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度双模组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383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90度双模组机械手,包括机械手、转动驱动装置、固定座、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第一移动座以沿固定座横向平移的方式安装在固定座上,第二移动座以沿第一移动座横向平移的方式安装在第一移动座上,第一移动座的顶面上安装有油压缓冲器,第二移动座的底面固定有缓冲块,机械手安装在第二移动座的顶面上,转动驱动装置安装于第二移动座内;使用时,第一移动座的横向平移可使机械手能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不同工位进行取放工件,且第二移动座的平移使机械手相对于工位有一个退让空间,使机械手的旋转不会受工位的影响,使用较为灵活,且可使两个操作步骤的工位能呈不同角度设置,应用方便,且无需设计较大的避让空间供机械手转移。械手转移。械手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90度双模组机械手


[0001]本技术涉及抓夹装置产品领域,特别涉及90度双模组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缩减生产工序以及降低人工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工厂引进自动化流水线,自动化流水线就需要用到放料及取料,因人工不能很好的匹配流水线速度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在放料和取料工序及中间工序的物料转向或移动等用到了机械手以适应现在的生产需求,现有的机械手应用时,先从一个工位上夹取物料,然后机械手通过摆臂实现旋转运动,将物料转送至另一个工位上,从而达到取料、放料的目的,此种机械手在工作时只作周向旋转运动,使两个工位只能呈90 度或180度设置,这样就造成整个设备需占据厂房的空间较大,且旋转时为了避免机械手转动顺畅,两工位之间必须具有避让空间,这就使设备的部位结构需进行限定。
[0003]有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90度双模组机械手,以解决现有的机械手的运动方式使设备占据空间大,并对设备的结构造成限定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6]90度双模组机械手,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安装座和安装在安装座上的机械手,机械手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上具有驱动机械手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上述机架具有底座和竖立于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安装座具有固定座、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固定座固定在支撑杆上,第一移动座以沿固定座横向平移的方式安装在固定座上,且所述固定座呈中空结构,上述固定座内设有与第一移动座滑动配合的导向结构,上述固定座位于导向结构外安装有驱动第一移动座平移的电机驱动装置,第二移动座以沿第一移动座横向平移的方式安装在第一移动座上,第一移动座的平移方向与第二移动座的平移方向呈相互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移动座上安装有驱动第二移动座平移的气缸驱动装置,上述第一移动座的顶面上安装有油压缓冲器,油压缓冲器沿第二移动座的平移方向横卧设置,气缸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油压缓冲器的输出端相背设置,第二移动座的底面固定有与油压缓冲器的输出端相对设置的缓冲块,上述机械手转动安装在上述第二移动座的顶面上,转动驱动装置安装于第二移动座内。
[0007]以第一移动座的平移方向为左右方向,第二移动座的平移方向相应为前后方向,所述机架具有沿左右方向横卧设置的下底板和处于下底板左右两侧外的支撑脚,支撑脚具有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支撑柱,各支撑柱的底部向外凸设有锁固片,锁固片上开设有螺栓安装孔,支撑柱的上部处于下底板上方,上述支撑脚的两支撑柱的顶面之间固定有悬空处于下底板上方的安装板,上述支撑杆竖立穿过安装板并套紧于下底板内,所述下底板、支撑脚和安装板构成所述的底座。
[0008]所述固定座具有底板和竖立设置在底板顶面前侧的方形框架,所述底板呈方形板体结构,底板沿左右方向横卧设置,上述支撑杆的上端部锁固在底板的底面上,方形框架具有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侧板和两个前后相对设置的立板,所述的侧板长度长于两立板之间的间距,所述导向结构安装在底板上并处于方形框架内,第一电机驱动装置安装在底板上并处于方形框架后方,且上述电机驱动装置落入于两侧板之间的间距范围内。
[0009]上述导向结构具有第一滑轨和滑动套在第一滑轨外的第一滑块,第一滑轨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滑轨设有两根,两第一滑轨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移动座的底面对应于上述第一滑轨处相应锁固有上述第一滑块。
[0010]所述底板右侧的底面竖立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向上伸出底板外,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外套固有主动轮,上述底板顶面左侧转动安装有与主动轮对位设置的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座底面固定竖立设置有处于方形框架外的连接板,连接板沿左右方向延伸,连接板的后侧面经固定块与传动皮带锁固配合,所述旋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皮带构成所述的电机驱动装置。
[0011]所述第一移动座具有下板体、上板体、前侧板和后侧板,下板体处于两立板上方,上板体处于下板体上方,且上板体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下板体前后方向的宽度,后侧板夹紧于上板体与下板体之间,下板体的前侧固定有处于方形框架前方的连接立板,前侧板的上端处于上板体的前侧下方,前侧板的下端处于连接立板的前侧并与连接立板锁固在一起,前侧板落入至两侧板之间的间距范围内;所述上板体的顶面右侧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设有两根,两第二滑轨左右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移动座的底面设有两个与两第二滑轨对位设置的第二滑块,两第二滑轨之间设有上述气缸驱动装置。
