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不同屈强比的1180MPa级连退双相钢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冷轧板带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不同屈强比的1180MPa级连退双相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减轻车身重量同时提高其安全性能,汽车用钢向高强度化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目前冷轧双相钢应用的主流产品为450~780MPa级别,特别是590MPa与780MPa级别产品。而随着轻量化的不断升级,1180MPa级冷轧双相钢在未来汽车用材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
[0003]“双碳”背景下汽车用钢的高强化、低碳化、低成本化、兼容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议题。目前白车身涉及多个钢质零部件由多种不同成分搭配多种不同厚度的钢板制成。多种不同成分钢种的生产增加了冶金、夹杂物控制、机械性能等诸多工序上进行工艺参数最优化难度;多个成分钢种的存在使汽车制造中成形、连接和涂装环节变得极其复杂,制造者几乎要为各个厚度的各钢种制定相应的生产规范;报废车身的废钢分拣/回收/再利用变成了挑战。因此,在同一成分的基础上通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不同屈强比的1180MPa级连退双相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0~0.17%,Si:0.15~0.70%,Mn:1.80~2.60%,P≤0.020%,S≤0.010%,Als:0.015~0.070%,N≤0.0050%,Nb≤0.050%,Ti≤0.050%,Cr:0.30~0.75%,B:0.0010~0.0050%,其余元素是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不同屈强比的1180MPa级连退双相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10~0.145%,Si:0.25~0.45%,Mn:2.00~2.30%,Nb:0.015~0.035%,Ti:0.020~0.040%,Als:0.02~0.05%,Cr:0.50~0.70%,P≤0.010%,S≤0.003%,N≤0.003%,B:0.0015~0.003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不同屈强比的1180MPa级连退双相钢,其特征在于,所述1180MPa级连退双相钢包括低屈强比连退双相钢、中屈强比连退双相钢和高屈强比连退双相钢;所述低屈强比连退双相钢的屈强比≤0.73,铁素体含量为30~40%,马氏体含量为60~70%,屈服强度为825~890MPa,抗拉强度为1190~1235MPa,伸长率A
80
值为7.0~12.0%,扩孔率为18~22%;所述中屈强比连退双相钢的屈强比为0.73~0.83,铁素体含量为15~25%,马氏体含量为75~85%,屈服强度为890~1050MPa,抗拉强度为1235~1275MPa,伸长率A
80
值为6.5~9.5%,扩孔率为23~27%;所述高屈强比连退双相钢的屈强比≥0.83,铁素体含量为5~15%,马氏体含量为85~95%,屈服强度为1050~1120MPa,抗拉强度为1275~1320MPa,伸长率A
80
值为5.0~8.5%,扩孔率为28~32%。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具有不同屈强比的1180MPa级连退双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冶炼工艺:将钢水铸造成板坯,所述板坯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0~0.17%,Si:0.15~0.70%,Mn:1.80~2.60%,P≤0.020%,S≤0.010%,Als:0.0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灿生,郑之旺,常智渊,刘庆春,王敏莉,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