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大型的垃圾填埋场一般都距离城市较远,因此一般都是将垃圾运输至垃圾中转站将垃圾进行压缩,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且为保持垃圾中转站的清洁,必然要对中转站地面进行适当的清洗,这部分洗刷水混合垃圾渗滤液也变成了较高浓度的污水。垃圾中转站滲滤液与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等类似,因腐化反应比较小,所以存在含盐量较低,氨氮含量高的特点,且因其BOD5、COD比值较高,可也存在可生化性较好这一特点。
[0003]目前我国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一般为“预处理+生化+MBR+纳滤/反渗透”组合工艺。
[0004]现有技术缺点:一、纳滤/反渗透处理过程中会产生难降解有机物、溶解性无机盐含量高的浓缩液,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0005]二、渗滤液处理负荷低,设备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高,不适合运用于市中心。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在所述箱体中依次设置的预处理单元(101)、生物处理单元(201)、电催化单元(301),其中,预处理单元(101)包括:底座(1)及通过至少两个支撑板(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桶体(4),所述桶体(4)一侧安装有间歇排放结构;收集箱(7),所述收集箱(7)内固定安装有两个承接板,其中一个承接板上转动安装有第二传动杆(17),另一承接板上转动安装有过滤件(10),所述过滤件(10)套设在所述第二传动杆(17)外侧,所述过滤件(10)一端设置有投放件(16),所述第二传动杆(17)外侧固定安装有变径螺旋输送叶片(25),所述变径螺旋输送叶片(25)的叶片间距沿输送方向逐渐变小,所述投放件(16)与所述间歇排放结构配合向过滤件(10)内间歇投放污泥,所述间歇排放结构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17),所述第二传动杆(17)与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驱动结构连接,且所述驱动结构还与安装在所述过滤件(10)外侧的清理结构连接;支撑件(13),所述支撑件(13)固定安装在所述收集箱(7)一侧,所述支撑件(13)上设置有与之一体成型的受压板(12),所述支撑件(13)上固定安装有导向件(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投放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桶体(4)一侧并与之连通的排放管(5),所述排放管(5)上安装有球阀;所述桶体(4)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三传动杆(18),所述第三传动杆(18)通过第一锥齿轮组(21)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丹燕,曾炎峰,陈晶晶,石云峰,陈抒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金龙峰环保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