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相变蓄热复合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853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相变蓄热复合供暖系统,涉及空调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供热不稳定的问题,降低了用电成本,具体方案如下:包括电热水箱、相变蓄热水箱和地源热泵机构,电热水箱通过第一循环管路与用户端连接,电热水箱通过第二循环管路与相变蓄热水箱的进水管、出水管连接以用于峰电时段的辅助加热;相变蓄热水箱的进水管、出水管通过第三循环管路与地源热泵机构连接以用于谷电时段的蓄热;地源热泵机构通过第三循环管路支路与用户端连接以用于平时段的供热,所述相变蓄热水箱的进水管、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第三循环管路以及第三循环管路支路上均设有阀门和水泵。设有阀门和水泵。设有阀门和水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相变蓄热复合供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系统
,尤其是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相变蓄热复合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能源实现供热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现阶段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主要的运行控制方法根据室内负荷对热泵机组的能力进行调节,未充分利用电网峰谷电价政策,运行费用过高。
[0003]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为解决地源热泵运行费用高的问题,多是采用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但太阳能辅助系统对建筑物要求高(例如建筑物玻璃为节能的、向阳面具有足够大的面积摆放集热器等)、对管道要求高(例如需具有耐高温、保温、防腐、难燃等特性),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且太阳能辅助系统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光照等)影响,导致其辅助工作不稳定,有时需要在地源热泵停机的时间段利用地源热泵来辅助太阳能辅助系统,并未最大程度的解决地源热泵运行费用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相变蓄热复合供暖系统,设置了电热水箱和相变蓄热水箱,利用相变蓄热水箱在谷电时段将地源热泵机构的热能进行储存,并在峰电时段利用相变蓄热水箱和电热水箱供热,解决了现有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成本高、供热不稳定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相变蓄热复合供暖系统,包括电热水箱、相变蓄热水箱和地源热泵机构,电热水箱通过第一循环管路与用户端连接,电热水箱通过第二循环管路与相变蓄热水箱的进水管、出水管连接以用于峰电时段的辅助加热;相变蓄热水箱的进水管、出水管通过第三循环管路与地源热泵机构连接以用于谷电时段的蓄热;地源热泵机构通过第三循环管路支路与用户端连接以用于平时段的供热,所述相变蓄热水箱的进水管、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第三循环管路以及第三循环管路支路上均设有阀门和水泵。
[0007]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地源热泵机构由地源热泵机组和地埋管换热器组成,地源热泵机组通过第四循环管路与地埋管换热器连接,地埋管换热器位于地面以下的地下介质中。
[0008]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地源热泵机组通过第三循环管路与相变蓄热水箱的进水管、出水管连接,地源热泵机组通过第三循环管路支路与用户端连接。
[0009]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三循环管路支路上设有第九阀门和第十阀门,第九阀门位于第三循环管路支路向用户端供水的管路上,第十阀门位于第三循环管路支路向地源热泵机组供水的管路上。
[0010]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一水泵,第一阀门和第一水泵设置在电热水箱的进水侧,第二阀门设置在电热水箱的出水侧。
[0011]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上设有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以及第二水泵,第四阀门设置在相变蓄热水箱的出水侧,第五阀门、第二水泵、第六阀门依次设置在相变蓄热水箱的进水侧。
[0012]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相变蓄热水箱的进水管上设有第七阀门,出水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0013]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第三循环管路与所述相变蓄热水箱的进水管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第八阀门,设有第八阀门的管路位于第六阀门、第七阀门之间。
[0014]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电热水箱内部设有盘管状的电加热结构。
[0015]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相变蓄热水箱内充满相变介质。
[0016]上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技术设置了电热水箱和相变蓄热水箱用于辅助地源热泵机构的供热,利用相变蓄热水箱在谷电时段将地源热泵机构的热能进行储存,并在峰电时段利用相变蓄热水箱和电热水箱供热,地热机构用于平时段的直接供热,在保证不同时段供热效率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用电成本,保证了供热的稳定性,系统供热工作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9]图1是本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相变蓄热复合供暖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0021]其中,1、电热水箱;2、相变蓄热水箱;3、地源热泵机组;4、地埋管换热器;5、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第三水泵;8、第四水泵;9、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第三阀门;12、第四阀门;13、第五阀门;14、第六阀门;15、第七阀门;16、第八阀门;17、第九阀门;18、第十阀门;19、用户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3]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太阳能辅助系统对建筑物、管道要求高,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且太阳能辅助系统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导致其辅助工作不稳定,在需要地源热泵停机的时间段需要利用地源热泵来辅助太阳能辅助系统,并未最大程度的解决地源热泵运行费用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相变蓄热复合供暖系统。
[0024]实施例1
[0025]本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相变蓄热复合供暖系统,包括,电热水箱1、相变蓄热水箱2和地源热泵机构,地源热泵机构由地源热泵机组3和地埋管换热器4组成,其中,电热水箱1、相变蓄热水箱2、地源热泵机组3以及地埋管换热器4并列设置,电热水箱1、地源热泵机组3各自通过一条循环管路与用户端19连接(即建筑物末端设备),相邻设备之间同样通过循环管路进行连接。
[0026]其中,电热水箱1内部设有盘管状的电加热结构,例如,盘管状的电加热管,以实现对水体的电加热;相变蓄热水箱2内充满相变介质(石蜡42#),以实现对热能的储存以及释放,对于相变蓄热水箱2中的相变介质来说,相变时介质总体温度保持恒定,且该介质具有相变潜热量大的特点,能够储存大量的热并实现平稳放热。
[0027]具体的,电热水箱1通过第一循环管路与用户端19连接,第一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9、第二阀门10以及第一水泵5,其中,第一阀门9和第一水泵5设置在电热水箱1的进水侧,第二阀门10设置在电热水箱1的出水侧,从而电热水箱1可通过第一循环管路向用户端19提供设定温度的热水。
[0028]相变蓄热水箱2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上设有第七阀门15,出水管上设有第三阀门11,相变蓄热水箱2的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第二循环管路与电热水箱1连接。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相变蓄热复合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热水箱、相变蓄热水箱和地源热泵机构,电热水箱通过第一循环管路与用户端连接,电热水箱通过第二循环管路与相变蓄热水箱的进水管、出水管连接以用于峰电时段的辅助加热;相变蓄热水箱的进水管、出水管通过第三循环管路与地源热泵机构连接以用于谷电时段的蓄热;地源热泵机构通过第三循环管路支路与用户端连接以用于平时段的供热,所述相变蓄热水箱的进水管、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第三循环管路以及第三循环管路支路上均设有阀门和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相变蓄热复合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泵机构由地源热泵机组和地埋管换热器组成,地源热泵机组通过第四循环管路与地埋管换热器连接,地埋管换热器位于地面以下的地下介质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相变蓄热复合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通过第三循环管路与相变蓄热水箱的进水管、出水管连接,地源热泵机组通过第三循环管路支路与用户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相变蓄热复合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循环管路支路上设有第九阀门和第十阀门,第九阀门位于第三循环管路支路向用户端供水的管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科张珊珊许斌马秀婷刘霞姚海清高玉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