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组件、电机、电器设备和装配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128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电机、电器设备和装配治具。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和多个第一磁性件,多个第一磁性件中每个磁性件的径向截面呈环状,沿轴向布置,套设于转轴;其中,多个第一磁性件中相邻的两个磁性件的充磁方向在转轴的周向上具有夹角。在转轴的周向上具有夹角。在转轴的周向上具有夹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组件、电机、电器设备和装配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转子组件、电机、电器设备和装配治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相关技术中,高速电机广泛应用于家电、车辆、工业等领域,电机作为动力来源,电机中的转子结构采用的是一体化的结构,但是一体化的转子极大地限制了电机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转子组件。
[000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机。
[0006]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电器设备。
[0007]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装配治具。
[0008]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和多个第一磁性件,多个第一磁性件中每个磁性件的径向截面呈环状,沿轴向布置,套设于转轴;其中,多个第一磁性件中相邻的两个磁性件的充磁方向在转轴的周向上具有夹角。
[0009]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和多个第一磁性件。多个第一磁性件中每个磁性件的径向截面呈环状,以使磁性件的呈环形,多个第一磁性件沿轴向布置,套设于转轴,以实现对多个第一磁性件的安装和固定。多个第一磁性件中相邻的两个磁性件的充磁方向在转轴的周向上具有夹角,即当多个第一磁性件在安装后相邻的两个磁性件存在磁极偏差角,进而通过调整多个磁性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多个磁性件的充磁方向在周向上具备一定的夹角,从而可以提升电机的效率。
[0010]具体地,在转子组件设置多个第一磁性件,即采用分段式的永磁体,分段式的永磁体相较于一体的永磁体能够大大降低涡流损耗,有利于电磁效率的提升和转子温升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永磁体高温退磁、过温碎裂等风险,提高电机可靠性。转子组件限制了多个第一磁性件安装偏差角度,一方面能够不损失输出性能,一方面能够在物理层面上增大超前角,从而提升电磁效率。
[0011]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转子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转子组件还包括保护套,保护套套设于多个第一磁性件在径向上的外侧和在轴向上的两端。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子组件中还设置有保护套。保护套套设于多个第一磁性件在径向上的外侧和在轴向上的两端,以实现对保护套的安装和固定,保护套可以包覆于多个第一磁性件的外侧,使得多个第一磁性件在轴向和径向上进行定位,以使保护套对多个第
一磁性件沿轴向上的窜动进行限制,以保证多个第一磁性件安装后的稳定性。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保护套为导磁保护套或非导磁保护套。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保护套为导磁保护套或非导磁保护套,即本申请中将保护套设置为导磁保护套或非导磁保护套,保护套都可以对多个第一磁性件在轴向和径向上进行定位,以使保护套对多个第一磁性件沿轴向上的窜动进行限制,以保证多个第一磁性件安装后的稳定性。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一磁性件在轴向上的厚度相等。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一磁性件在轴向上的厚度相等,即多个第一磁性件中每个磁性件为尺寸相同、大小相同的磁性件,因此多个第一磁性件在充磁安装后提升磁场的稳定性,并且便于同时对多个第一磁性件进行加工,降低加工的成本。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一磁性件包括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沿轴向排列;其中,在第二永磁体的一个径向截面上,以第二永磁体的轴线与径向截面的交点为坐标系的原点,第二永磁体的充磁方向为坐标系的X轴,经过原点且与X轴垂直的方向为坐标系的Y轴,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在坐标系内的投影所呈的象限角大于等于

10度,且小于等于3度,第三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在坐标系内的投影所呈的象限角大于等于

18.5度,且小于等于3度。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一磁性件包括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沿轴向排列,以实现对单个永磁体的安装。在第二永磁体的一个径向截面上,以第二永磁体的轴线与径向截面的交点为坐标系的原点,第二永磁体的充磁方向为坐标系的X轴,经过原点且与X轴垂直的方向为坐标系的Y轴,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在坐标系内的投影所呈的象限角θ1大于等于

10度,且小于等于3度,第三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在坐标系内的投影所呈的象限角θ2大于等于

18.5度,且小于等于3度,通过调整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在坐标系内的投影所呈的象限角范围和第三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在坐标系内的投影所呈的象限角范围,进而实现对多个磁性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整,通过将θ1设置为大于等于

10度且小于等于3度,θ2大于等于

18.5度,且小于等于3度,从而可以提升电机的效率。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在坐标系内的投影所呈的象限角大于等于

10度,且小于0;第三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在坐标系内的投影所呈的象限角大于等于

18.5度,且小于0。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在坐标系内的投影所呈的象限角大于等于

10度,且小于0;第三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在坐标系内的投影所呈的象限角大于等于

18.5度,且小于0,即相邻的两个第一磁性件的充磁方向是具有磁极偏差角的,并且以转子组件旋转方向为正方向,即磁极偏差角滞后转子组件的旋转方向的角度,即负角度,因此可以进一步提升电机的效率。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一磁性件中每个磁性件的内壁设置有向远离多个第一磁性件的轴线方向凹陷的定位凹槽,多个第一磁性件的定位凹槽沿轴向相对设置。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一磁性件中每个磁性件的内壁设置有向远离多个第一磁性件的轴线方向凹陷的定位凹槽,以实现在每个第一磁性件上设置相应地定位结构,进而
便于对多个第一磁性件进行安装,多个第一磁性件的定位凹槽沿轴向相对设置,即相对设置的定位凹槽可以进一步提升多个第一磁性件在安装后的稳定性。
[0024]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转子组件还包括间隔部件,间隔部件设置于多个第一磁性件中相邻的磁性件之间;其中,间隔部件为非导磁部件。
[0025]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子组件还包括间隔部件。间隔部件设置于多个第一磁性件中相邻的磁性件之间,通过设置间隔部件对多个第一磁性件中相邻的磁性件进行隔离,并且,间隔部件采用非导磁部件制作,切断多个第一磁性件中相邻磁性件的轴向磁通回路,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多个第一磁性件间的轴向涡流损耗。
[0026]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多个第一磁性件,所述多个第一磁性件中每个磁性件的径向截面呈环状,沿轴向布置,套设于所述转轴;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磁性件中相邻的两个磁性件的充磁方向在所述转轴的周向上具有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多个第一磁性件在径向上的外侧和在轴向上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为导磁保护套或非导磁保护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磁性件在轴向上的厚度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磁性件包括: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第三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和所述第三永磁体沿轴向排列;其中,在所述第二永磁体的一个径向截面上,以所述第二永磁体的轴线与所述径向截面的交点为坐标系的原点,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充磁方向为所述坐标系的X轴,经过所述原点且与所述X轴垂直的方向为所述坐标系的Y轴,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在所述坐标系内的投影所呈的象限角大于等于

10度,且小于等于3度,所述第三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在所述坐标系内的投影所呈的象限角大于等于

18.5度,且小于等于3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在所述坐标系内的投影所呈的象限角大于等于

10度,且小于0;所述第三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在所述坐标系内的投影所呈的象限角大于等于

18.5度,且小于0。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磁性件中每个磁性件的内壁设置有向远离所述多个第一磁性件的轴线方向凹陷的定位凹槽,所述多个第一磁性件的定位凹槽沿轴向相对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部件,所述间隔部件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磁性件中相邻的磁性件之间;其中,所述间隔部件为非导磁部件。9.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谷雨秦向南江记凯胡义明兰海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