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元文勇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式微型取皮植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054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微型取皮植皮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真空泵、通过气缸连接管与真空泵连接的气缸、设置在气缸内用于调节取皮厚度的调节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用于去皮的刀片组件、设置在在壳体内用于驱动刀片组件进行取皮的驱动组件、以及与真空泵电连接的控制单元。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适用的可控制面积大小小面积和形状且一次性完成取皮、修整、平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皮植皮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式微型取皮植皮机
技术介绍
游离皮片移植是将人体的皮肤由一处切下其部分厚度或全层厚度,完全与本体分离,移植到另一处,重新建立血液循环,并继续保持其活力以达到修复的目的,这种手术方法称之为_游离植皮或游离皮片移植术。这种皮片一般为IX Icm到2X2cm大小,所以也称为邮票状皮片移植。临床上这种皮片移植根据皮片的厚度分为薄层皮片又称妨刃厚皮片,平均厚度为_0.3mm左右、中厚皮片平均厚度为0.3 0.6mm、全厚皮片包含表皮与真皮的全部,但不附有脂肪组织及含真皮下血管网全复皮片移植四种。其中中厚皮片植皮包含表皮及真皮的一部分薄中厚度皮片,或达到皮肤全层厚度的四分之三厚中厚度皮片。这种皮片因含有较多的弹性组织而具有全层皮的特点而且含有毛囊及皮脂腺组织,收缩少,柔软,耐磨。供皮区又能自行愈合,所以临床应用广泛,应用于修复面部或关节处的皮肤缺损,或切除疤痕或肿瘤后所遗留的创面;用于修复功能部位的新鲜创面。但如有肌腱或骨面外露时,应先设法用附近的软组织将其覆盖后,再行植皮;用于健康的肉芽创面,要求功能与外观较高的部位。还有临床上根据需要皮片移植部位受区面积的大小而决定供皮区的大小。目前国内外临床上使用的取皮刀有很多种,大致分为徒手取皮法用的滚轴取皮刀及由此而衍生的国产自动植皮取皮刀和美国产ZIMMER气动取皮刀、鼓式取皮机等。但是这些取皮刀可取的皮肤的面积比较大,不适合于小面积的皮片移植中的去皮尤其是特殊部位,如面部的白癜风、胎记、瘢痕的去皮中无法使用和取皮,而且皮片还需要从新修整和铺平而工作比较繁琐。目前,尚未见到上述条件下适用的可控制面积大小小面积和形状且一次性完成取皮、修整、平铺的专用手术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的可控制面积大小小面积和形状且一次性完成取皮、修整、平铺的一种可调式微型取皮植皮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可调式微型取皮植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真空泵、通过气缸连接管与真空泵连接的气缸、设置在气缸内用于调节取皮厚度的调节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用于去皮的刀片组件、设置在在壳体内用于驱动刀片组件进行取皮的驱动组件、以及与真空泵电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与真空泵电连接的PCB控制板、与PCB控制板连接的USB供电接口以及与PCB控制板连接的开关。在上述的一种可调式微型取皮植皮机,所述的壳体前端设有用于放置取皮的刀槽;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个内推管以及套设在内推管上的推管,所述的推管一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内设有槽,另一端设有密封圆环并伸出气缸外,所述密封圆环外壁设有与气缸内壁接触的密封圈;所述内推管一端内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设置在槽内并与槽的尺寸相适应,另一端伸出气缸外;该调节组件还包括一个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推管伸出气缸的一端螺纹连接;该调节旋钮内还有一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一端与内推管伸出气缸的一端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出调节旋钮外固定一推送旋钮;该调节旋钮上端面设有固定槽,所述推送旋钮两端设置在固定槽内并可周向旋转。在上述的一种可调式微型取皮植皮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个设置在壳体内的扳机,所述扳机顶端一角通过自攻螺钉设置在壳体上并能绕自攻螺钉旋转;扳机顶端另一角铰接一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与上述刀片组件连接;所述扳机底端一角通过一回位弹簧与壳体固定;扳机底端另一角伸出壳体外。在上述的一种可调式微型取皮植皮机,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扳机顶端铰接,另一端设有一推动槽,所述推动槽上插有一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端通过螺栓以及挡圈设置在推动槽上并能在推动槽上做横向往复运动,连接柱另一端连接有刀片组件,所述连接杆中部还设有一轨迹槽,轨迹螺钉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轨迹槽内,另一端贴靠在设置于壳体上的弧形轨迹挡片上。在上述的一种可调式微型取皮植皮机,所述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均与设有若干与气缸相通的通气孔,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与植皮接触的端面还设有平铺垫片,所述平铺垫片为网状或帯孔的平铺垫片。