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生产超薄柔性玻璃的电加热铂金料道冷却单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72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生产超薄柔性玻璃的电加热铂金料道冷却单元结构,包括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的外表面焊接设置有非穿透式热电偶,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保温瓦,加热保温瓦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瓦槽,加热瓦槽内嵌有加热铂金丝,加热铂金丝的外漏段与非穿透式热电偶连接,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涂层单元,从而降低在玻璃液的冷却过程中,减小玻璃液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温差,提高了热均匀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残次品的生成。成。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生产超薄柔性玻璃的电加热铂金料道冷却单元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加热铂金料道冷却单元生产超薄柔性玻璃
,涉及一种适用于生产超薄柔性玻璃的电加热铂金料道冷却单元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溢流下拉法生产柔性玻璃的过程中,即便是均化很好的玻璃液也不能立刻成型,这是因为溢流下拉法的成型方法对玻璃液的温度、黏度有一定的要求。均化好的玻璃液黏度比成型所需的黏度要低,为了使玻璃液顺利达到成型所需的温度和黏度就必须要对玻璃液进行冷却。在玻璃液的冷却过程中,铂金料道的冷却单元内不同位置的玻璃液之间或多或少总会存在一定的温度差,也就是玻璃液存在热不均匀性。当这种热不均匀性超过某一个范围时,会对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在玻璃液的冷却过程中,其温度、黏度、气氛的性质和分压与前阶段相比有了很大的差距和变化,因而打破了玻璃液原有的气液相之间的平衡,使得存在一定的温差,导致玻璃液存在热不均匀性,从而影响生产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生产超薄柔性玻璃的电加热铂金料道冷却单元结构,从而降低在玻璃液的冷却过程中,减小玻璃液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温差,提高了热均匀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残次品的生成。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适用于生产超薄柔性玻璃的电加热铂金料道冷却单元结构,包括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所述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的外表面焊接设置有非穿透式热电偶,所述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保温瓦,加热保温瓦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瓦槽,所述加热瓦槽内嵌有加热铂金丝,所述加热铂金丝的外漏段与非穿透式热电偶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涂层单元。
[0007]优选的,所述涂层单元的厚度为0.5~1.0mm,涂层单元采用弥散锆材质。
[0008]优选的,所述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与加热保温瓦之间设置有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采用粉末氧化铝材质。
[0009]优选的,所述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的厚度为0.8~1.2mm。
[0010]优选的,所述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为异型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加热瓦槽呈螺旋状排布在加热瓦槽的内壁上。
[0012]优选的,所述加热铂金丝的两端的外漏段相互缠绕与非穿透式热电偶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非穿透式热电偶采用R型热电偶。
[0014]优选的,所述加热保温瓦采用氧化铝质材质,所述加热铂金丝的直径为2.5~
5.0mm,所述加热铂金丝采用铂金材质,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采用铂铑合金材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生产超薄柔性玻璃的电加热铂金料道冷却单元结构,通过在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监测测量冷却单元铂金料道内玻璃液温度梯度变化的非穿透式热电偶和加热保温瓦,从而降低在玻璃液的冷却过程中,减小玻璃液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温差,提高了热均匀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残次品的生成。此外,本技术设计的冷却单元的结构设计满足了玻璃液在有一个相对的静态充分混合的时间,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冷却单元内不同位置的玻璃液之间的温差,进一步提高热均匀性。
[0017]进一步,本技术在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上设置有用来保护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免于被氧化和污染的涂层单元。
[0018]进一步,本技术在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与加热保温瓦之间填充的用于吸收高温下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和加热保温瓦膨胀的缓冲材料,进一步减小了温差。
[0019]进一步,本技术在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为椭圆形结构,可以使冷却单元铂金料道玻璃液的温差更小,热均匀性更好,分区控制玻璃液的温度变得更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电加热铂金料道冷却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电加热铂金料道冷却单元的涂层单元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加热保温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加热保温瓦的剖面结构主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加热铂金丝的排布位置图;
[0025]图6为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及连接口位置图;
[0026]图7为本技术的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结构图;
[0027]图8为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与非穿透式热电偶连接关系图;
[0028]图9为实施例中玻璃液的温度在圆形和椭圆形的差异图;
[0029]图中: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1,涂层单元2,非穿透式热电偶3,加热保温瓦4,加热瓦槽5,加热铂金丝6,连接口7。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31]随着电子信息显示技术的不断革新,玻璃基板向着超薄化、易卷绕、可穿戴的方向发展,这就对玻璃基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柔性玻璃是一种具有优良的弯曲性能,且非常柔韧的玻璃,其既具玻璃的硬度、透光率、耐热性、电气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又具有像塑料一样的可随意弯曲的柔韧性的优点,其厚度≤0.1mm,能满足电子产品智能化及轻薄化的要求,成为未来新型显示器件的发展方向。对柔性玻璃而言,其整板的厚度差、翘曲、平整度、微观波纹度、内在缺陷和表面缺陷及隐形擦划伤等理化性能要求更高。铂金料道的冷却单元的主要作用是将热不均匀性的玻璃液经过加热进行冷却,将具有化学均匀性、无缺陷的
合格的玻璃液的温度调整到符合成型工艺技术需求的温度。
[0032]因此,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生产超薄柔性玻璃的电加热铂金料道冷却单元结构包括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1,如图8所示,非穿透式热电偶3为2对分别焊接在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1上,所述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1的外表面焊接设置有非穿透式热电偶3,其中在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1表面的顶部中央和侧部中央焊接非穿透式热电偶3用于监测测量冷却单元铂金料道内玻璃液温度梯度变化,所述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保温瓦4,加热保温瓦4环绕在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1表面的四周,如图4和图5所示,如图3所示,加热保温瓦4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瓦槽5,所述加热瓦槽5内嵌有加热铂金丝6,按一定规律镶嵌排布于冷却单元铂金料道四周加热瓦槽5内的加热铂金丝6,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口7,所述连接口7为异型结构,所述加热铂金丝6的外漏段与非穿透式热电偶3连接。
[0033]作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1材质是用0.8~1.2mm厚、椭圆形结构的铂铑合金焊接而成。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1的长轴与短轴长度比为2:1~3.5:1。椭圆形的铂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生产超薄柔性玻璃的电加热铂金料道冷却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1),所述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1)的外表面焊接设置有非穿透式热电偶(3),所述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保温瓦(4),加热保温瓦(4)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瓦槽(5),所述加热瓦槽(5)内嵌有加热铂金丝(6),所述加热铂金丝(6)的外漏段与非穿透式热电偶(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生产超薄柔性玻璃的电加热铂金料道冷却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涂层单元(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适用于生产超薄柔性玻璃的电加热铂金料道冷却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单元(2)的厚度为0.5~1.0mm,涂层单元(2)采用弥散锆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生产超薄柔性玻璃的电加热铂金料道冷却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铂金料道本体(1)与加热保温瓦(4)之间设置有缓冲单元,所述缓冲单元采用粉末氧化铝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生产超薄柔性玻璃的电加热铂金料道冷却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锋斌孙钢智王昭杰赵宇峰闵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彩虹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