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盒气密性双工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5492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盒气密性双工位检测装置,包括主框架,主框架上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导轨上安装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导轨下安装有往复气缸,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均设置有左移和右移开关,往复气缸控制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在导轨上向左或向右移动,第一工位、第二工位顶面上分别设置有法兰面密封胶条,第一工位、第二工位面上分别安装有多个定位块,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侧面气缸,侧面气缸输出端安装有用于封堵电池盒接插口的堵头,所述主框架中部上安装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上安装有气密检测仪。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精准、快速的对产品进行定位装配,能够有效的提高检测质量,极大程度的提高检测效率。高检测效率。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盒气密性双工位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密性检测领域,尤其涉及电池盒气密性双工位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盒需要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制造蓄电池盒时需要对电池盒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检测时需要先将电池盒定位在工位上并确保电池盒的密闭性然后使用气密检测仪进行检测,检测仪检测时长大概需要1~2分钟,检测结束后移除气密检测仪后取下电池盒,再在工位上放入下一件电池盒进行检测,由于在工位上装配电池盒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导致检测过程的时间成倍增加,检测效率很低,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此外,现有技术的检测设备在对电池盒进行定位时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将电池盒定位好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如何精准、快速的将电池盒定位在工位上,如何改善检测方式提高检测效率成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预装配待检测测电池盒的双工位电池盒气密性检测装置,旨在解决检测电池盒气密性效率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盒气密性双工位检测装置,包括主框架,主框架上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导轨上安装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导轨下安装有往复气缸,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均设置有左移和右移开关,往复气缸控制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在导轨上向左或向右移动,第一工位、第二工位顶面上分别设置有法兰面密封胶条,第一工位、第二工位面上分别安装有多个定位块,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侧面气缸,侧面气缸输出端安装有用于封堵电池盒接插口的堵头,所述主框架中部上安装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上安装有气密检测仪。
[0005]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压紧装置包括方形支架和压紧气缸,压紧气缸安装在支架上方,支架的四个脚与主框架固定连接,支架顶面上竖直安装有导套,导套内安装有导柱,导柱下端安装有推板,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端还安装有推杆,推杆的下端与所述推板连接。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推板上设置有多个螺孔,螺孔上安装有密封压柱。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主框架两端内侧设置有防撞限位装置,防撞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杆,限位杆上设置有弹性结构。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之双工位电池盒气密性检测装置,能够精准、快速的对产品进行定位装配,能够有效的提高检测质量,双工位的设计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安排检测工序,合理的装配检测工序能极大程度的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所述电池盒气密性双工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所述电池盒气密性双工位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2]实施例:
[0013]如图1、2所示的电池盒气密性双工位检测装置,包括主框架1,主框架1上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2,导轨采用铝合金制作以提高顺滑程度和使用耐久度,导轨可采用倒“T”型或“工”字型导轨,导轨上安装有第一工位3和第二工位4,导轨下安装有往复气缸,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均设置有左移和右移开关,以控制第一工位或第二工位向左移动或者向右移动,往复气缸驱动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在导轨上向左或向右移动,第一工位、第二工位顶面上分别设置有法兰面密封胶条5,工位上的法兰密封胶条与产品上的法兰密封胶条相对应,第一工位、第二工位面上分别安装有多个定位块6,优选的采用四个定位块,定位块位置的设定与产品相对应,用以产品的内侧,保证装件位置的一致性,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侧面气缸7,侧面气缸输出端安装有用于封堵电池盒接插口的堵头,堵头用于将产品两端接插口密封,使产品内腔与工位面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所述主框架中部上安装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上安装有气密检测仪8。
[0014]优选的,压紧装置包括方形支架9和压紧气缸10,压紧气缸安装在支架上方,支架的四个脚与主框架固定连接,支架顶面上竖直安装有导套,导套内安装有导柱,导柱下端安装有推板11,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端还安装有推杆13,推杆13的下端与所述推板连接,采用压紧气缸通过推杆带动推板使得压紧装置下压时的压力均匀,确保产品受压力度均匀,提高产品法连密封胶条与工位上的法兰密封胶条的紧密性。
[0015]优选的,所述推板上设置有多个螺孔,螺孔上安装有密封压柱12,通过密封压住能够更好地压紧产品。
[0016]优选的,所述主框架两端内侧设置有防撞限位装置,防撞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杆14,限位杆上设置有弹性结构15,避免工位脱轨。
[0017]利用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盒气密性双工位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a、把产品分别安装在第一工位、第二工位上,并利用定位块限制产品的内侧,保证装件位置的一致性;同时产品的法兰面会自动对齐法兰面密封胶条,给后续检测密封创造条件。
[0019]b、按动第一工位的右移开关,第一工位移动至检测位置(工位的台面在往复气缸的带动下沿着导轨移动至中部待检位置),压紧装置工作,(在压紧气缸带动推板带动密封压柱下移至产品的法兰面凹槽上并压紧密封,此时触发感应装置停止下行),密封压柱将产品法兰面凹槽压紧,使得产品上的法兰密封胶条与工位上的法兰密封胶条紧密贴合,同时侧面气缸工作推动堵头将产品两端接插口密封,此时气密检测仪接收信号给产品进行气密检测,气密检测仪控制气泵向产品内充气,充气使得产品内气压为3.5kpa,并在该气压下保压20s,然后在之后的60s内监测气压变化,气压变化量小于100pa为合格,气密性检测仪亮
绿灯,反之不合格亮红灯。
[0020]c、在第一工位上产品检测完成后,按动第一工位的左移开关将第一工位移出检测位置,此时取下第一工位上的产品,在此同时按动第二工位的左移开关,第二工位进入检测位置,压紧装置压紧工位上的产品,侧面气缸工作压紧产品两端接插口密封,对第二工位上的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利用第二工位上的产品进行检测的时间,在第一工位上进行产品装件,在第二工位检测完成退出后,可直接控制第一工位进入检测位置进行检测,如此循环。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盒气密性双工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主框架上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导轨上安装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导轨下安装有往复气缸,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均设置有左移和右移开关,往复气缸控制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在导轨上向左或向右移动,第一工位、第二工位顶面上分别设置有法兰面密封胶条,第一工位、第二工位面上分别安装有多个定位块,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侧面气缸,侧面气缸输出端安装有用于封堵电池盒接插口的堵头,所述主框架中部上安装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上安装有气密检测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贺鸣杨成县韦龙政岑志威曾小明覃家塔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奥德永兴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