基片输送机构、自动打磨机构与基片开槽机构,其中在基片储存机构内设置有多片基片,其特征在于,在基片储存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基片装夹机构,基片装夹机构可以装夹多片并排设置的基片,在基片装夹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基片输送机构,通过基片输送机构将基片装夹机构向前输送,在基片输送机构的上方依次设置有自动打磨机构与基片开槽机构,通过自动打磨机构与基片开槽机构依次完成基片的台阶面打磨与V型槽开槽;基片装夹机构包括滑动槽、滑动座、限位立柱与按压组件,在基片输送机构上设置有多组并排设置的基片装夹机构,每组基片装夹机构上的滑动槽设置在基片装夹机构上,在每道滑动槽上设置有在滑动槽内进行滑动的滑动座,滑动座为矩形块,在滑动座的顶部设置有多组限位立柱,每组限位立柱上的多根限位立柱与基片的边缘接触,基片的其中一侧没有设置限位立柱,便于进行基片上料,在滑动座上设置有多根按压组件,通过按压组件对基片的顶部进行按压,在滑动槽的侧面上设置有抵紧组件,通过抵紧组件实现对基片没有限位立柱的一侧抵紧;基片开槽机构包括旋转轴、切槽刀、第一升降组件与旋转组件,在旋转轴上固定有多组切槽刀,在旋转轴的一端固定有带动旋转轴旋转的旋转组件,在旋转轴的两侧设置有升降组件,通过第一升降组件调节V型槽的深度,旋转组件带动旋转轴进行旋转,旋转轴带动多组切槽刀进行旋转,每组切槽刀即为多片环形刀并排设置而成,每片环形刀的刃面与基片的V型槽形状一致,基片穿过环形刀的时候,基片顶面留下V形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阵列基片开槽设备,其特征在于,限位立柱的高度低于基片的台阶面,按压组件包括压片、升降杆、弹簧、限位轨道与滑动杆,其中每块基片顶面设置有两块压片且压片设置在基片两侧,压片底部连接有升降杆且升降杆穿过滑动座并连接有滑动杆,升降杆可以竖向升降,在每根升降杆上套有弹簧,且弹簧的底部按压在滑动座上,在滑动槽的底部设置有两根限位轨道且两根限位轨道将升降杆夹在中间,滑动杆位于限位轨道底部,限位轨道为梯形波的轨道,通过滑动座的轨道实现升降杆的升降;滑动座上的每个基片四周的限位立柱呈U形分布,滑动槽的边缘上固定有抵紧组件,抵紧组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山保王霞曾小林黄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玖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