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液通道加热系统及加热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704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液通道加热系统及加热方法,属于玻璃液加热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博客玻璃液通道、保温装置、加热装置和检测装置;保温装置包括沿玻璃液通道轴向均布若干间隔设置的U字型加热棒,U字型加热棒的弯曲部分包围玻璃液通道且弯曲半径大于玻璃液通道的管径;每对U字型加热棒包括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每个U字型加热棒单独控制,实现玻璃液通道分段控制温度;位于玻璃液通道不被U字型加热棒包裹区域的热电偶,实时检测监控铂金管道的温度;实现玻璃液通道均匀加热,可以实现精确控制每段玻璃液通道的加热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运用于玻璃液加热场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运用于玻璃液加热场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运用于玻璃液加热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液通道加热系统及加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液通道加热系统及加热方法,属于玻璃液加热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玻璃液通道的加热方法为电流直接加热,向玻璃液通道接通入电流。直接加热玻璃液通道的方式进行玻璃液加热,会存在以下问题:(1)玻璃液通道接入电流会导致铂金损耗加速,(2)电流不均匀导致加热不均匀,(3)铂金腐蚀导致玻璃液不纯净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玻璃液通道加热系统及加热方法,在玻璃液通道内嵌入专用U字型加热棒,改善加热不均匀情况;利用间接加热U字型加热棒而非直接加热玻璃液通道,降低铂金损耗速度,也变相提高玻璃液的纯净度。
[000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玻璃液通道加热系统,包括如下部件:玻璃液通道,其径向截面呈圆形,玻璃液通道的内腔通过有玻璃液,玻璃液经由澄清、冷却、搅拌和均质进入供料仓;保温装置,采用保温结构材料,用于固定加热装置、固定铂金管道和对玻璃液通道起到保温作用;加热装置,包括沿玻璃液通道轴向均布若干间隔设置的U字型加热棒,U字型加热棒的弯曲部分包围玻璃液通道且弯曲半径大于玻璃液通道的管径;每对U字型加热棒包括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检测装置,包括沿玻璃液通道轴向均布若干间隔设置的热电偶,热电偶与U字型加热棒分别位于玻璃液通道的相对两侧;每个U字型加热棒单独控制,实现玻璃液通道分段控制温度;位于玻璃液通道不被U字型加热棒包裹区域的热电偶,实时检测监控铂金管道的温度。/>[0005]本专利技术的玻璃液通道外部增加用于加热控制的保温装置、加热装置和检测装置,其中保温装置一方面是起到固定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给加热装置提供保温效果。最核心的是加热装置,利用左右对称设置的U字型加热棒,间隔排布后,经过实验验证,玻璃液通道的受热均匀,玻璃液先经过第一加热棒的半个圆区域,继续向前再接触另外第二加热棒的半个圆区域,依次交替进行。在加热的半个区域对面中心处设置有检测装置,利用相邻两个同向的第一加热棒、或者相邻两个同向的第二加热棒之间的非加热区域,热电偶及时获取该处区域内的温度。
[0006]优选地,所述U字型加热棒的弯曲半径大于玻璃液通道管径10

80mm。U字型加热棒的目的是对玻璃液通道进行加热,从而玻璃液通道将热量均匀传递给玻璃液。避免直接加热玻璃液通道造成的寿命降低,铂金损耗进入玻璃液造成的纯净度降低等问题。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的间距为20mm

