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水体变水位区域生态修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302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封闭式水体变水位区域生态修复工艺,包括基底修复和植物群落修复及生境营造,当水位变幅区污染底泥厚度≥50cm时,清除污染底泥,根据地形情况对封闭水体入水口及边坡进行地形改造,堤岸植物设计,河岸护坡堤岸干旱带选用灌木带状植物,用粗生且易管养,萌蘖性强的灌木带状植物对所述河岸护坡进行绿化,变水位区挺水、浮水植物设计,标高在0.5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闭式水体变水位区域生态修复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封闭式水体变水位区域生态修复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全球约75%以上的封闭式水体受到污染,全国93%公园水体受到污染,水质一般属于劣五类,损害水生资源。
[0003]封闭式水体指自然或人工开挖的河流、湖泊、水库、公园水系、园林水系等。封闭式水体流入量很少,一般仅有雨水补给,几乎没有流出量,封闭性较强,无流动性,水体自净能力差,易受人类活动和周边环境影响,造成水生态系统失衡,属于较脆弱的水体环境。封闭式水体污染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差,水面静止,溶氧率低,自身环境容量小,易受到污染;枯枝落叶或水生植物腐烂分解,大量污染物质释放在水体中;初期雨水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污染;大气沉降物加重水体污染。呈现水体有机污染物负荷高、溶解氧低、水体透明度低、氨氮高、氧化还原电位为负值等黑臭水质特点。
[0004]封闭性水体常用修复方法有化学修复,通过投加漂白粉等化学品,最终达到净化水体目的,但存在运行成本高、有生态风险;物理修复,采用底泥疏浚方式,将受污染底泥迁移出水体,快速降低水体内源污染,但污泥搅动存在释放污染物风险,适用于水体初期治理;生态修复,通过植物

动物

微生物生态净化作用,恢复草型清水生态系统,适用于水体净化和生态恢复。生态修复因其采用纯生物方法,无二次污染,水质净化效果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技术。但封闭性水体水位受季节性变化大,雨季水位会大幅度上升,旱季水位急剧下降,封闭式水体部分区域可能出现滩涂现象,会严重破坏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影响植物

动物

微生物正常生命活动。
[0005]因此,随着生态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如何确保变水位区域的生物正常新陈代谢,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是当前该修复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6]目前生态修复工艺一般只考虑常水位区,如常年高水位、常年低水位沉水植物的种植,但对于变水位区,可能出现滩涂区域存在生物不能存活,影响生态系统稳定,减弱净化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闭式水体变水位区域生态修复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封闭式水体变水位区域生态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当水位变幅区污染底泥厚度≥50cm时,清除污染底泥,通过定期投放净水蚤、微生物,增加水体微生物和底泥微生物引导并激活本土优势微生物种群,通过微生物吞噬作用避免泥皮上浮;
步骤二、根据地形情况对封闭水体入水口及边坡进行地形改造;步骤三、水位变幅区水生植物恢复与表面流人工湿地或生态塘构建相结合:根据不同水生植物的生长习性及水深要求,分区域合理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步骤四、堤岸植物设计,河岸护坡堤岸干旱带选用灌木带状植物,用粗生且易管养,萌蘖性强的灌木带状植物对所述河岸护坡进行绿化;步骤五、变水位区挺水、浮水植物设计,标高在0.58

3.94m的水岸交错带及近岸滩涂,参考水位每日潮汐涨落及季节性变化规律,选用地方性耐湿植物;以及变水位区沉水植物设计、水位较浅区沉水植物设计;步骤六、沉水植物定时收割,沉水植物长出水面影响景观时进行通过收割装置进行收割,收割保持在水平面以下20

