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子组件、电机、电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电机包括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体,永磁体沿转子铁芯的周向布置,定子组件能够在通电的情况下驱动转子组件。
2、在相关技术中,电机的极数取决于转子组件的永磁体的数量,每个永磁体对应电机的一极,或每组永磁体对应电机的一极,该种永磁体的布置方式会导致电机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转子组件。
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机。
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电器。
5、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车辆。
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转子组件用于电机,电机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套设于定子组件的外侧,转子组件包括多个铁芯块和多组磁性组件。多个铁芯块沿周向布置;多组磁性组件沿周向布置,多组磁性组件中每组磁性组件包括至少三个磁性件,至少三个磁性件中至少一个磁性件设置于多个铁芯块的内周,至少两个磁性件设置于多个铁芯块中相邻的两个铁芯块之间。
7、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转子组件,用于电机,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该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套设于定子组件的外侧,转子组件作为外转子输出动力。
8、转子组件包括多个铁芯块和多组磁性组件,多个铁芯块沿周向布置,进而形成转子铁芯,能够对多
9、常规spoke(轮辐)电机相较于spm(磁钢表贴)电机,由于聚磁效应,性能提高,但整体充磁存在难度。本专利技术由于减少spoke切向充磁的磁性件的使用数量,使得多组磁性组件在整体充磁时更方便,降低多组磁性组件的充磁难度,同时也保证性能要求,提升多组磁性组件的充磁效率,进而提升电机的制造效率。
10、减少磁性件的使用数量还可使得磁性件的装配工艺得到简化,缩短各个转子组件装配磁性组件所需的时长,进一步提升电机的制造效率。
11、进一步地,多个铁芯块中相邻的两个铁芯块之间能够形成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沿转子组件的径向延伸。多个铁芯块中至少一个铁芯块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沿转子铁芯的周向延伸。至少三个磁性件中设置于多个铁芯块的内周的磁性件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至少三个磁性件中设置于相邻的两个铁芯块之间的磁性件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该种磁性件的设置方式能够使得磁性件的数量小于电机的极数。
12、具体地,一个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的磁性件、两个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的磁性件与多个铁芯块相配合,能够形成极数为四的转子组件。
13、两个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的磁性件、两个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的磁性件与多个铁芯块相配合,能够形成极数为六的转子组件。
14、两个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的磁性件、四个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的磁性件与多个铁芯块相配合,能够形成极数为八的转子组件。
15、四个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的磁性件、四个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的磁性件与多个铁芯块相配合,能够形成极数为十二的转子组件。
16、三个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的磁性件、四个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的磁性件与多个铁芯块相配合,能够形成极数为十的转子组件。
17、进一步地,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之间存在气隙。
18、进一步地,多个铁芯块在至少三个磁性件之间形成硅钢极。
19、具体地,磁性件为永磁体。
20、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转子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多组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组件和/或第二磁性组件,第一磁性组件和/或第二磁性组件沿周向布置。
22、在该技术方案中,多组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件和/或第二磁性件组件,第一磁性组件和/或第二磁性组件沿周向布置,进而使得定子组件可通过第一磁性组件和/或第二磁性组件驱动转子组件转动,实现动力的输出。
23、具体地,多组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组件,第一磁性组件的数量为一组或多组。
24、第一磁性组件为一组的情况下,第一磁性组件中的多个磁性件沿多个铁芯块的周向布置于多个铁芯块的内周或相邻的两个铁芯块之间。
25、第一磁性组件为多组的情况下,多组第一磁性组件沿多个铁芯块的周向布置,每组第一磁性组件中的多个磁性件沿多个铁芯块的周向布置于多个铁芯块的内周或相邻的两个铁芯块之间。
26、具体地,多组磁性组件包括第二磁性组件,第二磁性组件的数量为一组或多组。
27、第二磁性组件为一组的情况下,第二磁性组件中的多个磁性件沿多个铁芯块的周向布置于多个铁芯块的内周或相邻的两个铁芯块之间。
28、第二磁性组件为多组的情况下,多组第二磁性组件沿多个铁芯块的周向布置,每组第二磁性组件中的多个磁性件沿多个铁芯块的周向布置于多个铁芯块的内周或相邻的两个铁芯块之间。
29、具体地,多组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第一磁性组件的数量为一组或多组,第二磁性组件的数量为一组或多组。
30、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均为一组的情况下,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沿多个铁芯块的周向布置。第一磁性组件和第二磁性组件中每个磁性件的布置方式与前述布置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1、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均为多组的情况下,多个第一磁性件和多组第二磁性件沿多个铁芯块的周向交替布置,每组第一磁性组件和每组第二磁性组件中每个磁性件的布置方式与前述布置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磁性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和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设置于多个铁芯块的内周;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设置于多个铁芯块中相邻的两个铁芯块之间。
33、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磁性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和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即第一磁性组件包括至少四个磁性件。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沿多个铁芯块的内周布置,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中每个第一磁性件沿周向延伸。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铁芯块之间,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沿转子组件的径向延伸。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与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相配合,形成极数至少为六的转子组件,进而降低转子组件上所需的磁性件的数量。
34、具体地,第一磁性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磁性件和两个第二磁性件,两个第一磁性件中每个第一磁性件的两端所在的位置分别形成一极,两个第二磁性件中每个第二磁性件所在的位置形成一极,共形成六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用于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套设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外侧,所述转子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组件和/或第二磁性组件,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和/或所述第二磁性组件沿周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在周向上沿顺时针排列或沿逆时针交替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中任意两组第一磁性组件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在周向上的排列方向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沿径向充磁,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沿切向充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中相邻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四磁性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磁性件在周向上的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磁性件和所述至少两个第四磁性件在周向上沿顺时针排列或沿逆时针排列。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组件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第二磁性组件中任意两组所述第二磁性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磁性件和所述至少两个第四磁性件在周向上的排列方向相同或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磁性件沿径向充磁,所述至少两个第四磁性件沿切向充磁。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四磁性件中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磁性件相邻的第四磁性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磁性件在径向上的中心线之间的圆心角的弧度大于等于1.4×2×π/(4×k2×n),且小于等于1.6×2×π/(4×k2×n);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四磁性件中相邻的两个第四磁性件在径向上的中心线之间的圆心角的弧度大于等于0.9×2×π/(4×k2×n),且小于等于1.1×2×π/(4×k2×n);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的极对数p、第一磁性组件的数量m和所述第二磁性组件的数量n满足以下关系式:p=m×3×k1+n×2×k2;
16.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
17.一种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1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用于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套设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外侧,所述转子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磁性组件包括第一磁性组件和/或第二磁性组件,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和/或所述第二磁性组件沿周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在周向上沿顺时针排列或沿逆时针交替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组件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第一磁性组件中任意两组第一磁性组件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在周向上的排列方向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沿径向充磁,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沿切向充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中相邻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在径向上的中心线之间的圆心角的弧度大于等于0.9×2×π/(4×k1×m),且小于等于1.1×2×π/(4×k1×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组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四磁性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磁性件在周向上的同一侧。
10.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叔春,程云峰,徐飞,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