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发酵废水螺旋藻养殖氮磷生物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9462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发酵废水螺旋藻养殖氮磷生物处理方法,涉及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将餐厨发酵废水氨氮根据螺旋藻的最大耐受氨氮浓度稀释,加入螺旋藻培养基中除了氮源、磷源外的其它营养成份,配制成餐厨发酵废水氨氮培养基,调整培养基pH至9~11,再将螺旋藻种接入到S1中配置的餐厨垃圾废水氮磷培养基中,接种量为螺旋藻液560nm吸光值为0.2~0.5。本方法不仅有效降低了废水中氨氮浓度,使之可以达标排放,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螺旋藻养殖成本,变废为宝,显著降低了氨氮废水的处理成本,而且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降低了螺旋藻的养殖成本。且该方法工艺简单易行、环境友好、适于大规模处理餐厨发酵废水氨氮。于大规模处理餐厨发酵废水氨氮。于大规模处理餐厨发酵废水氨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发酵废水螺旋藻养殖氮磷生物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
,具体为一种餐厨发酵废水螺旋藻养殖氮磷生物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餐厨垃圾含约占其干重的93%的有机物质,含水量高于80%,经自然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氨氮、磷酸盐等污染物质进入废水中。因此,氨氮废水是餐厨垃圾主要废水类型。废水中氨氮浓度过高,在水中形成丰富的营养物质,对水质以及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危害,破坏水体中的生物链,导致水质进入恶性循环。同时,水中的氨氮进入人的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会引起中毒,氨氮浓度在0.lmg/L时,人可感到刺激作用,浓度在0.7mg/L时可能危机生命。我国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占比很高,最高可达60%,因此国家十分重视对餐厨垃圾的处理处置,但餐厨垃圾中废水含量过高,不仅对垃圾处置过程造成困难,也造成直接的水体污染。按照国家环境部颁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1996)标准规定污水排放标准的氨氮最高浓度为15mg/L,间接排放最高浓度为50mg/L。目前对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发酵废水螺旋藻养殖氮磷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餐厨发酵废水氨氮根据螺旋藻的最大耐受氨氮浓度稀释,加入螺旋藻培养基中除了氮源、磷源外的其它营养成份,配制成餐厨发酵废水氨氮培养基,调整培养基pH至9~11;S2、将螺旋藻种接入到S1中配置的餐厨垃圾废水氮磷培养基中,接种量为螺旋藻液560nm吸光值为0.2~0.5;S3、将S2中接种螺旋藻种的餐厨发酵废水氨氮培养基放至光照培养箱中光照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30~40℃,光照强度:3000~4000lx,光照制度为12h:12h,每天用空气泵通气4次,每次1~3分钟,每天补充0.001~0.004g/L碳酸氢钠;S4、当螺旋藻液的560nm吸光值大于1.1,停止培养,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训艺郑祖凤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藻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