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型缕纱测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080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型缕纱测长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纱筒的固定仍然不够牢固,还是会影响后续质量检测的结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耐磨型缕纱测长设备,包括安装柱和纱筒,安装柱的一侧设有固定台,固定台上滑动连接有圆形的导向盘,导向盘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远离导向盘的一端向靠近安装柱的方向弯折,两个固定杆的弯折处转动连接有调节杆,固定杆远离导向盘的一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靠近安装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旋转盘一,旋转盘一用于抵触纱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耐磨型缕纱测长设备,通过固定杆带动旋转盘一抵触纱筒实现固定,保证纱筒在放线的过程中不会与安装柱脱离,进而保证纱线质量检测的结果。的结果。的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型缕纱测长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纱线检测装置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磨型缕纱测长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缕纱测长仪是评价纱线、纤维长丝等线密度技术指标的仪器之一,缕纱测长仪启动后会将纱线绕成设定的圈数,按照圈数乘以圈长来计算长度,再根据已知长度称重计算线密度。但是,现有的缕纱测长机在做检测时,纱线是紧绷在纱框支架上,所以将纱线从纱框支架上取下时,在取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纱线的磨损,影响后续质量检测的结果。
[0003]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1139334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缕纱测长机,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用于卷线的卷绕组件,卷绕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机体一侧的旋转轴,旋转轴远离机体的一端开有连通孔,旋转轴内呈中空设置;连通孔内螺纹连接有驱动辊,驱动辊一端穿出连通孔;驱动辊外周固定纹连接有两个抵接环,抵接环的外周壁设有环状的导向面;旋转轴的外周开有若干连接孔,连接孔连通于旋转轴内,若干连接孔绕旋转轴的轴线等间距设置,且分别设有开于旋转轴的两端外周;连接孔内滑动卡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位于旋转轴内的一端设有导向面,并与抵接环滑动抵接,且支撑杆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杆抵紧抵接环的驱动件;旋转轴两端所对应的两支撑杆上设有与旋转轴平行的卷绕纱杆。机体一侧设有安装柱,安装柱的外周设有用于放置纱筒的挂纱杆,挂纱杆一端翘起向上设置。
[0004]操作者将纱线缠在卷绕组件上,且机体启动,使旋转轴转动,让纱线缠绕在卷绕纱杆上;当操作者想取下纱线时,转动驱动杆,驱动杆向连通孔外移动,抵接环的导向面与支撑杆的导向面滑动抵接,此时抵接环不再支撑支撑杆,支撑杆受到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使支撑杆相互靠近,从而使缠绕在卷绕纱杆的纱线不再处于紧绷状态,便于操作者将纱线取下,纱线与支撑杆不会产生较大摩擦,对纱线磨损较低。
[0005]上述方案在将纱线缠绕到卷绕纱杆上时,通过将纱筒套在设置有挂纱杆的安装柱上,依靠纱筒与挂纱杆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来防止纱筒脱出,但是,卷绕纱杆卷绕时速度较快,纱筒上的线较少时,此时整个纱筒重量较轻,对于纱筒的固定仍然不够牢固,还是会影响后续质量检测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型缕纱测长设备,通过摇杆带动固定杆往复转动,进而带动旋转盘一抵触纱筒实现固定,保证纱筒在放线的过程中不会与安装柱脱离,进而保证纱线质量检测的结果。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磨型缕纱测长设备,包括安装柱和套设在安装柱上的纱筒,所述安装柱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滑动连接有圆形的导向盘,所述固定台上开设有供导向盘滑动的凹槽,所述导向盘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杆远离导向盘的一端向靠近安
