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烧窑烧嘴梁导热油循环冷却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1907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6
本专利公布了一种气烧窑烧嘴梁导热油循环冷却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一级换热器、二级换热器、冷却器,所述一级换热器为油/油换热器,所述二级换热器为油/水换热器,导热油在烧嘴梁和一级换热器一次侧之间形成导热油循环;介质油在一级换热器二次侧与二级换热器一次侧之间形成介质油循环;供热首站/用户供热管网和冷却器通过电动三通阀并接在二级换热器二次侧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形成用户端供热循环和冷却降温循环;其优点是:对导热油正常冷却循环无影响;提高了供热首站的供热能力,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热污染,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烧窑烧嘴梁导热油循环冷却系统余热利用装置


[0001]本专利涉及一种气烧窑烧嘴梁导热油循环冷却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属于节能减排


技术介绍

[0002]气烧窑采用可燃气体作为燃料进行加热和升温,用于烧制石灰。为保证置于窑内的烧嘴梁在高温下正常工作,在烧嘴梁的夹层中通入循环导热油对烧嘴梁进行循环冷却,这种导热油循环冷却系统大多采用风冷方式。烧嘴梁循环导热油的出口油温为200℃,经风冷式冷却器温度降至150℃再送入烧嘴梁导热油入口,导热油中的热量通过风冷释放在大气中。经对制作石灰的气烧窑热平衡分析,烟气和导热油带出的热量所占比重较大,其中导热油风冷释放的热量占气烧窑耗热总量的13.9%,占废气带走热量的72%。产能为500t/d双梁式气烧窑,导热油冷却系统每小时风冷释放的热量为26.88GJ(7.47MWh),导热油中的热量经风冷却器后排入大气中,不但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也对大气造成热污染。
[0003]在中国的西北地区,气烧窑及类似的能耗企业大多集中在火电厂附近,该地区的居民冬季采暖大多采取集中供热方式,其热源来自火电厂热电联产;但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以及关停小火电等环保措施的实施,居民采暖用热量激增,热电联产的供热能力与居民采暖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气烧窑烧嘴梁导热油循环冷却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回收气烧窑导热油循环冷却过程中释放的余热,将这部分余热用来对供热首站赋能或作为区域集中供热热源直接为用户供热管网供热,提高供热能力,同时实现节能减排。
[0005]本专利的技术方案是:气烧窑烧嘴梁导热油循环冷却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一级换热器、二级换热器、冷却器,所述一级换热器为油/油换热器,所述二级换热器为油/水换热器,导热油在烧嘴梁和一级换热器一次侧之间形成导热油循环;介质油在一级换热器二次侧与二级换热器一次侧之间形成介质油循环;供热首站/用户供热管网和冷却器通过电动三通阀并接在二级换热器二次侧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形成用户端供热循环和冷却降温循环;
[0006]进一步的,二级换热器二次侧的进水口与供热首站/用户供热管网的回水口连通,二级换热器二次侧的出水口与供热首站/用户供热管网的进水口连通,形成用户端供热循环回路;在二级换热器二次侧的进水口与供热首站/用户供热管网回水口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进水电动三通阀,二级换热器二次侧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电动三通阀与冷却器的出水口连通,在二级换热器二次侧的出水口与供热首站/用户供热管网进水口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出水电动三通阀,二级换热器二次侧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电动三通阀与冷却器的进水口连通,形成冷却降温循环回路;
[0007]进一步的,在导热油循环油路中设置有风冷却器,所述一级换热器一次侧短接在
风冷却器的两端,短接后风冷却器关闭;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风冷器的进油端设置有进口风冷阀门,风冷却器的出油端设置有出口风冷阀门;在所述一级换热器一次侧的进油口端设置有进口换向阀门,在所述一级换热器一次侧的出油口端设置有出口换向阀门;出口换向阀门的出口端与出口风冷阀门的出口端连通,进口换向阀门的进口端与进口风冷阀门的进口端连通;关闭进口风冷阀门和出口风冷阀门,打开进口换向阀门和出口换向阀门时,一级换热器一次侧短接在风冷却器的两端;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器为液冷换热器,液态防冻液流经液冷换热器的一次侧吸热升温后,再流经闭式冷却塔放热,温度降低后返回到液冷换热器的一次侧,形成防冻液循环,冷却泵串接在防冻液循环回路中为防冻液提供循环动力;从二级换热器二次侧出水口引入的循环热水进入冷却器后流经液冷换热器的二次侧,与进入液冷换热器的一次侧的液态防冻液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循环热水得到冷却;防冻液泵从防冻液箱中把液态防冻液抽吸到防冻液循环回路中,用于防冻液循环回路定压。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导热油循环油路上设置有回油泵,回油泵用于给导热油循环提供动力;在一级换热器一次侧进油口与烧嘴梁导热油出口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油压传感器和油温传感器,在一级换热器一次侧出油口与烧嘴梁导热油进口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回油压力传感器和回油温度传感器;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介质油循环油路上利用循环油泵为介质油循环提供动力;还包括由储油箱、定压油箱、补油泵组成的定压补油系统,补油泵把储油箱内的油抽吸到定压油箱,并保持定压油箱的压力,定压油箱通过管道与二级换热器一次侧出油口连通,通过恒定压力给介质循环油路补充介质油;
[0012]进一步的,所述介质油是与烧嘴梁循环导热油同型号的导热油;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二级换热器二次侧热水循环回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为热水循环提供动力;还包括由补水泵和定压水箱组成的定压补水系统,定压水箱与二级换热器二次侧的进水管路通过管道连接,在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补水泵,补水泵把定压水箱中的水抽吸到二级换热器二次侧回水管路中。
[0014]本专利的优点是:
[0015]1)气烧窑烧嘴梁导热油循环冷却系统余热利用装置采用两级换热器换热,一级换热器采用油/油换热方式,一次侧循环油和二次侧循环油为同型号循环介质,其物化性质相近,以免在换热器内因泄漏造成循环介质的交叉影响;二级换热器采用油/水换热方式,二次侧循环热水为供热首站或直接用来作为用户端供热热源,即使换热器内发生泄漏,由于两级换热的介质隔离作用不至于影响导热油冷却系统正常工作;
[0016]2)由于二级换热器二次侧并接冷却器,当供热首站/用户供热管网采暖负荷小于导热油余热可提供的供热负荷时,或供热首站/用户供热管网暂停后,可保证烧嘴梁导热油循环冷却系统仍能正常运行,不影响气烧窑烧嘴的正常工作;
[0017]3)针对中国北方地区能源丰富、自备小型热电厂较多且分布较分散,而气烧窑又多建造在电厂附近的特点,在热电联产装机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气烧窑烧嘴梁导热油循环冷却余热,通过气烧窑烧嘴梁导热油循环冷却余热可向热电联产赋能或直接作为区域供热热源,解决周边居民供热热源不足及热源不匹配的问题;同时,节约了能
源,降低了热污染,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0018]图1:本专利导热油循环冷却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实施例示意图;
[0019]图中:1