30cm。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割装置包括:漂浮体,所述漂浮体底部通过调节结构安装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上安装有切割结构,所述切割结构通过往复结构连接安装在所述漂浮体上的驱动结构;八个输送辊,其中四个所述输送辊相对一侧同轴固定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转动安装所述漂浮体两侧,剩余四个所述输送辊分别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漂浮体两侧,八个所述输送辊上安装有传动链,所述传动链上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杆,多个所述固定杆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钩爪,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辊连接所述驱动结构。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漂浮体上的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螺纹套筒,两个所述螺纹套筒内均安装有与之螺纹配合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所述承接板转动连接;所述漂浮体上还转动安装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所述螺纹套筒。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切割结构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承接板的一侧固定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开设在所述承接板底部的限位槽滑动配合;所述承接板上等距安装有多个从动剪,所述活动板上等距安装有多个主动剪,所述主动剪与所述从动剪配合;所述活动板连接所述往复结构。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往复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承接板上的齿轮,所述齿轮上同轴固定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板上的传动柱滑动配合,所述承接板上开设有供所述传动柱运动的活动槽;所述承接板上还转动安装有两个间歇与所述齿轮配合的不完全齿轮,两个所述不完全齿轮之间通过第四传动带连接,且其中一个所述不完全齿轮的转轴连接所述驱动结构。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漂浮体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结构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辊的中心轴,且所述第一传动结构通过第二传动结构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不完全齿轮的中心轴。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漂浮体上的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通过第三传动带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辊的中心轴;所述第一传动杆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且所述第一传动杆还连
接所述第二传动结构。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贯穿所述漂浮体并与所述漂浮体转动连接的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同所述承接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通过第五传动带连接所述不完全齿轮,所述限位套筒通过第二锥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漂浮体上还安装有贯穿其本体并与之转动连接的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通过第六传动带连接所述限位套筒;所述漂浮体底部转动安装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通过第一锥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封闭性水体,用于调节并维持水位,避免因旱季导致植物死亡。
[0018]采取变水位区湿地植物设计,合理针对水位较浅区、深水区采取不同的沉水植物带设计,减少因季节性水位变化对水生植被的正常生长、繁衍和演替影响。针对水位变幅或波动频率,计划性扩增具有较高耐受限度水生植物,实现对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控,提高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针对封闭式水体,采用变水位区域生态修复工艺,恢复沉水景观,构建和完善滨水景观以及变水位区景观,采取变水位区湿地植物设计,合理针对水位较浅区、深水区采取不同的沉水植物带设计,减少因季节性水位变化对水生植被的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式水体变水位区域生态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当水位变幅区污染底泥厚度≥50cm时,清除污染底泥,通过定期投放净水蚤、微生物,增加水体微生物和底泥微生物引导并激活本土优势微生物种群,通过微生物吞噬作用避免泥皮上浮;步骤二、根据地形情况对封闭水体入水口及边坡进行地形改造;步骤三、水位变幅区水生植物恢复与表面流人工湿地或生态塘构建相结合:根据不同水生植物的生长习性及水深要求,分区域合理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步骤四、堤岸植物设计,河岸护坡堤岸干旱带选用灌木带状植物,用粗生且易管养,萌蘖性强的灌木带状植物对所述河岸护坡进行绿化;步骤五、变水位区挺水、浮水植物设计,标高在0.58

3.94m的水岸交错带及近岸滩涂,参考水位每日潮汐涨落及季节性变化规律,选用地方性耐湿植物;以及变水位区沉水植物设计、水位较浅区沉水植物设计;步骤六、沉水植物定时收割,沉水植物长出水面影响景观时进行通过收割装置进行收割,收割保持在水平面以下20

30cm;所述收割装置包括:漂浮体(1),所述漂浮体(1)底部通过调节结构安装有承接板(6),所述承接板(6)上安装有切割结构,所述切割结构通过往复结构连接安装在所述漂浮体(1)上的驱动结构;八个输送辊(14),其中四个所述输送辊(14)相对一侧同轴固定有连动杆(18),所述连动杆(18)转动安装所述漂浮体(1)两侧,剩余四个所述输送辊(14)分别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漂浮体(1)两侧,八个所述输送辊(14)上安装有传动链(15),所述传动链(15)上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杆(16),多个所述固定杆(16)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设置的钩爪(17),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辊(14)连接所述驱动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水体变水位区域生态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漂浮体(1)上的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螺纹套筒(10),两个所述螺纹套筒(10)内均安装有与之螺纹配合的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与所述承接板(6)转动连接;所述漂浮体(1)上还转动安装有调节件(12),所述调节件(12)通过第二传动带(11)连接所述螺纹套筒(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闭式水体变水位区域生态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结构包括活动板(21),所述活动板(21)朝向所述承接板(6)的一侧固定有多个限位块(32),所述限位块(32)与开设在所述承接板(6)底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康蓝郭嘉伟陈怡键石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金龙峰环保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