在上述的一种可调式微型取皮植皮机,所述的刀片组件包括一个刀片连接杆,所述刀片连接杆固定在连接柱上,另一端固定有一刀片固定杆;所述刀片固定杆上固定有刀片。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适用的可控制面积大小小面积和形状且一次性完成取皮、修整、平铺。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中平铺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中,壳体1、真空泵2、气缸连接管3、气缸4、刀槽5、内推管6、推管7、第一凸台8、密封圆环9、密封圈10、第二凸台11、调节旋钮12、调节螺钉13、推送旋钮14、扳机15、自攻螺钉16、回位弹簧17、连接杆18、连接柱20、轨迹槽21、轨迹螺钉22、弧形轨迹挡片23、PCB控制板24、USB供电接口 25、开关26、平铺垫片27、刀片连接杆28、刀片固定杆29。实施例:首先,介绍一下本技术的结构:本技术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I内的真空泵2、通过气缸连接管3与真空泵2连接的气缸4、设置在气缸4内用于调节取皮厚度的调节组件、设置在壳体I内用于去皮的刀片组件、设置在在壳体I内用于驱动刀片组件进行取皮的驱动组件、以及与真空泵2电连接的控制单元。在壳体I前端设有用于放置取皮的刀槽5 ;调节组件包括一个内推管6以及套设在内推管6上的推管7,推管7 —端设有第一凸台8,第一凸台8内设有槽,另一端设有密封圆环9并伸出气缸4外,密封圆环9外壁设有与气缸4内壁接触的密封圈10 ;所述内推管6一端内设有第二凸台11,第二凸台11设置在槽内并与槽的尺寸相适应,另一端伸出气缸4外;第一凸台8和第二凸台11上均与设有若干与气缸4相通的通气孔,所述第一凸台8和第二凸台11的与植皮接触的端面还设有平铺垫片27,所述平铺垫片27为网状或帯孔的平铺垫片27 ;该调节组件还包括一个调节旋钮12 ;调节旋钮12与推管7伸出气缸4的一端螺纹连接;该调节旋钮12内还有一调节螺钉13,调节螺钉13 —端与内推管6伸出气缸4的一端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出调节旋钮12外固定一推送旋钮14 ;该调节旋钮12上端面设有固定槽,推送旋钮14两端设置在固定槽内并可周向旋转。驱动组件包括一个设置在壳体内的扳机15,扳机15顶端一角通过自攻螺钉16设置在壳体I上并能绕自攻螺钉16旋转;扳机15顶端另一角铰接一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与上述刀片组件连接;扳机15底端一角通过一回位弹簧17与壳体I固定;扳机15底端另一角伸出壳体I外;连接组件包括一个连接杆18,连接杆一端与扳机15顶端铰接,另一端设有一推动槽,推动槽上插有一连接柱20,连接柱20 —端通过螺栓以及挡圈设置在推动槽上并能在推动槽上做横向往复运动,连接柱20另一端连接有刀片组件;连接杆18中部还设有一轨迹槽21,轨迹螺钉2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轨迹槽21内,另一端贴靠在设置于壳体I上的弧形轨迹挡片23上;刀片组件包括一个刀片连接杆28,所述刀片连接杆28固定在连接柱2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微型取皮植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真空泵(2)、通过气缸连接管(3)与真空泵(2)连接的气缸(4)、设置在气缸(4)内用于调节取皮厚度的调节组件、设置在壳体(1)内用于去皮的刀片组件、设置在在壳体(1)内用于驱动刀片组件进行取皮的驱动组件、以及与真空泵(2)电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与真空泵(2)电连接的PCB控制板(24)、与PCB控制板(24)连接的USB供电接口(25)以及与PCB控制板(24)连接的开关(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微型取皮植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I)、设置在壳体(I)内的真空泵(2)、通过气缸连接管(3)与真空泵(2)连接的气缸(4)、设置在气缸(4)内用于调节取皮厚度的调节组件、设置在壳体(I)内用于去皮的刀片组件、设置在在壳体(I)内用于驱动刀片组件进行取皮的驱动组件、以及与真空泵(2)电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与真空泵(2)电连接的PCB控制板(24)、与PCB控制板(24)连接的USB供电接口(25)以及与PCB控制板(24)连接的开关(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微型取皮植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I)前端设有用于放置取皮的刀槽(5);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一个内推管(6)以及套设在内推管(6)上的推管(7),所述的推管(7)—端设有第一凸台(8),所述第一凸台(8)内设有槽,另一端设有密封圆环(9)并伸出气缸(4)外,所述密封圆环(9)外壁设有与气缸(4)内壁接触的密封圈(10);所述内推管(6)—端内设有第二凸台(11),所述第二凸台(11)设置在槽内并与槽的尺寸相适应,另一端伸出气缸(4)外;该调节组件还包括一个调节旋钮(12);所述调节旋钮(12)与推管(7)伸出气缸(4)的一端螺纹连接;该调节旋钮(12)内还有一调节螺钉(13),所述调节螺钉(13)—端与内推管(6)伸出气缸(4)的一端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出调节旋钮(12)外固定一推送旋钮(14);该调节旋钮(12)上端面设有固定槽,所述推送旋钮(14)两端设置在固定槽内并可周向旋转。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元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元文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