装柱的方向弯折,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弯折处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固定台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远离导向盘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安装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旋转盘一,所述旋转盘一用于抵触纱筒,所述安装柱上转动连接有旋转盘二,所述导向盘远离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摇杆,所述固定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摇杆的固定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绕纱杆转动时,为了避免纱筒在安装柱上晃动,工人向靠近固定台的方向转动摇杆,摇杆带动导向盘旋转,使得导向盘与固定杆的转动连接处发生转动,进而带动固定杆向远离固定台的方向转动,而固定杆是以与调节杆的转动连接处为支点转动的,当固定杆随着导向盘转动时,固定杆的另一端会向靠近纱筒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固定杆上的固定板和旋转盘一起转动,直到旋转盘一抵触纱筒后,摇杆停止转动且被固定组件固定,此时旋转盘一稳定抵触纱筒,纱筒被固定在旋转盘一和旋转盘二之间,且旋转盘一和旋转盘二会随着纱筒一起旋转,当卷绕纱杆卷绕结束后,固定组件解除对摇杆的固定,然后反向转动摇杆,使得固定杆靠近纱筒的一端向远离纱筒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旋转盘一解除对纱筒的固定;当纱筒上的纱线用完需要更换纱筒时,转动丝杆,使得调节杆沿着丝杆向远离固定台的方向滑动,而固定杆受到调节杆的驱动以及导向盘的限制,使得固定杆靠近导向盘的一端向靠近丝杆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导向盘向靠近丝杆的方向滑动,同时固定杆的另一端向远离纱筒的方向转动,带动旋转盘一转动至距离纱筒一段距离,工人可以更换上新的纱筒,然后反向转动丝杆,使得调节杆向靠近固定台的方向滑动,当旋转盘一接近纱筒时,停止转动丝杆,然后同样的通过驱动摇杆即可实现对纱筒的固定和解除固定。通过摇杆带动固定杆往复转动,进而带动旋转盘一抵触纱筒实现固定,保证纱筒在放线的过程中不会与安装柱脱离,进而保证纱线质量检测的结果,且通过丝杆调节不仅可以更换纱筒,还能适配不同尺寸的纱筒,使得对纱筒的固定更加灵活。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台一侧的固定架、开设在摇杆上的若干螺孔一和开设在固定架上的若干螺孔二,所述摇杆和固定架之间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螺孔一和螺孔二相配合的外螺纹。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摇杆转动至旋转盘一已经抵触纱筒时,此时摇杆上的一个螺孔一会与固定架上的一个螺孔二对准,然后转动此位置上螺孔二内的螺杆,直到螺杆转入固定架后,摇杆被牢牢固定在固定架上,此时旋转盘一能够始终保持抵触纱筒的状态,当需要对摇杆解除固定时,反向转动螺杆,直到螺杆转出螺孔二,此时摇杆处于可以自由转动的状态,通过正反向转动螺杆,便能快速实现固定架与摇杆之间的固定和分离,结构简单,又能实现摇杆的牢固固定,进而实现旋转盘一对纱筒的稳定固定。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上设置有用于抵触调节杆的限位块。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杆随着丝杆转动至抵触限位块时,已经达到所能固定的纱筒尺寸的上限,避免调节杆不断滑动导致导向盘滑动至抵触丝杆或者摇杆抵触到凹槽内壁,使得摇杆无法转动实现正常的固定作用。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导向盘滑落的限位条。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向盘滑动至抵触限位条时,调节杆无法继续滑动,避免调节杆持续滑动导致导向盘滑出凹槽,无法被凹槽内壁支撑的导向盘会拉扯固定杆,也
无法完成固定作用。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万向滚珠。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滚珠滚动灵活,减小了运行阻力,使得导向盘受到驱动时在凹槽内壁上可以更加灵活地滑移,进而快速地联动其他零件实现对纱筒的固定。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可以增强两根固定杆之间的稳定性,并且保证两根固定杆都是同步转动的,进而保证固定杆带着固定板和旋转盘一能够稳定的转动。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盘一上设置有弹性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型缕纱测长设备,包括安装柱(1)和套设在安装柱(1)上的纱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台(2),所述固定台(2)上滑动连接有圆形的导向盘(3),所述固定台(2)上开设有供导向盘(3)滑动的凹槽(18),所述导向盘(3)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杆(4)远离导向盘(3)的一端向靠近安装柱(1)的方向弯折,两个所述固定杆(4)的弯折处转动连接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上螺纹连接有丝杆(6),所述丝杆(6)的一端与固定台(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4)远离导向盘(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靠近安装柱(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旋转盘一(8),所述旋转盘一(8)用于抵触纱筒,所述安装柱(1)上转动连接有旋转盘二(9),所述导向盘(3)远离固定杆(4)的一侧设置有摇杆(10),所述固定台(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摇杆(10)的固定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型缕纱测长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勤学祝彬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新奥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