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充电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52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09:56
电动车辆充电插头(1)包括:用于连接到电动车辆的外壳(2);主壳体(3);传感器(4),包括至少一个传导路径(5)以及控制单元(6),至少一个传导路径被嵌入在外壳(2)的壁和/或所述主壳体(3)壁中、或布置在外壳(2)的表面和/或主壳体(3)的表面上,其中传感器(4)被配置为检测外壳(2)和/或主壳体(3)的裂纹。外壳(2)和/或主壳体(3)的裂纹。外壳(2)和/或主壳体(3)的裂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辆充电插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辆充电插头和包括这样的充电插头的充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辆充电插头的最常见故障之一是其外壳破裂。这通常由于机械震动而发生,例如由于用户掉落插头或者汽车的车轮在位于地面上的插头之上运行而发生。插头的机械损坏可能具有不同程度,从微裂纹开始到插头外壳的实质破坏结束。在所有情况下,插头完整性的破坏会给用户带来安全风险。特别地,可能导致设备电绝缘损失的小裂纹可能是非常危险的,该小裂纹很小以至于它们可能不被用户注意到。这样的缺陷可能对用户造成严重的触电风险。
[0003]从韩国专利申请KR 20170093269中已知用于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的电源插头,该电源插头包括:插头部分,其包括被配置为插入电源出口中的多个圆形插头引脚;以及传感器,其被设置为邻近插头部分并且被布置为感测插头部分的热量。此外,电源插头包括:外壳,其用于夹持插头部分并在其中支撑传感器;以及电缆,其一个端部被插入外壳中,并且其内部具有与插头部分连接的导线,并且其外周表面的一部分被固定到外壳。韩国申请提出了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来防止触电和起火的问题,该温度传感器被布置为检测与导致插头可能损坏的电流相关联的阈值。KR 20170093269未提及检测插头外壳中的裂纹。
[0004]从PCT专利申请WO 2018192805中已知用于机动车辆的充电连接器,该充电连接器包括连接模块和负载触点模块。连接模块被布置为连接到用于供电的供电线。负载触点模块包括用于传输充电电力的负载触点。负载触点模块被布置为可移除且可更换地固定到连接模块。此外,负载触点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同样,上述韩国申请WO2018192805集中于在EV充电插头中发生的过热问题。
[0005]WO 2018105809A1公开了用于电动汽车的便携式充电器,其包括被布置为与电源连接的插头以及与插头连接的控制箱。此外,插头包括双极插头引脚、中性极插头引脚、邻近正极插头引脚安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邻近中性极插头引脚设置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箱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且基于这些信号值中所计算的差来减少或停止从电源到电动汽车的电流传输。PCT公开的目的在于:通过消除从仅使用一个温度传感器得到的错误信号的问题,来改进充电的连续性。它还解决了可能的插头过热问题并控制传送到汽车的电流值。
[0006]DE 102018120057公开了温度测量仪器,其具有由陶瓷材料(即,氧化铝-陶瓷衬底)或塑料制成的面板形盖元件、载体元件和包括导电带的温度测量单元。载体元件是玻璃纤维增强的印刷电路板。此外,导电带可以被布置在载体元件上、或在载体元件和盖元件之间。载体元件和盖元件可操作地彼此连接,使得载体元件和盖元件的连接借助玻璃焊料来执行。载体元件设置有凹部,该凹部被形成用于将插入单元保持在插头连接器的区域内,其中载体元件的材料厚度为0.15-5mm。铜弹簧加载的触点位于凹部的区域内。德国申请的目的在于:为插头连接器提供温度测量仪器,该温度测量仪器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在现场(即,
在彼此连接的插头连接器/配合连接器部分的区域中)精确地测量温度。结果是,解决了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过热的问题。
[0007]US 2019126764A1公开了电动车辆充电插头,其包括用于容纳电力触点的外壳;用于电力传输的电力触点;冷却系统;以及用于检测从冷却系统泄漏并将液体收集在外壳内部的装置。用于检测液体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检测器元件,该至少一个检测器元件具有导体轨道结构。检测器元件被布置在外壳的内部,并且导体轨道结构形成用于检测液体的检测面。美国申请提出了由冷却系统的泄漏引起的充电插头损坏的问题,从而导致充电器操作者的可能伤害。由于这个原因,本专利技术提出了用于检测液体泄漏的装置,但是没有提及检测插头外壳中的裂纹。
[0008]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解决方案主要集中在防止插头由于插头过热而损坏的问题。上述文献均没有解决以下问题:缺少对插头外壳的机械完整性状态的连续监测,并且导致用户触电和随后的插头起火的风险增加以及其使用效率的降低。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具有本申请中公开的附加优点的充电插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电动车辆充电插头,电动车辆充电插头包括:用于连接到电动车辆的外壳;主壳体;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传导路径和控制单元,至少一个传导路径被嵌入在外壳的壁或主壳体的壁中或被布置在外壳的表面或主壳体的表面的上、该外壳用于连接到电动车辆以及,其中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主壳体和/或用于连接到电动车辆的外壳的裂纹。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车辆充电插头确保了可以连续地监测插头的外壳(在本文中被理解为主壳体和/或连接至电动车辆的外壳)的机械完整性状态,并且由此防止其用户触电。它还允许保护设备免受灼伤或其他损坏,并且由于与现有解决方案相比电动车辆充电插头由于减少其必要的服务而停机时间而导致其更有效的使用。
[0011]优选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测量至少一个传导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并且传感器被配置为使得:在至少一个传导路径至少部分断裂时,由控制单元测量的至少一个传导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改变,从而指示外壳和/或主壳体的裂纹。
[0012]优选地,至少一个传导路径是电传导路径,并且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测量电传导路径的电阻、阻抗、电感和/或电容。
[0013]优选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测量电阻,并且外壳和/或主壳体的裂纹由电阻的增加来指示。
[0014]优选地,传感器还包括与RFID标签的天线连接的RFID标签、以及与RFID控制器的天线连接的RFID控制器,RFID控制器被配置为维持与RFID标签的通信,其中至少一个传导路径充当RFID天线或充当RFID控制器的天线,并且传感器被配置为使得在至少一个传导路径至少部分断裂时,RFID控制器和RFID标签之间的通信不再可能,从而指示外壳和/或主壳体的裂纹。
[0015]优选地,传感器还包括RFID系统,该RFID系统包括与RFID标签的天线连接的RFID标签以及与RFID控制器的天线连接的RFID控制器。RFID系统被配置用于测量至少一个传导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其中传感器被配置为使得:在至少一个传导路径至少部分断裂时,由
RFID系统测量的至少一个传导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发生变化,从而指示外壳和/或主壳体的裂纹。
[0016]优选地,至少一个传导路径是光传导路径,并且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测量光传导路径中的光束的强度、调制和/或频率。
[0017]优选地,至少一个传导路径由金属层、导电油墨、导电塑料或导电弹性体制成。
[0018]优选地,至少一个传导路径是箔上的传导路径的形式。
[0019]优选地,至少一个传导路径通过3D打印或通过激光直接成型技术而被布置在外壳的表面和/或主壳体的表面上。
[0020]优选地,至少一个传导路径由至少一个导电线制成。
[0021]应用至少一个导电线允许使得传导路径的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辆充电插头(1),包括:

用于连接到电动车辆的外壳(2),

主壳体(3),

传感器(4),包括:

至少一个传导路径(5),被嵌入在所述外壳(2)的壁和/或所述主壳体(3)的壁中、或者被布置在所述外壳(2)的表面和/或所述主壳体(3)的表面上,以及

控制单元(6),其中所述传感器(4)被配置用于检测所述外壳(2)和/或所述主壳体(3)的裂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6)被配置为测量所述至少一个传导路径(5)的特性中的至少一个特性,并且所述传感器(4)被配置为:使得在所述至少一个传导路径(5)至少部分断裂时,由所述控制单元(6)测量的所述至少一个传导路径(5)的所述至少一个特性改变,由此指示所述外壳(2)和/或所述主壳体(3)的所述裂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导路径(5)是电传导路径,并且所述控制单元(6)被配置为测量所述电传导路径的电阻、阻抗、电感和/或电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6)被配置为测量电阻,并且所述外壳(2)和/或所述主壳体(3)的所述裂纹由电阻的增加来指示。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4)还包括与RFID标签的天线(8)连接的RFID标签(7)、以及与RFID控制器的天线(10)连接的RFID控制器(9),其中所述RFID控制器(9)被配置为维持与所述RFID标签(7)的通信,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传导路径(5)充当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8)或者充当所述RFID控制器的天线(10),并且

所述传感器(4)被配置为使得在所述至少一个传导路径(5)至少部分断裂时,所述RFID控制器(9)与所述RFID标签(7)之间的通信不再可能,由此指示所述外壳(2)和/或所述主壳体(3)的所述裂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4)进一步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当
申请(专利权)人: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