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成跃专利>正文

切皮植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17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切皮植皮机涉及一种医疗机械。包括底盘、刀轴轴承、刀轴和软木盘切割器,在底盘的左、右侧各自固定有左、右螺旋杆支架,其上安装有螺旋杆和导轴;在底盘的前、后侧各自固定有前、后刀轴支架,其上面安装刀轴和刀轴轴承,刀轴轴承后端部装有驱动器,螺旋杆右端伸出右螺旋杆支架,安装有驱动手轮。软木盘切割器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下面设有螺纹槽和导向槽,上盖上设有与圆盘刀片相适应的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少量供皮区即可满足移植要求,即使是TBSA烧伤面积高达60%,也可以使用1∶4的扩展率实现1∶9的扩展率;皮岛分布均匀、间距狭小,因此上皮化迅速、规则;皮岛之间互不相连,个别皮岛坏死不影响整个皮片的成活。(*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机械,尤其是一种切皮植皮机
技术介绍
烧伤或外力损伤引起大面积严重皮肤时,需要使用植皮术促使创面愈合。通常从患者自身供皮区提取的健康皮肤,并将其扩展开,这种方法可以用小块供皮区满足大面积创面的移植需求。大面积烧伤患者往往缺少健康的自体皮源,需要使用扩展率较大的皮片。1985年美国整形外笠医生C.P.Meek推出了一种精妙的皮片展开技术,特制的压皮机可以将单块皮片制作成多个邮票式皮岛。然而MEEK植皮术的光辉被1963年推出的网状植皮术掩盖,压皮机的生产也随之停止。网状植皮可以完成大面积烧伤的治疗任务,但是这种技术对皮源面积有特定的要求、且如果皮片扩展率大于1∶6就会延迟上皮化;除此之外,扩展率较大的网状皮片的操作灵活性较低。缺少皮源仍然限制了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切皮植皮机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多种皮片扩展率、且可实现较大皮片扩展率的切皮植皮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切皮植皮机,包括底盘、刀轴轴承、安装在刀架中部的刀轴和软木盘切割器,其中刀轴由13片圆盘刀片组成,相邻刀片之间间隔3mm,在底盘的左、右侧各自固定有左螺旋杆支架、右螺旋杆支架,左、右螺旋杆支架上安装有螺旋杆和导轴;在底盘的前、后侧各自固定有前刀轴支架、后刀轴支架,前、后刀轴支架上面通过轴承安装所述刀轴,刀轴轴承后端部装有驱动器,螺旋杆右端伸出右螺旋杆支架,安装有驱动手轮;所述软木盘切割器包括底座和上盖,其中底座下面设有与螺旋杆配合的螺纹槽和与导轴配合的导向槽,上盖上设有与所述圆盘刀片相适应的13条长孔。其中所述前、后刀轴支架上面还装有圆盘刀轴保护盖。其中所述驱动器是手柄。其中所述驱动器是气动马达。本技术的切皮植皮机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少量供皮区即可满足移植要求,即使是TBSA烧伤面积高达60%也可以使用1∶4皮片扩展率;(2)可以实现1∶9的扩展率;(3)小块碎皮也可以得到利用,利于节省皮源;(4)皮岛分布均匀、皮岛间距狭小,因此上皮化迅速、规则;(5)皮岛之间互不相连,所以个别皮岛坏死不影响整个皮片的成活;(6)皮片理论扩展率与实际扩展率一致;(7)即使使用较大的皮片扩展率,术后美容效果也与1∶3的网状植皮一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切皮植皮机的立体分解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切皮植皮机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安装有驱动手轮33的一侧为右侧,与其相反的另一侧为左侧。参见图1。本技术的切皮植皮机,包括底盘1、刀轴轴承12、安装在刀架中部的刀轴32和软木盘切割器15,刀轴32由均匀分布的13片圆盘刀片组成,相邻刀片之间间隔3mm。在底盘1的左、右侧各自固定有左螺旋杆支架5、右螺旋杆支架4,在底盘1的前、后侧各自固定有前刀轴支架11、后刀轴支架31;左、右螺旋杆支架上通过轴承6安装有螺旋杆7、并安装两根起导向作用的导轴8,前、后刀轴支架上面安装所述刀轴32和刀轴轴承12,刀轴轴承12端部装有手柄16,该手柄16也可以由安装在马达支架3上的汽动马达(图中未示出)等其他类型驱动器代替;前、后刀轴支架上面、刀轴32上方还装有圆盘刀轴保护盖13。螺旋杆7右端伸出右螺旋杆支架4,并安装有驱动手轮33。软木盘切割器15包括底座和上盖,其中底座下面设有与螺旋杆7配合的螺纹槽及与导轴8配合的导向槽,软木盘切割器15的上盖上设有与所述圆盘刀片相适应的13条长孔;在底座和上盖之间设有软木盘盛载器34,盛载器上放置有软木盘,该软木盘采用为荷兰Humeca公司专利技术的结构。