80mm之间。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将两根U字型加热棒设置为20mm

80mm,既能保证玻璃液得到足够的温度进行加热,又
能降单独对每根U字型加热棒进行控制,实时温度进行控制。
[0008]优选地,所述保温装置的保温结构材料采用1

2 mm厚的耐热砖。保温结构材料是专用的耐热砖,其用于直径比较小的玻璃液通道外部,其用于加热后的玻璃液通道的保温,以及固定玻璃液通道外部的U字型加热棒。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玻璃液通道加热系统的加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第一加热棒与第二加热棒成对使用且结构完全相同,布置时将U字型开口方向相反设置,沿着玻璃液通道管道方向均匀排布若干对U字型加热棒;S2:玻璃液通道不被U字型加热棒包裹区域、U字型开口中心处设置一个热电偶,用以监控铂金管道的温度;S3:每个U字型加热棒均单独控制,向加热棒通入电流加热。
[0010]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相对于现有的直接对于玻璃液通道进行加热的方法而言,其间接加热U字型加热棒,单独对于玻璃液通道每隔一定距离的U字型加热棒进行温度控制,并根据热电偶采集的温度进行反馈,从而实时检测到玻璃液通道温度的变化,从而保证玻璃液的加热温度是可控且精度比较高的。
[0011]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玻璃液通道分段控制温度,通过将U字型加热棒通入电流加热,避免铂金管道直接通电,减少铂金管道通电损耗等不良,增加玻璃液通道使用寿命。
[0012]正是由于U字型加热棒是可以分段设置的,从而保证了玻璃液通道是可以分段控制温度的;利用加热U字型加热棒,而非加热玻璃液通道,可以提高玻璃液通道的寿命,降低玻璃液通道的能耗。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玻璃液通道内玻璃液接触到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的U字型加热棒的弯曲部分的作用,并沿轴向向前流动形成流体,经过的玻璃液通道处的热电偶实时采集玻璃液的温度。
[0014]对于玻璃液通道起到加热作用的是弯曲部分,弯曲部分每次只作用在玻璃液通道的半个圆区域,从而避免现有的螺旋加热造成的某个区段内温度连续变化不可控的情况。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玻璃液通道加热系统及加热方法,实现玻璃液通道均匀加热,可以实现精确控制每段玻璃液通道的加热温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系统的径向剖视图。
[0017]图2是第一加热棒与第二加热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系统的轴向剖视图。
[0019]图4是现有技术的轴向剖视图。
[0020]图中:1、第一加热棒;2、第二加热棒;3、热电偶;4、保温结构;5、玻璃液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实施例1:如图1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玻璃液通道加热系统,包括如下部件:
玻璃液通道5,其径向截面呈圆形,玻璃液通道5的内腔通过有玻璃液,玻璃液经由澄清、冷却、搅拌和均质进入供料仓;保温装置,采用保温结构4材料,用于固定加热装置、固定铂金管道和对玻璃液通道5起到保温作用;加热装置,包括沿玻璃液通道5轴向均布若干间隔设置的U字型加热棒,U字型加热棒的弯曲部分包围玻璃液通道5且弯曲半径大于玻璃液通道5的管径;每对U字型加热棒包括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一加热棒1和第二加热棒2,如图2所示。
[0023]检测装置,包括沿玻璃液通道5轴向均布若干间隔设置的热电偶3,热电偶3与U字型加热棒分别位于玻璃液通道5的相对两侧;每个U字型加热棒单独控制,实现玻璃液通道5分段控制温度;位于玻璃液通道5不被U字型加热棒包裹区域的热电偶3,实时检测监控铂金管道的温度。
[0024]本专利技术的玻璃液通道5外部增加用于加热控制的保温装置、加热装置和检测装置,其中保温装置一方面是起到固定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给加热装置提供保温效果。最核心的是加热装置,利用左右对称设置的U字型加热棒,间隔排布后,经过实验验证,玻璃液通道5的受热均匀,玻璃液先经过第一加热棒1的半个圆区域,继续向前再接触另外第二加热棒2的半个圆区域,依次交替进行。在加热的半个区域对面中心处设置有检测装置,利用相邻两个同向的第一加热棒1、或者相邻两个同向的第二加热棒2之间的非加热区域,热电偶3及时获取该处区域内的温度。
[0025]优选地,所述U字型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液通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部件:玻璃液通道(5),其径向截面呈圆形,玻璃液通道(5)的内腔通过有玻璃液,玻璃液经由澄清、冷却、搅拌和均质进入供料仓;保温装置,采用保温结构(4)材料,用于固定加热装置、固定铂金管道和对玻璃液通道(5)起到保温作用;加热装置,包括沿玻璃液通道(5)轴向均布若干间隔设置的U字型加热棒,U字型加热棒的弯曲部分包围玻璃液通道(5)且弯曲半径大于玻璃液通道(5)的管径;每对U字型加热棒包括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一加热棒(1)和第二加热棒(2);检测装置,包括沿玻璃液通道(5)轴向均布若干间隔设置的热电偶(3),热电偶(3)与U字型加热棒分别位于玻璃液通道(5)的相对两侧;每个U字型加热棒单独控制,实现玻璃液通道(5)分段控制温度;位于玻璃液通道(5)不被U字型加热棒包裹区域的热电偶(3),实时检测监控铂金管道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液通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字型加热棒的弯曲半径大于玻璃液通道(5)管径10

8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液通道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棒(1)和第二加热棒(2)的间距为20mm

80mm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晓李一王光祥杨振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