一级换热器;2

二级换热器;3

冷却泵;4

闭式冷却塔;5

防冻液箱;6

防冻液泵;7

冷却器;8

出水电动三通阀;9

进水电动三通阀;10

循环水泵;11

定压水泵;12

循环油泵;13

定压水箱;14

定压油箱;15

补油泵;16

储油箱;17

烧嘴梁;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烧窑烧嘴梁导热油循环冷却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级换热器、二级换热器、冷却器,所述一级换热器为油/油换热器,所述二级换热器为油/水换热器,导热油在烧嘴梁和一级换热器一次侧之间形成导热油循环;介质油在一级换热器二次侧与二级换热器一次侧之间形成介质油循环;供热首站/用户供热管网和冷却器通过电动三通阀并接在二级换热器二次侧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形成用户端供热循环和冷却降温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烧窑烧嘴梁导热油循环冷却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是:二级换热器二次侧的进水口与供热首站/用户供热管网的回水口连通,二级换热器二次侧的出水口与供热首站/用户供热管网的进水口连通,形成用户端供热循环回路;在二级换热器二次侧的进水口与供热首站/用户供热管网回水口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进水电动三通阀,二级换热器二次侧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电动三通阀与冷却器的出水口连通,在二级换热器二次侧的出水口与供热首站/用户供热管网进水口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出水电动三通阀,二级换热器二次侧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电动三通阀与冷却器的进水口连通,形成冷却降温循环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烧窑烧嘴梁导热油循环冷却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是:在导热油循环油路中设置有风冷却器,所述一级换热器一次侧短接在风冷却器的两端,短接后风冷却器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烧窑烧嘴梁导热油循环冷却系统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风冷却器的进油端设置有进口风冷阀门,风冷却器的出油端设置有出口风冷阀门;在所述一级换热器一次侧的进油口端设置有进口换向阀门,在所述一级换热器一次侧的出油口端设置有出口换向阀门;出口换向阀门的出口端与出口风冷阀门的出口端连通,进口换向阀门的进口端与进口风冷阀门的进口端连通;关闭进口风冷阀门和出口风冷阀门,打开进口换向阀门和出口换向阀门时,一级换热器一次侧短接在风冷却器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伟王易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法凯涞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