使用时,真皮面向下,将皮片敷在42×42mm、厚3mm的软木盘上,小块碎皮在软木盘上适当拼接后也可以利用。敷好后,将软木盘置于本技术中的软木盘切割器15内,摇动驱动手轮33,软木盘切割器15沿着螺旋杆7移动,当经过刀轴32时,摇动手柄16,使刀轴轴承12带动刀轴32转动,组成刀轴32的13片圆盘刀即将皮片切成14个长方皮条,每个长方皮条宽3mm,切割时圆盘刀片仅可切断皮片;第一次切割完成后,将软木盘旋转90度放入软木盘切割器15内,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切割,这样皮片就被切成14×14个3mm×3mm的正方体形皮岛,即可用大面积烧伤治疗。其中当皮片切割完成后,将齿状楔10嵌入软木盘切割器上盖的长孔,然后打开上盖固定螺丝,将上盖稍稍向上提起的同时轻轻向下按齿状楔10,再打开软木盘切割器上盖时可见所有皮岛都附着在软木盘上。齿状楔10的作用为防止皮片与软木盘切割器上盖粘连。以上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依据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显而易见地想到的一些雷同、替代方案,均应落入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切皮植皮机,其特征是包括底盘(1)、刀轴轴承(12)、安装在刀架中部的刀轴(32)和软木盘切割器(15),其中刀轴(32)由13片圆盘刀片组成,相邻刀片之间间隔3mm,在底盘(1)的左、右侧各自固定有左螺旋杆支架(5)、右螺旋杆支架(4),左、右螺旋杆支架上安装有螺旋杆(7)和导轴(8);在底盘(1)的前、后侧各自固定有前刀轴支架(11)、后刀轴支架(31),前、后刀轴支架上面通过轴承安装所述刀轴(32)和刀轴轴承(12),刀轴轴承(12)后端部装有驱动器,螺旋杆(7)右端伸出右螺旋杆支架(4),安装有驱动手轮(33);所述软木盘切割器(15)包括底座和上盖,其中底座下面设有与螺旋杆(7)配合的螺纹槽和与导轴(8)配合的导向槽,上盖上设有与所述圆盘刀片相适应的13条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皮植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刀轴支架上面还装有圆盘刀轴保护盖(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皮植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是手柄(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皮植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是气动马达。专利摘要本技术切皮植皮机涉及一种医疗机械。包括底盘、刀轴轴承、刀轴和软木盘切割器,在底盘的左、右侧各自固定有左、右螺旋杆支架,其上安装有螺旋杆和导轴;在底盘的前、后侧各自固定有前、后刀轴支架,其上面安装刀轴和刀轴轴承,刀轴轴承后端部装有驱动器,螺旋杆右端伸出右螺旋杆支架,安装有驱动手轮。软木盘切割器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下面设有螺纹槽和导向槽,上盖上设有与圆盘刀片相适应的长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少量供皮区即可满足移植要求,即使是TBSA烧伤面积高达60%,也可以使用1∶4的扩展率实现1∶9的扩展率;皮岛分布均匀、间距狭小,因此上皮化迅速、规则;皮岛之间互不相连,个别皮岛坏死不影响整个皮片的成活。文档编号A61B17/322GK2815284SQ20052002307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赵成跃 申请人:赵成跃, 奚乐乐, 杜昌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皮植皮机,其特征是包括底盘(1)、刀轴轴承(12)、安装在刀架中部的刀轴(32)和软木盘切割器(15),其中刀轴(32)由13片圆盘刀片组成,相邻刀片之间间隔3mm,在底盘(1)的左、右侧各自固定有左螺旋杆支架(5)、右螺旋杆支架(4),左、右螺旋杆支架上安装有螺旋杆(7)和导轴(8);在底盘(1)的前、后侧各自固定有前刀轴支架(11)、后刀轴支架(31),前、后刀轴支架上面通过轴承安装所述刀轴(32)和刀轴轴承(12),刀轴轴承(12)后端部装有驱动器,螺旋杆(7)右端伸出右螺旋杆支架(4),安装有驱动手轮(33);所述软木盘切割器(15)包括底座和上盖,其中底座下面设有与螺旋杆(7)配合的螺纹槽和与导轴(8)配合的导向槽,上盖上设有与所述圆盘刀片相适应的13条长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跃
申请(专利权)人:赵成跃奚乐乐杜昌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