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625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1
本公开涉及探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探测装置。本公开提供的环境探测装置包括探测组件、连接组件和控制机构,探测组件设置在行走组件的端部,且探测组件与行走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转动连接,控制机构设置在行走组件上;探测组件用于对预设环境进行探测;探测组件和行走组件均与控制机构电连接;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第一行走轮沿预设轨迹移动,以带动环境探测装置沿预设轨迹移动,且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行走组件和/或探测组件相对于连接组件摆动;其中,行走组件在与第一行走轮的轴向相平行的平面内摆动,探测组件的摆动方向与行走组件的摆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本公开的环境探测装置的探测效果较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境探测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探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环境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环境探测装置能够对环境中的障碍物等进行探测,环境探测装置能够运用在救援领域,可以辅助救援人员进行搜救和侦查工作。
[0003]一般的环境探测装置多为手持式,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一直手持移动环境探测装置,以改变环境探测装置的位置。
[0004]然而,由于上述的环境探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手持才能使用,导致上述环境探测装置的适用场景或适用空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环境探测装置。
[0006]本公开提供一种环境探测装置,包括探测组件、连接组件和控制机构,探测组件设置在行走组件的端部,且探测组件与行走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转动连接,控制机构设置在行走组件上;探测组件用于对预设环境进行探测;探测组件和行走组件均与控制机构电连接;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第一行走轮沿预设轨迹移动,以带动环境探测装置沿预设轨迹移动,且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行走组件和/或探测组件相对于连接组件摆动;其中,行走组件在与第一行走轮的轴向相平行的平面内摆动,探测组件的摆动方向与行走组件的摆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0007]可选的,行走组件还包括多个沿行走组件的移动方向依次可拆卸连接的主体结构,靠近连接组件的主体结构与连接组件转动配合,每一个主体结构的底部均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行走轮;主体结构包括第一舵机,每一个主体结构上的第一舵机均与控制机构电连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第一舵机,使第一舵机驱动对应的主体结构摆动或移动。
[0008]可选的,主体结构还包括支撑壳,第一舵机设置在支撑壳的一端上;支撑壳的另一端具有供相邻的支撑壳伸入的凹腔,相邻的主体结构上的第一舵机嵌设于凹腔的顶壁上;凹腔的底部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开孔,两个开孔与两个第一行走轮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行走轮安装在对应的开孔内。
[0009]可选的,开孔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套设第一行走轮的安装轴;安装轴上具有沿安装轴的轴向延伸的缺口,缺口将安装轴分割为两个间隔设置的单轴;每一个单轴的远离开孔侧壁的一侧均设有止挡部,以将第一行走轮限定在止挡部与开孔的侧壁之间。
[0010]可选的,第一舵机与支撑壳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一固定轴连接,凹腔的顶壁上具有供相邻的主体结构上的第一固定轴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相邻的主体结构上的第一固定轴转动配合。
[0011]可选的,支撑壳上设有第二固定轴,凹腔的底壁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设置的第
二通孔;第二固定轴与相邻的主体结构上的第二通孔之间设有轴承。
[0012]可选的,主体结构还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电池,电池设置在支撑壳的一端上;第一舵机位于两个电池之间,每个电池均与第一舵机电连接,电池用于向第一舵机供电。
[0013]可选的,行走组件的远离连接组件的一侧具有尾部结构,尾部结构包括外壳、第二舵机和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行走轮;两个第一行走轮设置在外壳的底端,外壳的面向主体结构的一侧具有延伸部,延伸部与靠近外壳的主体结构转动配合;第二舵机设置在延伸部上,且第二舵机与控制机构电连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第二舵机,使第二舵机驱动尾部结构摆动或移动。
[0014]可选的,探测组件包括固定壳、摄像头和传感器,摄像头和传感器均设置在固定壳的内,且摄像头和传感器均与控制机构电连接;摄像头用于拍摄预设环境内的图像;传感器用于检测预设环境内的环境特征;以获得环境特征信号,并将环境特征信号传输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用于根据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和/或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特征控制行走组件的走行状态;固定壳的一端与连接组件转动配合,且固定壳一端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二行走轮,第二行走轮与第一行走轮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0015]可选的,连接组件包括探测舵机,探测舵机与控制机构电连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探测舵机,使探测舵机驱动探测组件摆动或移动。
