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磨盘的双端面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101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磨盘的双端面研磨机,涉及研磨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研磨机主体和下磨盘结构,其中研磨机主体的内部与下磨盘结构活动连接;下磨盘结构包括底盘、定位孔、定位盘、磨点和定位插杆,底盘通过定位孔与定位插杆插接的方式与定位盘活动连接,定位盘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磨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研磨机主体和下磨盘结构,解决了双面研磨机磨盘更换麻烦和磨盘浪费的问题。磨机磨盘更换麻烦和磨盘浪费的问题。磨机磨盘更换麻烦和磨盘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磨盘的双端面研磨机


[0001]本技术属于研磨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磨盘的双端面研磨机。

技术介绍

[0002]研磨机是用涂上或嵌入磨料的研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的磨床。而双面研磨机主要用于两面平行的晶体或其它机械零件进行双面研磨,在进行材料加工时,其上、下研磨盘作相反方向转动,工件在载体内作既公转又自转的游星运动。磨削阻力小不损伤工件,而且两面均匀磨削生产效率高。有光栅厚度控制系统,加工后的产品厚度公差可控制。双面研磨机的装置包括两个研磨盘,游轮,四个电机,太阳轮,修面机等。两者相比较,双面研磨机的构造相对要复杂一些,但是如果需要双面研磨的工件用双面机进行研磨比单面机的效率无形中要快一倍,一般用于光学玻璃行业的硅片、蓝宝石衬底、外延片等材料的加工,但现有的双面研磨机在实际加工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现有的双面研磨机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其磨盘会被严重磨损,而在下方的磨盘一般是与机箱内部的驱动机构连接固定的,因此更换时比较麻烦,且由于磨盘是整体的构造,每次更换也会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
[0004]因此,现有的双面研磨机,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磨盘的双端面研磨机,通过研磨机主体和下磨盘结构,解决了现有双面研磨机磨盘更换麻烦和磨盘浪费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便于更换磨盘的双端面研磨机,包括研磨机主体和下磨盘结构,所述研磨机主体的内部与下磨盘结构活动连接;
[0007]所述下磨盘结构包括底盘、定位孔、定位盘、磨点和定位插杆,所述底盘通过定位孔与定位插杆插接的方式与定位盘活动连接,所述定位盘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磨点;底盘用于进行对定位盘的驱动,并通过定位孔,进行与定位盘的快速连接定位,定位盘可通过定位插杆进行与底盘的快速插接,以插接的方式,也可进行与底盘的快速分离,大大提升了定位盘更换的便利性,且通过将下磨盘分离为底盘和定位盘的设计,在进行更换时只需将定位盘更换即可,可减少对于磨盘材料的浪费,可以减少磨盘的成本。
[0008]进一步地,所述研磨机主体包括机体、驱动机箱和上磨盘,所述机体的上方与驱动机箱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箱的下方与上磨盘活动连接;机体和驱动机箱为双端面研磨机的主要控制机构和驱动机构,上磨盘可在驱动机箱的驱动下,与下磨盘结构配合执行对材料上下面的研磨。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下磨盘结构还包括驱动连接板和内星轮杆,所述驱动连接板的内
环和内星轮杆都与机体内部的驱动机构活动连接;
[0010]所述下磨盘结构还包括外围星轮杆,所述驱动连接板上表面的外环固定连接有多个外围星轮杆,外围星轮杆内侧的所述驱动连接板上表面的内环与底盘固定连接;
[0011]所述底盘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与定位插杆插接,所述底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内星轮杆,所述内星轮杆转动连接在驱动连接板的圆心位置;
[0012]所述下磨盘结构活动连接在机体前机箱上表面的内部;驱动连接板用于进行对外围星轮杆和底盘的连接,外围星轮杆为定位的游星轮限位杆,内星轮杆为游星轮转动驱动杆。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下磨盘结构,解决了现有双面研磨机磨盘更换麻烦的问题,其中在下磨盘结构中设置有底盘、定位孔、定位盘、磨点和定位插杆,底盘用于进行对定位盘的驱动,并通过定位孔,进行与定位盘的快速连接定位,定位盘可通过定位插杆进行与底盘的快速插接,以插接的方式,也可进行与底盘的快速分离,大大提升了定位盘更换的便利性,且通过将下磨盘分离为底盘和定位盘的设计,在进行更换时只需将定位盘更换即可,可减少对于磨盘材料的浪费,可以减少磨盘的成本。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下磨盘结构,解决了现有双面研磨机磨盘磨盘浪费的问题,其中在下磨盘结构中设置有底盘和定位盘,底盘用于进行对定位盘的驱动,并通过定位孔,进行与定位盘的快速连接定位,定位盘通过将下磨盘分离为底盘和定位盘的设计,在进行更换时只需将定位盘更换即可,可减少对于磨盘材料的浪费,可以减少磨盘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拆解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研磨机主体和下磨盘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定位盘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定位盘仰视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研磨机主体;101、机体;102、驱动机箱;103、上磨盘;2、下磨盘结构;201、驱动连接板;202、外围星轮杆;203、底盘;204、定位孔;205、定位盘;206、磨点;207、内星轮杆;208、定位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4]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便于更换磨盘的双端面研磨机,包括研磨机主体1和下磨盘结构2,研磨机主体1的内部与下磨盘结构2活动连接;
[0025]下磨盘结构2包括底盘203、定位孔204、定位盘205、磨点206和定位插杆208,底盘203通过定位孔204与定位插杆208插接的方式与定位盘205活动连接,定位盘205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磨点206;
[0026]底盘203为底部的下磨盘主盘,其下表面与驱动连接板201固定,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04,而定位孔204与定位插杆208等位设置,用于进行对定位盘205的驱动,并通过定位孔204,进行与定位盘205的快速连接定位,定位盘205的表面固定有分布有多个磨点206,而磨点206由内向外面积逐渐增大,且相间交错分布,可以进行对材料的全面研磨处理,其内围边和外围边皆设置有防尘的包边,在地面固定有多个定位插杆208,可通过定位插杆208进行与底盘203的快速插接,以插接的方式,也可进行与底盘203的快速分离,大大提升了定位盘205更换的便利性,且通过将下磨盘分离为底盘203和定位盘205的设计,在进行更换时只需将定位盘205更换即可,可减少对于磨盘材料的浪费,可以减少磨盘的成本。
[0027]其中如图1

3所示,研磨机主体1包括机体101、驱动机箱102和上磨盘103,机体101的上方与驱动机箱102转动连接,驱动机箱102的下方与上磨盘103活动连接;
[0028]机体101和驱动机箱102为双端面研磨机的主要控制机构和驱动机构,上磨盘103为材料上表面的研磨机构,与下磨盘结构2的运行方向相反,可在驱动机箱102的驱动下,与下磨盘结构2配合执行对材料上下面的研磨。
[0029]其中如图1

5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磨盘的双端面研磨机,包括研磨机主体(1)和下磨盘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主体(1)的内部与下磨盘结构(2)活动连接;所述下磨盘结构(2)包括底盘(203)、定位孔(204)、定位盘(205)、磨点(206)和定位插杆(208),所述底盘(203)通过定位孔(204)与定位插杆(208)插接的方式与定位盘(205)活动连接,所述定位盘(205)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磨点(2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磨盘的双端面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主体(1)包括机体(101)、驱动机箱(102)和上磨盘(103),所述机体(101)的上方与驱动机箱(10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箱(102)的下方与上磨盘(103)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磨盘的双端面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磨盘结构(2)还包括驱动连接板(201)和内星轮杆(207),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中研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