[0012]所述气缸驱动装置具有平移气缸和平推板,平移气缸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固定于上板体的顶面上,平移气缸的输出端朝后设置,所述平推板处于平移气缸的后侧外且竖立设置,平移气缸的输出端与平推板固定连接,平推板的顶面与第二移动座的底面后侧固定连接。
[0013]所述上板体顶面左侧上横卧设置有上述油压缓冲器,油压缓冲器处于左侧的第二滑轨的左侧外,油压缓冲器的输出端朝前设置,缓冲块的下端与油压缓冲器的输出端相对设置,第二移动座的底面固定有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限位立板,缓冲块上螺装有沿前后方向横卧穿过缓冲块的导向杆,上述导向杆和缓冲块处于两限位立板之间,且导向杆的两端端部对应与两限位立板活动配合,导向杆的前端端部伸出限位立板外,且导向杆的前端端部外套装有带动导向杆旋转的手轮。
[0014]所述第二移动座具有平板和盖设在平板上方的方形立座,所述方形立座为底面敞开的中空方形结构,所述转动驱动装置位于方形立座内,转动驱动装置具有转动驱动电机,转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向上伸出方形立座外且与所述机械手旋转连接。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新型的一种90度双模组机械手,使用时,利用第一移动座的横向平移可使机械手能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不同工位进行取放工件,再利用第二移动座的横向平移可使机械手相对于工位有一个退让空间,使机械手的旋转不会受工位的影响,使用较为灵活,且可使两个操作步骤的工位能呈不同角度设置,应用方便,且无需设计较大的避让空间供机械手转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械手进行物料的转移时两个操作工位只能呈90度或180度设置而造成整个设备需占据厂房的空间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省略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0019]本技术的90度双模组机械手,如图1

2所示,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上的安装座和安装在安装座上的机械手2,机械手2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上具有驱动机械手2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3。本新型中,机械手 2和转动驱动装置3为公知的产品,在此不再复述。
[0020]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机架1具有底座11和竖立于底座11上的支撑杆12,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90度双模组机械手,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安装座和安装在安装座上的机械手,机械手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上具有驱动机械手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机架具有底座和竖立于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安装座具有固定座、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固定座固定在支撑杆上,第一移动座以沿固定座横向平移的方式安装在固定座上,且所述固定座呈中空结构,上述固定座内设有与第一移动座滑动配合的导向结构,上述固定座位于导向结构外安装有驱动第一移动座平移的电机驱动装置,第二移动座以沿第一移动座横向平移的方式安装在第一移动座上,第一移动座的平移方向与第二移动座的平移方向呈相互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移动座上安装有驱动第二移动座平移的气缸驱动装置,上述第一移动座的顶面上安装有油压缓冲器,油压缓冲器沿第二移动座的平移方向横卧设置,气缸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油压缓冲器的输出端相背设置,第二移动座的底面固定有与油压缓冲器的输出端相对设置的缓冲块,上述机械手转动安装在上述第二移动座的顶面上,转动驱动装置安装于第二移动座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90度双模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以第一移动座的平移方向为左右方向,第二移动座的平移方向相应为前后方向,所述机架具有沿左右方向横卧设置的下底板和处于下底板左右两侧外的支撑脚,支撑脚具有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支撑柱,各支撑柱的底部向外凸设有锁固片,锁固片上开设有螺栓安装孔,支撑柱的上部处于下底板上方,上述支撑脚的两支撑柱的顶面之间固定有悬空处于下底板上方的安装板,上述支撑杆竖立穿过安装板并套紧于下底板内,所述下底板、支撑脚和安装板构成所述的底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90度双模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具有底板和竖立设置在底板顶面前侧的方形框架,所述底板呈方形板体结构,底板沿左右方向横卧设置,上述支撑杆的上端部锁固在底板的底面上,方形框架具有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侧板和两个前后相对设置的立板,所述的侧板长度长于两立板之间的间距,所述导向结构安装在底板上并处于方形框架内,第一电机驱动装置安装在底板上并处于方形框架后方,且上述电机驱动装置落入于两侧板之间的间距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90度双模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结构具有第一滑轨和滑动套在第一滑轨外的第一滑块,第一滑轨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滑轨设有两根,两第一滑轨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移动座的底面对应于上述第一滑轨处相应锁固有上述第一滑块。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昭挺黄德宝
申请(专利权)人:百冠福建机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