[001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探测装置中通过控制机构控制行走组件沿预设轨迹移动,进而使得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探测装置能够沿预设轨迹移动,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不需要手持环境探测装置对环境探测装置的位置进行改变,因此,当预设轨迹确定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探测装置可以到达任一位置,不会受到适用场景或适用空间的限制,从而使得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探测装置的探测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1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沿A方向的视图;
[0022]图3为图1沿B方向的视图;
[0023]图4为图1沿C方向的视图;
[0024]图5为图1沿D方向的视图;
[0025]图6为图2沿E方向的视图;
[0026]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探测装置中的探测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图7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探测装置中的连接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探测装置中的主体结构的局部结构的结构示意
图;
[0030]图11为图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探测装置中的尾部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为图1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3]其中,
[0034]1、探测组件;2、连接组件;3、行走组件;
[0035]10、环境探测装置;11、固定壳;12、第二行走轮;21、第一连接件;22、第二连接件;23、探测舵机;31、第一行走轮;32、主体结构;33、轴承;34、电池;35、尾部结构;
[0036]111、安装壳;112、连接架;211、第一连接本体;212、第一轴段;213、第二轴段;214、转动轴承;221、第二连接本体;222、延伸框;321、第一舵机;322、支撑壳;351、外壳;352、第二舵机;353、第一壳体;354、第二壳体;
[0037]1111、安装腔;1112、监测窗口;1121、第一连接耳;1122、短轴;1123、开口;1124、第二限位部;1125、连接板;1126、包覆板;1127、转接孔;1128、第一限位部;2211、第二连接耳;2212、矩形孔;2213、第三行走轮;32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探测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组件(1)、行走组件(3)和控制机构;所述探测组件(1)设置在所述行走组件(3)的端部,且所述探测组件(1)与所述行走组件(3)之间通过连接组件(2)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行走组件(3)上;所述探测组件(1)用于对预设环境进行探测;所述探测组件(1)和所述行走组件(3)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行走组件(3)包括第一行走轮(31),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行走轮(31)沿预设轨迹移动,以带动所述环境探测装置(10)沿预设轨迹移动,且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行走组件(3)和/或所述探测组件(1)相对于所述连接组件(2)摆动;其中,所述行走组件(3)在与所述第一行走轮(31)的轴向相平行的平面内摆动,所述探测组件(1)的摆动方向与所述行走组件(3)的摆动方向之间具有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探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3)还包括多个沿所述行走组件(3)的移动方向依次可拆卸连接的主体结构(32),靠近所述连接组件(2)的所述主体结构(32)与所述连接组件(2)转动配合,每一个所述主体结构(32)的底部均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行走轮(31);所述主体结构(32)包括第一舵机(321),每一个所述主体结构(32)上的第一舵机(321)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舵机(321),使所述第一舵机(321)驱动对应的所述主体结构(32)摆动或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探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32)还包括支撑壳(322),所述第一舵机(321)设置在所述支撑壳(322)的一端上;所述支撑壳(322)的另一端具有供相邻的支撑壳(322)伸入的凹腔,相邻的主体结构(32)上的第一舵机(321)嵌设于所述凹腔的顶壁上;所述凹腔的底部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开孔(3223),两个所述开孔(3223)与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3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行走轮(31)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开孔(3223)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境探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3223)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套设所述第一行走轮(31)的安装轴(3227);所述安装轴(3227)上具有沿所述安装轴(3227)的轴向延伸的缺口(3228),所述缺口(3228)将所述安装轴(3227)分割为两个间隔设置的单轴;每一个所述单轴的远离所述开孔(3223)侧壁的一侧均设有止挡部(3229),以将所述第一行走轮(31)限定在所述止挡部(3229)与所述开孔(3223)的侧壁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境探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舵机(321)与所述支撑壳(322)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一固定轴(3230)连接,所述凹腔的顶壁上具有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娜韩海燕李欣浩赵翊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