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不同红外发射率的电致变色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939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不同红外发射率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电致变色器件本体以及位于电致变色器件本体外侧的透明介质层;所述电致变色器件本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叠置的第二基底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变色功能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一透明基底层;所述透明介质层的厚度为10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不同红外发射率的电致变色器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致变色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不同红外发射率的电致变色器件。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器件包括柔性和刚性两种,传统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由于其最外侧结构为玻璃或塑料等材料,红外发射率是固定的,虽然也有变红外发射率的相关器件的报道,但是其成本和大规模应用均不具备优势,且对器件的制备工艺具有很高的要求。目前研究较多的变红外发射率的器件构型有两种,一种是与传统器件结构相近的活性层在两电极之间的构型,这种结构要求导电电极及基材具有较好的红外透明性,依靠变色材料的变发射率来实现;另一种是直接将活性层置于多孔电极外的多孔膜构型,依靠离子通过多孔膜的进出扩散实现变色,进而改变红外发射率。这两种器件构型对基材的要求高、工艺复杂,限制了其应用。
[0003]现有技术中,关于电致变色器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颜色特性以及器件变色性能两方面,对于器件红外发射率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使用场景,除了对颜色特性和变色性能方面的要求外,对器件的红外发射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制备具有不同红外发射率的电致变色器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拓宽电致变色器件的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不同红外发射率的电致变色器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不同红外发射率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致变色器件本体以及位于电致变色器件本体外侧的透明介质层;所述电致变色器件本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叠置的第二基底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变色功能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一透明基底层;所述透明介质层的厚度为10nm

300nm;能够通过调整透明介质层的厚度,来控制电致变色器件的红外发射率。
[0007]进一步地,所述透明介质层为纳米银线。
[0008]进一步地,电致变色器件为刚性器件时,所述第一透明基底层为普通透明玻璃或者石英玻璃。
[0009]进一步地,电致变色器件为柔性器件时,所述第一透明基底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0010]进一步地,电致变色器件为刚性器件时,所述第二基底层为普通透明玻璃、石英玻璃、反射镀膜玻璃或者金属膜。
[0011]进一步地,电致变色器件为柔性器件时,所述第二基底层为PET或者纤维布。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变色功能层包括对电极层、电解质层和变色层。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4]本技术在不改变现有电致变色器件主体结构和制备工艺的基础上,在器件的表层增加一层透明介质层,通过调整透明介质层的厚度可以实现不同红外发射率,因此本技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电致变色器件的红外发射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0018]图1和图2中的下侧为电致变色器件的内侧,上侧为电致变色器件的外侧。
[0019]一种具有不同红外发射率的电致变色器件,在电致变色器件本体的外侧制备不同红外发射率的透明介质层6,通过调整透明介质层6的结构参数,实现不同红外发射率。
[0020]本实施例中的电致变色器件生产流程如下:
[0021]步骤(1):在第一透明导电层2的非导电面(外侧面),根据不同红外发射率的需求,加工制备一定厚度的透明介质层6,根据材料的特性,利用涂布工艺实现;透明介质层6厚度在10nm

300nm,厚度不同,红外发射率也不同;
[0022]步骤(2):在步骤(1)所得模块的外侧面利用涂布工艺制备保护层,保护层厚度为5nm

30nm,加热固化或通过UV固化;保护层为OC保护层,可以是光固化树脂、热固化树脂中的一种;
[0023]步骤(3):在步骤(2)中透明导电模块的第一透明导电层2的初始导电面(内侧面)加工电致变色膜;电致变色膜包括第二透明导电层4、对电极层33、电解质层32、变色层31、第一透明导电层2;
[0024]步骤(4):根据电解质的不同,组装电致变色器件,最终保证透明介质层6位于电致变色器件最外侧。
[0025]最终得到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叠置的第二基底层5、第二透明导电层4、对电极层33、电解质层32、变色层31、第一透明导电层2、第一透明基底层1、透明介质层6。
[0026]第二基底层5、第二透明导电层4、对电极层33、电解质层32、变色层31、第一透明导电层2、第一透明基底层1组成电致变色器件本体;对电极层33、电解质层32、变色层31组成变色功能层3。
[0027]具体地,透明介质层6为纳米银线,可以通过控制透明介质层6材料的浓度、厚度、工艺参数等实现不同红外发射率,本实施例中,通过厚度来控制红外发射率,透明介质层6厚度为10nm

300nm,优选厚度为50nm

200nm。
[0028]如果本技术中的电致变色器件为刚性器件,则第一透明导电层2可以是透明导电玻璃,第一透明基底层1为普通透明玻璃或者石英玻璃;第二基底层5可以是普通透明玻璃或者石英玻璃,也可以是具备反射功能的刚性层,如反射镀膜玻璃、金属膜等非透明基底中的一种。
[0029]如果本技术中的电致变色器件为柔性器件,第一透明导电层2可以是塑料透明导电膜;第一透明基底层1为柔性透明薄膜,常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第二基底层5可以是PET,也可以是柔性的反射型材料,如纤维布、具备一定颜色的改性柔性膜材料中的一种。
[0030]本技术通过在器件的表层增加不同红外发射率的透明介质层,对器件原有结构无特殊要求,具有普适性高、工艺流程简单的特点,可以实现定红外发射率变色器件的制备;本技术通过控制透明介质层的厚度来调整红外发射率,具有设计灵活、发射率可调的特点,可以制备出不同红外发射率的电致变色器件。
[003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不同红外发射率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致变色器件本体以及位于电致变色器件本体外侧的透明介质层;所述电致变色器件本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叠置的第二基底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变色功能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一透明基底层;所述透明介质层的厚度为10nm

30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不同红外发射率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介质层为纳米银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不同红外发射率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基底层为普通透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涛米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