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充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4851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充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包括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连接于电池包的正极,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的负极连接于电池包的负极;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负极连接于电池包的负极;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控制模块发送控制驱动模块执行的信号,驱动模块包括至少一相桥臂,桥臂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上桥臂连接电池包的正极,下桥臂连接电池包的负极;以及电感,电感的一端连接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桥臂的中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充电装置能够对电池包进行升压充电,而且具有两个直流充电接口,能够提升充电功率。能够提升充电功率。能够提升充电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充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包充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电池包充电装置通常设有直流充电接口,且能够通过直流充电接口为电池进行充电,但是,由于电池包充电装置的结构设置不合理,以及受到电池包充电装置的充电功率限制,导致整车快速充电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充电装置,该电池包充电装置不仅能够对电池包进行升压充电,而且具有两个直流充电接口,能够提升充电功率,缩短充电时间。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充电装置的车辆。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包充电装置,包括:第一直流充电接口,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连接于电池包的正极,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第二直流充电接口,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发送控制所述驱动模块执行的信号,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至少一相桥臂,所述桥臂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所述上桥臂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所述下桥臂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以及电感,所述电感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桥臂的中点。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充电装置不仅能够对电池包进行升压充电,而且具有两个直流充电接口,能够提升充电功率,缩短充电时间。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感为电机的至少一相绕组。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感为电机的三相绕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三相桥臂,三相所述桥臂分别包括所述上桥臂和所述下桥臂,三相所述上桥臂汇接后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连接,三相所述下桥臂汇接后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连接;所述三相绕组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三相所述桥臂的中点,所述三相绕组的另一端汇接后通过N线连接于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一正极接触器,所述第一正极接触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和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电阻,所述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以及第二正极接触器,所述第二正极接触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和所述电阻的另一端。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一负极接触器,所
述第一负极接触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包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的负极;以及第一霍尔,所述第一负极接触器和所述电池包的负极之间通过第一导电结构连接,所述第一霍尔套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充电装置还包括:升压电容,所述升压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和所述电感的所述一端,所述升压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三正极接触器,所述第三正极接触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和所述升压电容的所述一端;以及第二负极接触器,所述第二负极接触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包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负极。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充电装置还包括:第四正极接触器,所述第四正极接触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升压电容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三正极接触器,所述第四正极接触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感的所述一端;以及第二霍尔,所述第四正极接触器和所述第三正极接触器之间通过第二导电结构连接,所述第二霍尔套设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充电装置还包括:X电容,所述X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和负极。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一负极保险,所述第一负极保险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下桥臂连接。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充电装置还包括:PTC,所述PTC的正极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连接,所述PTC的负极通过第二负极保险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连接;以及空调压缩机,所述空调压缩机的正极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连接,所述空调压缩机的负极通过第三负极保险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连接。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充电装置还包括:交流充电接口;车载充电机,所述车载充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充电接口连接;以及DC/DC模块,所述DC/DC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车载充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C/DC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包连接;以及第四负极保险,所述DC/DC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四负极保险与所述电池包连接。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一磁环,所述电池包与所述桥臂之间通过第三导电结构连接,所述第一磁环环绕所述第三导电结构;以及第二磁环,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通过第四导电结构与所述电池包和所述电感连接,所述第二磁环环绕于所述第四导电结构。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一Y电容,所述第一Y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Y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二Y电容,所述第二Y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Y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三Y电容,所述第三Y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Y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四Y电容,所述第四Y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Y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0020]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所述的电池包充电装置。
[0021]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充电装置,不仅能够对电池包进行升压充电,而且具有两个直流充电接口,能够提升充电功率,缩短充电时间。
[002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4]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充电装置的原理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电池包充电装置1、电池包2、
[0027]第一直流充电接口100、第二直流充电接口200、
[0028]控制单元300、控制模块310、驱动模块320、桥臂321、上桥臂322、下桥臂323、电机330、
[0029]电感40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流充电接口,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连接于电池包的正极,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第二直流充电接口,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发送控制所述驱动模块执行的信号,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至少一相桥臂,所述桥臂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所述上桥臂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所述下桥臂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以及电感,所述电感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桥臂的中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为电机的至少一相绕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为电机的三相绕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三相桥臂,三相所述桥臂分别包括所述上桥臂和所述下桥臂,三相所述上桥臂汇接后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连接,三相所述下桥臂汇接后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连接;所述三相绕组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三相所述桥臂的中点,所述三相绕组的另一端汇接后通过N线连接于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正极接触器,所述第一正极接触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和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电阻,所述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以及第二正极接触器,所述第二正极接触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和所述电阻的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负极接触器,所述第一负极接触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包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的负极;以及第一霍尔,所述第一负极接触器和所述电池包的负极之间通过第一导电结构连接,所述第一霍尔套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压电容,所述升压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和所述电感的所述一端,所述升压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正极接触器,所述第三正极接触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正极和所述升压电容的所述一端;以及第二负极接触器,所述第二负极接触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包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凤传张星春李江浩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