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联式多热源互补供热系统
[0001]本专利涉及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串联式多热源互补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多热源互补供热系统通常以压缩式热泵(含低温热源)与锅炉组成多热源,其中压缩式热泵作为基础热源,其供热量按平均热负荷配置,供热过程中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锅炉作为调峰热源,在热负荷超过平均热负荷时,对热力系统进行热量补充。在多热源互补供热系统中,调峰热源与基础热源通常采用并联方式,分别对供热管网回水进行循环加热,加热后的循环热水在各热源的出水口汇集后向供热管网提供循环热水。锅炉出水与压缩式热泵冷凝器出水分别通过各自的出水管道汇集后进入供热管网的供热母管;由于各热源出水压差的存在,在进入供热母管时会出现压力高的进水量大,压力低的进水量少甚至进不去的问题,从而影响互补供热的效果,通常采用的解决方法是:1)采用换热器将热源与供热管网隔离,调峰热源和基础热源提供的热水在换热器一次侧循环,供热管网循环热水在换热器二次侧循环,从而将热源产生的热量通过换热转移至供热管网;2)用集水器或水箱将两种热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式多热源互补供热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作为基础热源的压缩式热泵(3)、作为调峰热源的锅炉(16)以及为基础热源提供循环低温热水的低温热源(1);所述压缩式热泵(3)的蒸发器(31)的进水端与低温热源(1)循环热水的供水端连接,蒸发器(31)的出水端与低温热源(1)循环热水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压缩式热泵(3)的冷凝器(33)的进水端与所述锅炉(16)的出水端连接,冷凝器(33)的出水端与供热管网(7)的入口连接;供热管网(7)的回水端与回水箱(11)进水口连接;回水箱(11)出水口与所述锅炉(16)的进水端连接;其中,在冷凝器(3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一短接阀门(4),常态下,第一短接阀门(4)处于常闭状态,打开第一短接阀门(4),锅炉(16)的出水可直接与供热管网(7)的入口连接,从而将压缩式热泵(3)从多热源互补系统中解列;在锅炉(16)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设置有第二短接阀门(14),常态下,第二短接阀门(14)处于常闭状态,打开第二短接阀门(14),从回水箱(11)出水口流出的水直接进入到冷凝器(33)的进水端,可将锅炉(16)从多热源互补系统中解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式多热源互补供热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压缩式热泵(3)的冷凝器(33)的出水端的连接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用于检测热源出水端的出水温度;在所述回水箱(11)进水口连接管道上,安装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伟,王易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法凯涞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