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5809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压缩机包括机壳、一级压缩部、二级压缩部和吸气管,机壳上端开设有吸气口,吸气口设于机壳的侧部;一级压缩部设于机壳内,一级压缩部包括第一压缩腔和第一排气口,第一压缩腔通过第一排气口连通机壳的内腔;二级压缩部设于机壳内,二级压缩部包括第二压缩腔;吸气管用于连通吸气口和第二压缩腔。通过将吸气口设置在机壳的侧部位于上端的位置,距离壳体的内腔的油液液面较远,并且第一排气口排出带有油雾的冷媒,油雾惯性较大向上活动,气态的冷媒从侧部的吸气口排出,气态的冷媒和油雾能够自动分离,避免了液体经吸气管进入第二压缩腔,以解决现有的两级压缩机在使用环境恶劣,冷媒沉积时,出现液压缩的问题。压缩的问题。压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压缩
,尤其涉及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两级压缩机由于其可以实现较高的容积效率,同时实现增焓技术,在低温制热和高温制冷场合应用广泛。目前,对于两级压缩的方案,大多采用高背压方案,在技术上相对成熟。而中背压的方案,应用较少。中背压方案的一级排气与壳体内腔连通,壳内压力较小。二级压缩部直接从壳内吸入中间压力气体,进行二级压缩。二级排气通过排气管排出压缩机,不与壳体内腔连通。正常情况下,压缩机能正常运行。
[0003]但是当出现恶劣情况,压缩机运行状态发生变化,冷媒沉积,压缩机壳内液面上升,会导致二级压缩部发生液压缩。如果在恶劣工况下运行时间较长,将会严重影响压缩机性能,甚至压缩机出现可靠性问题,无法工作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压缩机和制冷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两级压缩机在使用环境恶劣,冷媒沉积时,出现液压缩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压缩机,其中所述压缩机包括:
[0006]机壳,沿上下延伸设置,所述机壳上端开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设于所述机壳的侧部;
[0007]一级压缩部,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一级压缩部包括第一压缩腔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压缩腔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所述机壳的内腔;
[0008]二级压缩部,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二级压缩部包括第二压缩腔;以及,
[0009]吸气管,用于连通所述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压缩腔。
[0010]可选地,所述压缩机还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一级压缩部和所述二级压缩部的活塞活动;
[0011]所述电机组件位于所述吸气口的下方,所述吸气口与所述电机组件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10mm≤d≤20mm。
[0012]可选地,所述一级压缩部设于所述机壳靠下的位置,所述第一排气口设于所述一级压缩部的顶部。
[0013]可选地,所述机壳上还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压缩腔连通,所述吸气管连通所述吸气口和所述进气口,且设于所述机壳的外侧。
[0014]可选地,所述压缩机还包括气液分离器和送气管,所述送气管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冷媒输出口和所述一级压缩部的冷媒输入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用于将气态的冷媒分离,并将气态的冷媒通过所述送气管输送至所述第一压缩腔。
[0015]可选地,所述送气管的管径为D1,所述吸气管的最小截面处对应的管径为D2,其中,D1>D2。
[0016]可选地,所述机壳内还形成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与所述二级压缩部的排气口连通。
[0017]可选地,所述压缩机还包括增焓组件,所述增焓组件用于向流入所述第二压缩腔的冷媒中补充冷媒。
[0018]可选地,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用于向所述一级压缩部提供冷媒的气液分离器;
[0019]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增焓组件与所述吸气管在所述机壳的周向上呈间隔布设。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
[0021]机壳,沿上下延伸设置,所述机壳上端开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设于所述机壳的侧部;
[0022]一级压缩部,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一级压缩部包括第一压缩腔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压缩腔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所述机壳的内腔;
[0023]二级压缩部,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二级压缩部包括第二压缩腔;以及,
[0024]吸气管,用于连通所述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压缩腔。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级压缩部将第一压缩腔内的气态的冷媒压缩后经第一排气口排至所述机壳的内腔,所述机壳的内腔内的冷媒经所述吸气口通过吸气管输送至第二压缩腔,二级压缩部将所述第二压缩腔内的冷媒进行压缩后排出,因所述吸气口设于所述机壳的上端,距离所述机壳内的最高液面距离较大,在冷媒沉积,所述机壳内的液面上升时,油液和液态冷媒不会浸入至所述吸气口处,避免了液体经吸气管进入第二压缩腔。并且在所述第一排气口排出冷媒时会带出部分雾化的油液,因所述二级压缩部在做功时会形成负压,使得气态的冷媒自所述吸气口被吸入至所述吸气管内,因将所述吸气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侧部,导致气态的冷媒气流方向发生变化,从竖直向上的方向变为水平方向,而雾状油液由于惯性较大,会继续向上活动,从而与气态的冷媒能够实现自动分离,更好的避免出现油液经吸气管进入第二压缩腔,出现液压缩。通过将所述吸气口设置在机壳的侧部位于上端的位置,以解决现有的两级压缩机在使用环境恶劣,冷媒沉积时,出现液压缩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缩机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的压缩机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0029]附图标号说明:
[0030][0031][0032]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5]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6]两级压缩机由于其可以实现较高的容积效率,同时实现增焓技术,在低温制热和高温制冷场合应用广泛。目前,对于两级压缩的方案,大多采用高背压方案,在技术上相对成熟。而中背压的方案,应用较少。中背压方案的一级排气与壳体内腔连通,壳内压力较小。二级压缩部直接从壳内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沿上下延伸设置,所述机壳上端开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设于所述机壳的侧部;一级压缩部,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一级压缩部包括第一压缩腔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压缩腔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所述机壳的内腔;二级压缩部,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二级压缩部包括第二压缩腔;以及,吸气管,用于连通所述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压缩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一级压缩部和所述二级压缩部的活塞活动;所述电机组件位于所述吸气口的下方,所述吸气口与所述电机组件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10mm≤d≤2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压缩部设于所述机壳靠下的位置,所述第一排气口设于所述一级压缩部的顶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还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压缩腔连通,所述吸气管连通所述吸气口和所述进气口,且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钊高强吴多更童为政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